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启动营智环境试点,打造“强磁场”引才聚才“南沙样板”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2022-03-02 18:5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的步伐逐渐加快。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南沙将全面启动打造一流营智环境试点工作。目前,南沙已构建了一套营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研究报告近期将正式对外发布。

2021年2月,《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提出,2035年南沙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特区。据南沙区委组织部数据,截至目前,南沙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5万人,是2016年的9.4倍,高层次人才数量自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101%;集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建成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52个。

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家炳表示,“相对‘营商环境’聚焦于商事主体,‘营智环境’不仅聚焦于人才的发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产出和市场化运用。南沙希望通过全域、全方位营智环境建设,构建人才创新发展的生态格局。”

全方位开启营智环境试点

2020年9月,南沙在全国率先提出“营智环境”概念,“营”指的是营造、经营、保障,“智”指的是人才及其智力产出、成果贡献。

南沙构建了一套具有科学性、普适性特点的营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由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涵盖智力的引进、培育、发展、平台、保障等多方面的环境评价内容。

接下来,南沙将全面启动打造一流营智环境试点工作。张家炳介绍道,“一是构建具有南沙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有序开展‘营智环境’试点工作;三是做好试点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

南沙是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正在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广州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局长郑翔认为,打造一流“营智环境”是推动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必然要求。

2021年,《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落地。南沙针对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精准施策,印发了《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21-2025)》,为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明确了具体路径。

据介绍,《实施方案》中“建设国际人才驿站”“支持南沙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湾区产教融合旅游实训基地”“人才职称评价”“人才出入境便利化”等事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郑翔看来,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与打造一流“营智环境”相互交融、彼此促进。试点过程中积累的好经验、探索的好做法,将赋能国际化人才特区创建工作加速推动。而《实施方案》中每一项具体举措的落实、每一个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将发挥叠加效应,促进南沙营智环境的整体提升。

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南沙区优秀人才刘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当初刚过来时,南沙区政府带着我们和当地知名企业交流,逐渐建立合作关系,我们有很多成果在企业做出了应用和转化。”

刘坚所在的团队主要关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而随着南沙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他和团队能够很好地切入南沙的产业规划,不断实现新发展。

“南沙在打响‘营智环境’品牌过程中,将推动确立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夯实基础。”郑翔总结道。

高优惠政策配合柔性引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后吴宝兰是通过南沙人才政策引进的科研人员。吴宝兰研究的是深海大洋机制对我国近海环流的影响,将服务于未来海洋预测预报系统,她选择在南沙进行未来的科研工作。

“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落地南沙,例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还有我所在的港科大(广州),这样的科研环境非常有利于我们科研人相互沟通交流,运用高水平设备、联络实验室。”吴宝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2021年,南沙获中国科协批准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将通过“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运营模式,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才新机制。

人才优惠政策方面,南沙推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横向覆盖了全领域的重点人群,包括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纵向保障了人才发展的全流程各环节,包括住房保障、就业补助、创业支持、出入境便利等。

例如,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对年薪30万以上的骨干人才(科研机构20万以上),按照其个人经济贡献40%比例给予奖励,其中港澳及外籍人才可选择按照税负差额给予奖励,营造与国际接轨的税负环境。

对企业高管人才,南沙最高给予个人经济贡献100%的奖励;对新引进学历人才按本科2万、硕士4万、博士6万标准给予住房补贴,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最高46万元综合资助;创业投资人才的股权转让等投资性受益还可按其个人经济贡献的80%给予奖励补贴。

为了大力度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2021年12月,南沙还推出“科创十条”措施,重点围绕人才生态、原始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升级和金融支撑等五个方面,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

例如,对于重大科研平台,南沙给予最高2亿元的资金支持;每年安排1亿元对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企业技术难题揭榜等研发活动给予支持,对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期内给予最高1亿元的补助,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给予最高10%、1000万元的奖励,设立规模2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等等。

南沙还成立全国首个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组建大湾区首家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落户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中心,成立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目前已有18家香港工商界专业机构入驻咨委会服务中心。

位于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预计今年建成使用,而南沙也形成由10家基地组成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矩阵,“创享湾”等粤港澳青创基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配套服务方面,南沙建立完善的“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住房补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还为人才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服务保障支持。例如,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南沙人才卡,凭卡可享受入户、医疗、子女教育、商务服务等14大类服务,并可直接办理广州市人才绿卡。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