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超600家企业入选生态环境正面清单 科创优势加速产业绿色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玮,高靖琳 广州报道
2022-02-23 05:00

“‘绿色’不是节省出来的,是创造出来的。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性能、应用环保原料等方式进行生产,才是企业转身向‘绿色’的关键所在。”作为入选东莞首批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之一,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益食品”)董事长助理孙弥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而这需要新一代技术的支撑。”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正陆续公布2022年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以下简称“正面清单”)。目前除惠州尚未披露相关信息外,粤港澳大湾区已有628家企业入选正面清单,可在三年有效期内接受非现场执法检查及财税、金融等其他正向激励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入选正面清单的企业中,除高技术制造业外,也不乏石化、纺织、造纸、建材等传统制造产业的身影。多位入选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多环节的科创赋能正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8万件,占广东全省的99%。创新因子的高度集聚也为大湾区企业实现高端化、绿色化“双转型”提供机遇。

工业4.0助力传统制造绿色升级

随着中国进入“双碳”周期,广东在“十四五”时期减排责任重大。其中,传统工业的转型和变革尤为关键。

《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广东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并重点提出要提升钢铁、石化、纺织、造纸、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水平。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和优化存量产能。

利奥集团主席办(体系、流程及社会责任项目管理)高级经理肖剑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传统印刷生产过程中,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主要排放污染物,但目前通过升级原材料及优化加工过程等方式,印刷行业VOCs排放实现大幅下降,“车间浓度和马路上车辆排放浓度相当。”

坐落于江门的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仕”)是利奥集团旗下现代化印刷企业,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治理,肖剑凌表示,目前雅图仕已实现涵盖生产源头控制、工艺过程、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环保管控与检测,配备有27套VOCs综合治理设施及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2020年低VOCs物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10%)占比达91%。

除自动化设备升级外,肖剑凌介绍,雅图仕还建立含VOCs物料管控系统,联合供货商及时在系统上对含VOCs物料成品、CAS Number及成分占比进行输入,并由技术部专人审核确认,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全流程标准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孙弥奇表示,绿色化转型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还贯穿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来自生产动力、生产能源消耗以及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等。”

“目前我们分为两步走。首先在现有生产基础上进行微改造,在保证目前产能的前提下,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模块替换,尽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孙弥奇表示,除微改造外,永益食品正在广东东莞和江苏泗阳规划建设工业4.0数字化工厂,充分考虑碳运维需求,进行节能减排的系统化设计,“比如东莞总部工厂正在评估推进光伏发电和冰水蓄冷项目。”

“有企业会觉得绿色化转型要进行很大投入,但是转型后我们的效率提升、可持续发展是要在绿色制造上算一笔立足长远的账。”孙弥奇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撰文指出,就大湾区的贡献来说,我们不仅要提供一种创新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科技层面的质、量齐升,也要寻找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出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价值追求。如果大湾区能在此节点实现这种转变,就可以变道超车,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典范。

高新技术研发推动环保与效益双赢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对创新要素的虹吸效应也逐渐增强。截至2020年底,广东全省共有5.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比2017年增加近2万家,其中5万家以上集中在珠三角9市。

高水平创新因子的集聚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带来机遇。

作为激光设备生产商,广东大族粤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粤铭”)经营管理部总监赵伟林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随着近年下游客户对环保设备采购需求的不断上涨,大族粤铭也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减少激光设备运行过程中带来的污染排放。

“我们每年都投入超千万研发经费,从加工工艺、收集、排放三方面提高产品环保水平,使产品符合国家和客户环保要求,包括采用封闭式设计、安装烟尘净化器等,最大程度减少产品运作过程中造成的烟尘和粉尘等污染排放。”赵伟林说。

据悉,目前大族粤铭集团已先后获得156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我们历年销售额从三四亿元逐步增长到现在6亿元,和研发投入密不可分。”大族粤铭行政总监肖明晶表示。“目前国内外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对环保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接下来3-5年环保需求一定会形成主流,所以我们对这方面投入是比较坚定的。”赵伟林补充道。

广州普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萌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近年环保产业整体市场需求增加,“但发展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能够研发适应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需求的环保产品的企业有较大发展机遇,传统企业发展状况或许不太理想。”

曹萌表示,能够实现环保与效益的平衡发展是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环保改造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也推动普华环保2021年营收实现约50%增长,“比如我们的主要客户之一就是钢铁行业,作为传统高碳行业,粉尘污染也比较严重,上线我们的粉尘清洁回收设备后发现收集回来的粉尘其实就是生产原料之一的煤粉,可以重新投入生产,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部分客户企业在年末结算成本的时候发现,一年内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省下来的原料成本就可以覆盖环保设备的投入成本。”曹萌说,“此外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自动化设备对精度有很高要求,短期察觉不出来,但长期粉尘污染会对设备造成损害,这类维护成本要远高于前期环保设备投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赵伟林表示,绿色低碳产业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但产出可能需要5-10年才能收回成本,短期来看企业的资金和运营压力都相对较大,“所以我们也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大型环保项目的研发投入。”

此前,中国科协生态环境联合体、中国林学会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治理智库报告》指出,旧金山等世界著名湾区都在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湾区生态环境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也应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同时探索建设引领全国、面向全球的生态环境创新服务平台。

(作者:郑玮,高靖琳 编辑:包芳鸣)

郑玮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法治、财税、统计、人口流动的动态和趋势。邮箱:zhengwei@sfccn.com,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