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增长目标充分体现稳中求进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孙立坚(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2022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设定对于“稳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接下来,还应做实做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并构建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重压力”下稳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14万亿元,增长8.1%。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事实,这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克服外部重重压力、实现稳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放眼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当前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需求收缩状态之中,其中既有全球新冠疫情仍未消散、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加剧导致的全球市场预期低迷的因素,也有在资源品、工业产品等贸易中,部分国家将经济过热传导到其他经济体产生的影响(造成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输入型通胀)。
因此,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制定5.5%的增长目标,是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增强宏观调控效果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对于今年经济发展的信心,是符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和国情的。
从内外部经济形势来看,今年增长目标的设定也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思路和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国内方面,今年的预期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竞争力、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国际层面,越是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之下,中国越要担负起实现合作共赢的大国责任,通过“双循环”让世界分享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红利。所以,今年的对外贸易也将更加强调平衡与结构优化,即“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做实做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
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需要利用好中国的制度优势和竞争力,具体体现在政府和市场齐心协力,通过提高放管服的力度和质量来发挥协同效应,通过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带来更多的就业场景,促进共同富裕。
首先需要打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关键是用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逆周期调节,就是在市场投资不足、消费能力受影响的情况下,为市场创造投资机会、降低市场投资负担、盘活市场消费力量的政策工具,常用的方式包括减税降费、货币宽松等。这种通过创造有效需求复苏经济的方式,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过去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但逆周期调节工具对于解决经济体内部出现的结构失衡问题,效果较为有限,这种方式往往仅能暂时性地应对消费投资缺口、维持增长,而无法保证货币政策退出后,经济活力是否仍能持续的问题。因此,中国政府提出跨周期调节,就是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投融资平台的过度债务,以及货币信贷增长不适应实体经济的问题,从而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其次,高质量的稳增长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和产业低碳化发挥新动能的带动效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可以看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的力度在不断强化,可用于支持地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支持地方推动产业数字化和产业低碳化、绿色化的新动能,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一方面,要让产业数字化发挥撬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例如各地应通过推进能够适应产业数字化的新基建、智慧城市建设,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更全面的应用场景。在供给端,中国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超过九成,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的主体,也让中国在制造业许多领域中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在产业数字化的先发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打通业务渠道的成本。在消费端,中国拥有丰富而庞大的支持产业数字化的业务场景,拥有成熟的平台模式。在中国人均收入、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之后,就能够形成规模优势,将人口红利的释放从劳动力市场转化为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产业低碳化、绿色化促进产业链的培育。当前,中国既存在着拥有大量碳排放权的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有具有国际尖端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带,后者是中国在出口领域表现强劲的基础。如果能够通过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那么就能够以发达地区耗能量大的制造业企业购买欠发达地区碳排放权的方式,补贴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市场化的资金来源,既能促进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增加利润、加强对生产环节低碳化创新的投资,形成制造业与现代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相互补充的格局。
第三,政府对于创新驱动的扶持,有利于提升大国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例如前面提到的农业现代化,应以创新驱动的思路来推动大国农业发展,通过技术升级,把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通过集约型农业发展的规划和土地流转,更加高效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保障农产品的供应以及工业品的专业化生产。此外,政府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的扶持力度,有助于避免在关键领域被“卡脖子”,保障国家安全。
构建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值链体系,提升国民经济循环的动力。过去,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的努力,更多地体现为抓住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机遇,表现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初级产品和最终产品都依赖外部的供给和外部市场。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中国需要加快补链、强链的进度。构建完整的价值链生态,关键是鼓励中小企业做“专精特新”,成为大企业的供应商,而大企业则强化平台和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带来的高性价比和高效率优势做整合,形成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商机共享的共赢格局。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大城市作为区域性乃至国际性消费中心的功能,为大企业生产的高质量产品提供消费市场。此外,还要做好电商平台、物流、保险、消费金融等配套的价值链服务体系,让资金流入“专精特新”的舞台上。
其次,打造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新生态,促进价值链结构优化。以价值链作为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后,有利于金融机构转变“抵押品-融资”的传统金融模式,为创新风险较高、创新能力强而缺乏房产等抵押品的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支持。
最后,形成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价值链金融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即通过开放倒逼改革,激活市场动力,寻求进一步有益于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国际大循环。这具体表现为,以中国的大城市为窗口,提升中国的消费潜力,并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及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平台,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增加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渠道。同时,中国的企业也能通过开放的市场寻求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促进更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有利于为国内“专精特新”的民营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从而形成国际收支稳定和人民币跨境使用业务场景不断增加的新格局。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