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愿 北京报道 继靠档计息、周期付息存款之后,近期相关部门对协议存款下发了规范要求,以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2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长三角地区一家中小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处了解到,2月16日当地金融管理部门向该行传达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关协议存款的最新要求,主要为三点: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购买协议存款必须是监管部门规定的对象,包括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已办理但不符合前述要求的不得新增,到期后终止。
“应该是所有银行都收到了通知,包括大行、中小银行。”上述中小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相关部门对协议存款进行规范主要是控制存款成本、防止监管套利的需要,在银行体系资产端定价不断下行的态势下,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有利于防范无序竞争,稳定银行业净息差,从而稳定金融体系,且未来很长一个时期负债成本管控加强,仍是促进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结合点。
协议存款迎规范
事实上,此次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于协议存款的规范并不意外,2020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一直在推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前金融部门已经对靠档计息、周期付息存款进行了规范,效果显著。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月18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及当前几方面工作时表示。
何为协议存款,市场并不陌生。2021年完成发行的21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其中有一部分就以可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得到落实。
央行网站显示,协议存款为由其他存款性公司根据央行相关规定对存款人开办的存款,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关于协议存款的相关政策文件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办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人民币协议存款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协议存款的通知》等。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协议存款不属于同业业务但具有同业色彩,因其存期较长成为中长期同业投资的首选资金来源,由此成为金融机构应用较多、也易与其他同业业务搭配使用的业务品种。
一家国有大行网站显示,保险公司协议存款的期限最短为5年6个月,最长不超过10年,起存金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存款须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仅限于商业银行总行对中资保险总公司办理,协议存款利息支付方法在存款时由银行和协议存款人协商确定,中途不得变更。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家农商行注意到,该行曾于2020年6月推出过个人协议存款,存款期限从97天到38个月不等,利率为1.595%到4.27%,具体利率还与金额大小有关。
“通过规范协议存款,一方面银行业协议存款存量规模将出现下降,另一方面潜在的套利风险也大幅度下降。”王一峰表示。
下一步规范协定存款?
协议存款之后还会有其他存款会被规范吗?王一峰认为,未来很长一个时期负债成本管控加强,仍是促进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结合点。现阶段,主要抓手依然是对于高成本、主动型、一般负债的管控,未来负债成本控制方式将视资产端定价趋势而定,大概率将继续出台各种手段进行负债成本管理。
“协定存款可能是一个被规范的存款产品,当前银行吸储仍较为竞争激烈,协定存款也存在高息的情况。”上述中小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与协议存款对应,协定存款是一种活期存款。央行网站显示,协定存款是客户通过与其他存款性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合同期限、确定结算账户需要保留的基本存款额度,对基本存款额度按结息日央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对超过基本存款额度的存款按央行规定的协定或合同约定利率计息的存款。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为了揽储,利率可能大幅上浮。北方地区一家农商行的信息显示,2021年7月,该行单位协定存款利率高达1.90%;同时一家东北地区的公司信息显示,该行与当地城商行多次沟通和协商,2020年8月起该公司活期协定存款执行利率提升至1.72%。而2015年以来官方规定的协定存款利率为1%。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王先爽此前曾据A股上市银行实际存款结构和存款利率测算,对公的活期存款利率系统性高于个人活期存款利率,而且明显高于央行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及1.5倍上浮限度,预计这一异常现象主要是协定存款导致。
“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维护金融财政体系稳定,协定存款的存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深化,协定存款继续存在负面影响愈发显现,协定存款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值得讨论。”王先爽称。
王一峰表示,当前阶段银行业贷款增速较大幅度快于存款增速,银行体系存贷比、资负比、流动性等指标存在恶化趋势,低成本核心负债稳存增存具有一定难度,这既需要监管和行业自律部门及时出手,也需要银行业摒弃规模情结,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