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朱晶:国内粮食供给要保持更大定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助力“吃得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莎,实习生赵怡宁 北京报道
2022-03-11 20:08

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实习生赵怡宁 北京报道 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十八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但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何重要意义?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格局有何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中,我国自身粮食供给要保持更大定力的同时,也要更富智慧和战略地利用世界粮食资源,进行多元化战略布局,并积极支持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

将国际粮食资源作为“吃得好”的补充

《21世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朱晶: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时刻不能忘记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虽然现在我国粮食供应无虞,但我国整体粮食供应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世界资源。在复杂国际形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在国际上保持战略定力,就需要坚实的基础和支撑,其中“三农”尤其是以粮食为代表的基本农产品供给起压舱石作用。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立足国内,保证“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

《21世纪》在国际形势变化、疫情考验,我国粮食紧平衡格局和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格局有何变化?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重点把握哪些方向?

朱晶:当前,国际环境一方面要求我们对自身粮食供给保持更大定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考量如何更富智慧和战略地利用世界粮食资源。就国内粮食供给而言,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在资源禀赋约束和绿色发展要求下,我国粮食生产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意味着我国粮食产量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脆弱紧平衡状态。

就国内粮食需求而言,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我国粮食需求将不断增长,并逐步从“吃得饱”向 “吃得好”转变。要保证“吃得好”,粮食进口就将不断增加。

要防止极端情况,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如果依靠自身就能解决“吃得饱”问题,保证基本粮食安全,将国际资源作为“吃得好”的补充,那么某种意义而言,我们就有战略定力。

要做到这一点,种子和耕地是两大关键,打好种业翻身仗,保证农田是良田。

国际动荡形势要求我们强化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同时要进行多元化战略布局,并积极支持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对全球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布局,培育国际化大粮商。这些都有利于未来我国在国际粮源市场上获得更多话语权甚至一定掌控权。

另外,如果我国能更多参与包括涉农国际组织在内的全球农业治理与合作,就可以在以我为主的粮食供应格局下,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创造稳定的外部农业贸易环境和国际经贸秩序。

推动农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21世纪》: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多元化战略布局,更好对国内粮食供给进行补充?

朱晶:我国长期贸易伙伴应该遍及全球,并要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也应有利于出口国家或出口商积极培育其农业生产能力,开发其生产潜力,更好地向我国供应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如“一带一路”沿线、非洲、东欧、南欧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科技推广、人员能力等在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高产出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粮食进口贸易伙伴相对固定和集中,正常贸易关系和国际秩序下,我国能够以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来丰富“米袋子”和“菜篮子”。但在严峻国际形势挑战和世界局势存在不安定情况下,不仅要靠传统长期贸易伙伴,还要积极开拓非传统、看似贸易效率和贸易集中度相对不高的非传统市场。因为在不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不同理念、矛盾下,不同国家和贸易商可能有不同态度,多元化贸易伙伴会为特殊时期内我国贸易稳定带来益处,也有利于应对局地自然灾害引起的供应波动。

我国农业、农业技术和农业企业“走出去”,都将为这些地区农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新资源和新产出,也将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的世界影响力等带来重要正向影响。

《21世纪》:为什么说农业“走出去”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如何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朱晶: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对粮食需求,我国自然资源面临一定瓶颈,人均资源相对薄弱,但很多国家资源要素丰富、密集度高,我国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重要。和世界资源加强交换,一定是提高国内福利水平的重要方式。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现在所进行的和已经拥有的对世界粮食链条的控制能力要与我国粮食需求相匹配,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产品具有特殊性,整个农业产业链都非常关键,需要相应的自然条件、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较高的储存、烘干、运输、物流等要求。因而农业企业“走出去”,除了帮助当地农民做好生产之外,还需要做好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入,打通整个农产品产业链。因而农业“走出去”如果只是单打独斗难度较大,需要从体系的视角进行综合考量,当前相关部门已有一系列政策推出。

企业融资能力、海外风险控制能力、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是影响我国农业“走出去”“走得出、走得远、走得好”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国内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认为应该借鉴一些国际通行的成功方式方法,通过完善设施配套、健全政策引导、开展试点工作,搭建风控平台,强化科研力量等路径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应用于农业“走出去”,用现代化手段为农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方式和措施。

打通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渠道

《21世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如何?如何更好地促进和规范农业保险发展,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朱晶: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有很大区别,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是国家支持农业的一种方式。发展农业保险是稳定农民收入的一种方式,但也需要农民支出一部分保费。

一定程度而言,农业保险要在极端情况下起到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就要设计合理、运行得当,尽量减少效率损失。高效的农业保险可以用最少的政府补贴资金,达到最大程度平滑农民收入,稳定农民生产预期的作用。

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不断扩面增品提标,现已覆盖三大粮食作物、天然橡胶、油料作物等16个大宗农产品和60多个地方优势特色产品,构建了“中央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补贴体系,迎来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到2021年,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已超70%。

当前农业保险大都以省、市等地区为单位进行落实,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也是地区性的,因而按保险性质,是大多数人保少数人,长期保短期,大概率弥补小概率,所以再保险非常重要,可以降低地区实施保险的机构在面临赔付时的短期现金流压力。

《21世纪》: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应当如何培养更多高质量农业人才,并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同时如何强化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吸引人才之后,更好地留住人才?

朱晶:这需要打通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一方面提供机会,使具备现代技术、现代资本和现代理念的外部优秀人才能够到农村发挥才能,取得社会和经济双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使农村人力资源有机会出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然后其中部分人又回到农村,带动家乡致富。

我今年也带来一个农业高校涉农人才培养的建议。乡村人才引进面临一定挑战,而农业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因而我们提出设立农业高校涉农专业公费项目,吸引部分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到农业高校学习,学校设置相应课程对乡村振兴所需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情怀教育,与之签订协议定向培养,毕业后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现在很多乡村能人都是从乡村出去又回来的人,来自乡村的人对乡村的适应性更强,乡土熟悉程度更高,对乡村人际关系更熟悉,更容易留在乡村发挥个人所长,带动地方发展。

乡村发展和乡村人才引进都是渐进式的,用好与外部接触程度高、有新理念,对农村又了解、又有感情、又留得住的人非常重要,通过他们也能更好引导外部人才等资源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李莎,实习生赵怡宁 编辑:杜弘禹)

李莎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