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追赶中崛起,走出了一条以均衡发展型数字经济为牵引的科创湾区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2月28日下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5周年之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了《共享创新——加速迈向全球顶级科创湾区》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大事,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势。一方面,当今世界进入大国秩序转移、大国科技竞争、科技创新密集爆发的 “百年未有”关键期,世界秩序处于重大变革前夜,科技创新成为战略博弈核心。
与此同时,大国博弈、产业变革等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局部脱钩态势,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力成为当前迫切所需。
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数字化热潮下,越来越多领域的“数字大门”被打开,创新模式由行业内创新向行业间融合创新转变,创新场景也从过去的地理承载空间转向能够实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高效互动的虚拟数字平台,创新开始逐渐突破空间的限制。
报告称,作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一流湾区理应是一流的科创湾区。从科创湾区的“进行时”到“未来时”,科技创新是湾区竞争力不变的核心要义,也是湾区发展活力所在和不竭动力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在追赶中崛起
而粤港澳大湾区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超过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相当于德国的1/2,在全球四大湾区中排名第三。
报告回顾并总结了世界四大湾区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四大湾区均在向科技创新转型,但同中有异,其他三大湾区的发展路径和特色给予了粤港澳大湾区经验。
比如,旧金山湾区以数字科技和生物科技为牵引,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领域抢滩布局;东京湾区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为依托,通过对上游尖端核心技术及工艺的把握,强化自身在全球供应链的顶端优势;纽约湾区则以文化+金融助力,造就了独特科创内核。
以上述三大湾区为榜样,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追赶中崛起,通过搭上“全球工业化末班车”,以及挤上“数字经济的头班车”,走出了一条以均衡发展型数字经济为牵引的科创湾区之路。
报告提出,在华为、腾讯等“科创突围尖兵”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尖峰+技术转化”的科创生态、“巨头擎引+硬件创新”的产业生态、“平台驱动+创业孵化”的数字生态加速形成,并形成创新合力。新技术、新模式在这里孕育,成就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湾区中的独特科创位势。
不过,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在培育和打造创新生态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为此,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构建“共享创新”的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范式,以及探索“先强带后强”创新的新路径。
先强带后强
报告指出,共享创新的核心内涵在于“先强带后强”,这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大湾区各城市在充分利用产业基底的基础上,广深港澳领衔,打破城市间区隔,共建“环湾科创带”,打造区域协同共生格局,实现共享创新的“全地理支撑”。
二是在产业和企业层面,大湾区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华为、腾讯等龙头科技企业要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以开放共享的情怀和责任,携手中小科创企业,实现共享创新的“全行业参与”。
具体而言, 一方面,要支持领先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报告指出,相比欧美巨头,粤港澳大湾区的大企业还不够大、不够强。2020 年全球科技公司市值50强中,旧金山和纽约湾区分别有16家和9家企业,而粤港澳大湾区仅2家上榜。
另一方面,要支持龙头企业主动担责,大企业更要有大作为,承担起“先强带后强”的关键角色作用。报告指出,大科技企业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硬科技,和以腾讯为引领的数字平台,要形成双轮驱动、同向发力,携手中小科创企业,主动承接、出色完成国家与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聚焦两大“战场”
报告分析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共享创新要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两大战场。
在科技创新方面,推动打造“科技龙头+科研巨头”的源头创新生态。鼓励华为、腾讯等科技龙头企业和中国科学院、鹏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形成“强联系”、“强绑定”,推动人才、资金、设备等科研要素更高效配置,实现从专利业务等领域合作走向共享创新的深度嵌入。
在产业创新方面,推动“软硬大小”企业融通共创。一方面,不断做大“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产业创新“榕树效应”,培育更多如华为开发者、腾讯数字生态、广汽智联等产业融通形态。
另一方面,支持“硬件企业+内容企业”协同创新、数实融合,推动华为、腾讯、中国平安、中国电子与比亚迪、富士康、美的等打造数实融合标杆示范,促进硬件设备和数字内容的价值协同,通过数字能力全产业链嵌入,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加快大湾区产业经济从制造生态向数字生态转型。
报告在最后写道,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在“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清醒论断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抉择下,以共享创新的范式变革,走“先强带后强”的创新之路,建设全球顶级的科创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也是湾区科创企业使命所在。
(作者:白杨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