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找到了发展内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文静 重庆报道
古乐、祭拜、祈福、献酒、封藏……3月4日,农历二月二,在泸州凤凰山麓举行的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上,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将代表一年之中至臻之酿的2022壬寅虎年国窖1573春酿原酒,引入天然藏酒洞龙泉洞封藏。
每年立春后酿出的最早的一批酒被称为春酿。行业里有春酿酒“柔如玉、贵如金”的说法。
封藏大典是泸州老窖(000568.SZ)在白酒行业首创的酒文化礼典,自2008年起每年农历二月二举行,演绎泸州老窖对“活态双国宝”、对中华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与活态传承。“双国宝”分别指窖池群和传统酿酒技艺。泸州老窖拥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国宝窖池群于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年后,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泸州老窖再添两项“非遗”:去年,封藏大典入选《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经地方部门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程序,泸州老窖成为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就在众多白酒上市公司发布去年业绩预增公告时,21世纪经济报道从泸州老窖获悉,该公司去年继续保持高增长。泸州老窖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今年的封藏大典上表示,企业将建设品牌、品质、文化、创新、数智、和谐六位一体的泸州老窖,开启中国名酒新征程。
和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一样,文化正成为“十四五”期间白酒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助推器。
非遗保护走在前面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封藏大典让我们看到泸州老窖真实的、守正创新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活窖池从未易址,活技艺从未断代,年复一年的虔诚敬畏先祖,泸州老窖将非遗保护的实践与创新走在了前面。”
泸州老窖是第一个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浓香型白酒企业。早在2006年,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和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一起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在2007年和2012年公布的第一批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沈才洪和张良分别入选。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至今已传承24代,是浓香型白酒酿制方法的典型代表。
在角逐世界文化遗产的路上,泸州老窖也在努力。泸州老窖大曲窖池群于2006年和2012年相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8年,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其核心物项包括:明万历年间4口和清代1615口酿酒窖池,16处酿酒古作坊,天然藏酒洞3个(纯阳洞、龙泉洞、醉翁洞),龙泉井及清代井碑,泥石晾堂,甑桶、云盘、木轮鸡公车等传统酿酒设施,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奖牌,唐宋窑址遗址及出土酒文物。
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和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一起进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还有五粮液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茅台酒酿酒作坊、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青岛啤酒厂。酿酒企业的遗产数量超过了当批国家工业遗产总量的10%。
泸州老窖多次在年报中表示,1573国宝窖池群与“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共同成为国窖1573及泸州老窖系列产品品质最根本的基础和保障。
去年,泸州老窖的封藏大典入选了《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了“非遗大典”。
泸州老窖对非遗保护的实践和当地政府对白酒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密不可分。
早在2018年12月1日,我国首部旨在保护和弘扬白酒文化的地方性法规《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在泸州实施。与泸州白酒传统酿制技艺相关、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能够反映和体现泸州特色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被称为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
该《条例》创新性的将持续生产使用三十年以上且仍在生产使用的浓香型白酒生产窖池、酱香型白酒生产作坊和储酒空间,作为了核心文化遗产资源列入名录进行保护。在非遗保护上,明确了技艺代表人享受的多项权利。在创新和发展上,该《条例》鼓励和支持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开展白酒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进行传播推广和成果转化。
泸州老窖所在的四川省也积极建设非遗基地。去年,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名单公布,泸州老窖为四川酒企中唯一入选的单位。
如何把非遗保护的经验从企业到地方再推广到全国?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3代传承人、泸州老窖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建议,加强运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承和弘扬,对新媒体语境下诞生的优秀“非遗”传播项目提供政策扶持;成立相关“非遗”传承保护委员会,推进系统性保护和措施落实。面对数量巨大的“非遗”资源,分级分类保护、精准管理施策是大势所趋;反对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没有根据地讲故事;将文旅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
六位一体 文化其中
从已公布的白酒上市公司去年的业绩预告来看,当下白酒竞争格局中,品质、品牌和产区皆具优势的名酒企业均实现了较好增长。迈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刘淼在封藏大典上表示,企业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品牌、品质、文化、创新、数智、和谐六位一体的泸州老窖。
在六大要素中,品牌是核心经营资源,品质是基础,创新是驱动力,数智是手段,和谐是结果,而文化是内核。无论是酱香型白酒企企业、清香型白酒企业还是浓香型白酒企业,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内核作用。
去年9月贵州茅台酒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事长丁雄军首次提出“五线”发展战略,其中“紫线”是一个规划建设术语,指的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线。丁雄军用来指代茅台文化。他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茅台将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扎实做好文化赋能,充分体现茅台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软核”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聚能的“硬核”作用。
去年底和今年初,贵州茅台的超高端和高端新品茅台酒新珍品和茅台1935上市发布会分别放在了国家工业遗产茅酒之源和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源远流长广场,以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产品发布后,尤其是茅台1935在市场上一直溢价销售。
清香型白酒老大山西汾酒更是把活态文化用到了极致,成为了高端产品青花汾站上千元价格带的有力支撑。山西汾酒聚焦水源、地缸、汾酒老作坊三大“活态”载体,发挥非遗价值,形成了让消费者“可观”“可听”“可感”“可触”“可品”的“五可” 品牌体验,以建设“世界酒业活态文化中心”为战略目标,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产品价值。
去年6月,舍得酒业董事长张树平也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白酒市场总量平稳的“大池子”里,消费升级成为发展的主动力。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外在消费的产品档次不断提升,还体现在白酒背后的品牌文化。消费者不仅愿意为本身就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名优白酒买单,也愿意为体现文化的酒类衍生品付费。“中国白酒已进入了文化竞争新时代。”张树平说。
今年初,泸州老窖召开的品牌传播会议上,将文化铸魂归纳为三句话:浓香文化缔造者、白酒文化传承弘扬者和中国文化世界表达。
去年,在白酒传统文化的支撑下,泸州老窖推出了泸州老窖1952等全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升级。泸州老窖全年公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和63亿元,同比增长21%和30%。
(作者:文静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