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数字化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产业信息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数字产业。
数字化发展也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探索的重点。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约5.2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21世纪经济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认为,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必须借助数字化的创新手段,推动融合与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把制造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抓手,加快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尤其提出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其中,珠三角九市希望借助与港澳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聚集数字经济新动能,更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
受访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可以充分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规模庞大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巨大需求潜力,为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技术进步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动力;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商业、数字产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科创体系,具有丰富的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
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信息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及数字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今年年初出台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为了促进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多位政协委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交提案。
致公党的集体提案建议,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在统筹好工业用能指标、土地指标等要素保障基础上,强化应用示范,注重商业模式拓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带动“新基建”相关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应用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也认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落脚点应在新基建上。尤其是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疫情冲击下呈现逆势增长的喜人局面,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促进短期经济增长、提振社会信心,而且能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所谓“新基建”,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高新科技领域。而这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引擎。
2021年,广东省新建5G基站4.67万座,累计建成17万座,约占全国八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今年,广东更是计划推动5G网络建设和行业应用,实现珠三角5G广覆盖和粤东粤西粤北市县城区5G全覆盖。
广州印发《广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深圳则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探索推动新基建建设的“深圳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熊水龙表示,数字“新基建”将有力补上创新短板,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例如,深圳在5G商用进程建设成效显著,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发展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得益于此,深圳在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实现了快速发展。
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在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登记情况中,数字经济类数量为7839家,占比16.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1.3%;2021年全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30%,规模和质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探路产业集群数字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数据,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占GDP的38.6%。其中,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长期关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议从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方面找准突破点。
“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前面临资本、技术、人才等复合问题,通过产业集群和工业互联可以有效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胡德兆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有6个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
其中,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横跨广佛深莞四市,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全链条产业链中涌现出瑞松、博创等优秀自主品牌。
在佛山顺德,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正在进行。产业链上的链主如美的、新宝电器正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进行数字化转型,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信息系统开始,到带动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车间,打通企业价值链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实现了互联互通,降低了单个企业转型成本。
以新宝电器为例,生产一台高端咖啡机需要260个零部件,其中,40%的零部件在顺德本地采购,50%的零部件采购不出佛山市,80%的零部件采购不出广东省,采购半径小、成本低的优势让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更有市场竞争力。而正是得益于小家电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升级,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互联互通,构建起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在粤港澳大湾区,顺德本地强大的供应链网络上分布着1.4万家家电企业,连接着3.6万家提供生产设备、生产原料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为家电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补给,而大部分配件的采购半径在50公里内。
对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对生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过程。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还在于中小制造业企业,调动广大中小企业参与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广东的重要工作。
截至目前,广东累计推动超过1.5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万家企业“上线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在胡德兆看来,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重点孵化和培育国家工业软件实力,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瞄准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对接、金融服务,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提高生产制造装备的自动化水平,改善员工的劳动环境、减轻员工劳动强度,还可以通过信息化产生的大数据来为产品研发、工艺优化、计划排产服务,也能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打通企业上下游的信息渠道,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胡德兆说。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编辑:李振)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