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多点协同突围 大科学装置集群力撑破题“卡脖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柳宁馨 广州报道
2022-02-18 05:00

“科技创新”已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张闪亮名片。自启动建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加快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探路创新驱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2022年协同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构建依托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包括持续建立健全“实验室体系”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建设运营大科学装置集群汇聚全球智慧,发起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等,积极主动承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下沉,并力促科技创新与产业革新相结合,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湾区方案”。数据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领跑全国,2021年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创新正加快迈向新阶段。《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集群100强排名中蝉联第二名,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雏形初显。下一阶段,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提高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水平,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深化粤港澳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

大湾区“科创王牌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原始创新至关重要,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突围的重点。

位于佛山市三龙湾科技城的季华实验室,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聚焦半导体技术与装备、新型显示装备、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等八个研究方向,季华实验室正加快攻克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例如,季华实验室在大功率微波电源与射频电源方面已实现重大突破和产业化,有力助推了“强链”“补链”。季华实验室副主任陈俊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季华实验室定位为广东省先进制造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力量、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以建成国家实验室为最终目标。

截至2022年1月25日,季华实验室科研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664件,其中已授权208件,累计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广东省实验室首位,已孵化佛仪科技、季华恒烨等13家科技型企业,并成立了一只成果转化基金。

季华实验室是广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也是该区域加快科创突围的一个缩影。从2017年开始,广东先后启动建设三批共10家广东省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力求加快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也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大重点探索内容。

目前,广东已初步构建了以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科技王牌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东积极探索从省层面布局一批省实验室,面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这在全国走在前列。

近年来,广东省实验室在安全自主可控技术、基础与应用基础、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等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其中更有两项成果分别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运营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大科学装置之一,目前大湾区用户约占三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单位已在散裂中子源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我们建成的首台合作谱仪——多物理谱仪,也是联合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建设的,除了多物理谱仪,中国散裂中子源还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7家单位一起合作共建更多谱仪。”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生动写照。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全球注册用户超过3400人,完成课题600多项,科学成果覆盖能源、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开展了非晶合金实验,与澳门大学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了药物控释研究。

“香港大学黄明欣团队发现性能创世界纪录的超级钢,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上利用中子穿透能力,首次从微观层面揭示了这种超强钢既有创纪录的强度,又有非常好的韧性的新机制,该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陈延伟介绍。

不仅如此,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以及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鹏城云脑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正加快规划建设。同时,广东省还提出,将制定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围绕夯实“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源头节点,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基础研究开放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科创与产业联动突围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多点突围,又围绕赋能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方向形成强大聚力,包括协同港澳汇聚国际创新资源,空间上正加速形成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脊梁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集聚格局。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大湾区办公室总经理陈庆耀表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汇集了多家信息技术、生物科技、计算机制造和无人机等产业的领先企业,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联通全球资金网络的渠道,随着大湾区崛起成为新的科技枢纽,香港也成为大湾区产业升级和创新的重要融资中心。

深圳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建成运行,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建设,不断带动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仍以季华实验室为例,2021年季华实验室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60多家成员涵盖装备和零部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省外龙头企业,推动佛山泛半导体零部件集聚区快速崛起。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发展,季华实验室已成为佛山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佛山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也是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抓手。”陈俊江表示。

从散裂中子源来看,陈延伟也举了一个例子:“广东是模具大省,模具行业计划与散裂中子源合作,通过中子对材料应力的研究,提升模具的耐用度;利用通用粉末衍射仪对航空发动机叶片、高铁轮轨等进行小样件的应力测试,因此工程材料中子衍射仪和成像谱仪建成后,将为模具产业的工程大部件研发与测试提供独特的技术条件。”

一系列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嫁接创新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起步最早,发展最为成熟,拥有产业需求导向清晰和市场化活力不断增强的鲜明特征,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这已经成为大湾区城市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广州开发区为例,该区2022年第一季度动工的109个重大产业项目中,就不乏新型研发机构的身影,例如广州市载之湾区医学研究院,该研究院聚焦肿瘤生态与免疫治疗,是一个产学研交互、多学科融合研发平台,这一机构的落地也成为广州开发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

此外,2021年12月6日,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主要覆盖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中医药、现代金融等领域,其中也包括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项目、中国电子网信产业国际创新中心等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年来,大湾区建设了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目前共拥有3家国家级创新中心,数量与北京并列第一。

这些都有力带动了创新能力提升,2021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领跑全国;全省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超过3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3.14%;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此外,广东启动“强芯行动”“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等,围绕5G、4K/8K超高清显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2021年,预计广东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6万家,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7万家,同比增长54%。

汪云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重要的是科创和产业联动,用产业创新来牵引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来支撑产业创新,形成螺旋式的创新体系。“创新转化的重点在于让企业更多参与创新,发挥市场作用,从而能在科技创新布局过程中体现企业需求,例如采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联合体模式。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机构的布局,能够把多元化主体的创新发展诉求糅在一起,打通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使产业诉求在技术创新端得到支撑。”

(作者:柳宁馨 编辑:杜弘禹)

柳宁馨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外贸、区域产业及教育。邮箱:liuningxin@sfccn.com,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