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从国家政策的“受益者”到做好湾区建设的“贡献者”
2022年是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十分重要的一年。
珠海市市长黄志豪1月12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探索“横琴政策+珠海空间”发展新机制。他指出,今后五年,珠海将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珠海新的更大贡献。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明确要在深合区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发展急需的科技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
南方财经驻澳门记者专访了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就澳门大学如何运用自身优势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这个新平台,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深入交流。
宋永华。资料图
澳大“二五”规划重点和布局
南方财经:2021年7月,澳门大学编制《澳门大学五年发展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大学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您能否介绍澳大的五年规划中有哪些重点任务和布局?
宋永华:澳门大学作为澳门特区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定位是要“立足澳门,共建湾区,融入国家,走向世界”。首先要服务澳门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在这样的前提下,澳门大学紧跟特区政府的部署、大湾区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在科教强国一系列的部署。去年年底,澳门大学开始推出大学的五年规划,来配合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澳门特区政府的“二五”规划。以大学本身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服务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及国家科教发展。
其中,大学把培养更多爱国爱澳的人才作为中心任务。我们明确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服务于澳门、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要发挥澳门大学独特的优势,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文化、书院和学院协同育人的全人教育体系,以及国际化办学的理念推进人才的培养。
在研究方面,在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大学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一些聚焦的领域,比如微电子、中医药、智慧城市物联网、先进材料等方面已经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一批人才,出了一批成果,在这基础上更好地做好产业链,使我们的科技成果能服务于大湾区科创建设。
社会服务、造福澳门也是澳门大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配合特区政府的“二五”规划,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布局,澳门大学的五年发展规划对澳门大学未来的定位、目标、措施和政策更清晰。最终希望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聚焦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把澳门大学建设成一所世界公认的卓越大学。
南方财经:产学研建设是大学发展非常重要一部分,澳门大学到珠海建立珠海澳大研究院,给澳门大学带来了什么改变?
宋永华:大学创造的科研成果,最后都要走向市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澳门而言,因为地域面积、人口以及产业(的局限性),从中央到特区政府,都非常重视和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门大学这些年的科研成果已经在走向生产、走向市场,转换成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更大的空间以及更全面的产品生产链。《方案》的推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让我们走进大湾区,走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空间上、产业链上以及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上,都给澳门大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9年,澳门大学在横琴建立了在大湾区的第一个产学研示范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澳门大学的“科技园”。把澳门大学校园里实验室的成果专利,在珠研院通过大湾区的契机,和内地地方政府合作,进一步研发,使专利通过科技园到生产线。
澳门大学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着中医药、微电子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在研究院也设立了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研究院作为科学园性质的孵化平台和产学研的合作平台,过去的2-3年,已经和大湾区的几十家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承担了研发项目,也设立了澳门大学师生的高科技创业公司。通过这个平台,把澳门大学的专利转让给一些大湾区企业,并进一步建立了与企业实质性合作和联合实验室。
短短两年多时间,大学实验室的很多科研成果已开始走进生产线。通过这个平台,为澳门大学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产生很好的效益,加速澳门大学产学研的发展。《方案》提出要注重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其中微电子、中医药、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新能源和新材料都是澳门大学的强项。
《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高水平建立澳门大学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我们相信,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立,澳门大学在“量”、“质”和“效果”上都会更上一层楼。
回馈社会: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
南方财经:同城化在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澳门如何融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去吸纳各方的资源和人才,进行优势互补呢?
宋永华:首先,国家批准才使得我们大学能够建设新校区,才能有今天这样一流的办学条件。我们作为国家政策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见证者。如今,我们要做一个贡献者回馈社会。作为横琴岛上唯一的一所大学,也作为澳门唯一的公立大学,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来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在这方面,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一座城市、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都是要靠人才发展,所以有人才强校、人才强市、人才强国。澳门大学服务于此需求,所以,澳门大学的五年发展规划提出扩大招生规模。目前,澳门大学不到12000名学生,通过5年规划,将发展至17000名学生。本科生方面,基本保持数量稳定,主要增加内地生和国际生,特别是大湾区学生,这是人才的数量上;在人才的专业上,澳门大学在过去和未来都在开设适合大湾区需要的人才的课程。
研究生方面,我们推出了大数据硕士课程、金融科技硕士课程、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和物联网硕士课程。之后还会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全球公共卫生的硕士课程。
另一方面,我们还增设一系列专业博士生学位,比如工商管理博士(DBA)、公共行政博士(DPA)和教育博士(EDD)。从人才的种类和人才的层次上,我们还推出交叉学科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硕士课程。通过推动人才规模、种类和层次,为大湾区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于澳门和大湾区建设。
国际视野与大湾区机遇
南方财经:如何提升澳门大学国际化的竞争力呢?
宋永华:我们的定位是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走向世界,让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都是我们建设的目标。澳门特色也为学校注入了非常独特的多元文化,我们要让澳门本地的同学更好地融入国家,走向世界。所以,我们和内地的大学合作,比如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建立更多的联合培养项目,这样同学既在澳门大学,也在内地,能更好地融入国家文化。
第二个对外战略是,我们和葡语系国家进行联合培养“2+2”双学位项目,我们也会派优秀的学生去一些葡语系国家的大学进行交换学习,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因为一些葡语国家历史悠久,在办学方面也有他们独特的优势。
第三,和英语系国家合作,比如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爱丁堡大学推出了双学位项目,进行交换学习。
第四,和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多交流,我们学校也有很多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我相信这些交流经验能够扩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全球竞争力,我们使命就是培养这些人才,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南方财经: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就业?
宋永华:对澳门大学的学生来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走向社会,获得比较理想的工作。
首先,学生可以在大湾区就业,这里有很多工作机会和创业机遇。
第二,提高知识结构和能力,提供实习机会。我们和腾讯、华为等公司合作,给学生很多机会去提前体验工作。
第三,希望学生能够跨出自己的舒适圈,尤其是本地同学,去更远的地方寻找机会,去闯。澳大的研究生和博士大多是内地学生,学习高科技、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土木、机电、微电子等专业,都是大湾区发展非常需要的。所以,我也希望学生能够抓住大湾区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服务于自己的兴趣。
(作者:蔡依莹 编辑:李莹亮,李艳霞)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