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2月8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表示,北京市将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提升国内来京游客和本地市民的文旅消费,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文旅消费。
一是顺应科技化、定制化、时尚化文旅消费新趋势,实施反映北京特色的“微旅行”、“微度假”——“文旅消费五十百百千”工程。具体来讲,将推出5个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科技赋能文旅新消费项目、推出10个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文旅消费宣传品牌、推出100个新晋网红打卡地、推出100条特色游主题游线路、推出总长1000里(500公里)的高品质骑游观光线路。
继2020年北京市首次推出100个网红打卡地后,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再次指导策划开展了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并新增设了夜间经济、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新消费场景3大板块,基本覆盖了北京现有网红打卡地的全部业态。
除了评选的范围更广之外,刘斌说,2021年北京网红打卡地更加注重发挥网红打卡地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独特作用。“网红打卡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年轻人的消费时尚和消费趋势,我们通过评选网红打卡地,加大宣传推广,引导网红打卡地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城市的消费活力。”
二是实施“休闲品建-发现北京之美”文旅资源开发专项行动。在北京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将分类梳理体现城市特色的经典建筑,讲述这些建筑背后故事,推出“见历史、见文化、见艺术、见科技、见人物、见故事、见数字、见影像”的北京建筑“新京八见”。让市民和游客在休闲中,通过品读建筑,感受城市之美。
此外,北京市文旅局还将发挥好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作用,增进北京与世界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的交流合作,为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国际交流做好准备。
当前,北京扩大文旅消费取得积极成效。刘斌说,“我们立足北京进入品质文旅消费阶段的时代特征,顺应人民群众文旅消费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的趋势,深入挖掘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内涵,科学布局并配套完善文旅消费功能区域,努力推动文化旅游和商业、科技、体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包括年轻时尚产品在内的优质文旅消费产品供给。”
一是加快文旅消费目的地建设。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密云区、延庆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前门大街、天桥演艺区、798-751演艺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五棵松华熙live、古北水镇等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前门大街、三里屯太古里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二是完善文旅消费供给体系。北京环球主题度假区顺利投入运营,并推出10条“环球主题公园+”旅游线路。实施“漫步北京”计划,围绕中轴线、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推出200余条主题游线路;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40公里游船通航,打造长城脚下的精品民宿和骑行慢游系统,围绕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燕都遗址和古村古镇古道推出京西南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开展“在你心里红,才是真网红——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向社会发布包括10个种类的近200家充满时尚现代感的文旅消费网红打卡地;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首次推出北京红色旅游地图,发布9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紧扣冬奥主题,加快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举办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推出20多条冰雪主题精品线路和北京冰雪旅游地图。
三是恢复文旅产业市场活力。2021年举办的北京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推出十大类45个文旅重点项目,形成投资意向近100亿元。同年举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协议总金额7.28亿元。持续举办“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大赛,推出传统工艺品、地方特色商品、纪念衍生品、文创科技商品四大主题共1131件商品,114家企业成为“北京礼物”授权企业。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莹亮)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