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建议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艺艺 杭州报道
2022-03-11 20:1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3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06186.HK)董事长冷友斌提出了关于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建议,以提高全社会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

冷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在我国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图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图片由企业提供)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飞鹤也是在黑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企业,对东北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东北黑土区是我国农业、畜牧业、鲜奶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而且,飞鹤的牧场就建在黑土地上,我们合作的农业公司和农民,也在黑土地上种庄稼、种饲料。黑土地生态保护的话题,是我一直非常关注的。我会亲自到田间地头去了解黑土的现状,看看大家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另外,我们也会跟专业的科研机构保持交流。”

但是,冷友斌指出,“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但从调研情况看,黑土地保护‘上热下冷’,农民主动参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动力不足”。

从监测来看,近60年来,我国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3,部分地区下降了 1/2。辽河平原多数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已降到 20g/kg以下。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冷友斌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土地效益低。2021年,黑龙江地区平均每亩地的粮食产量为721斤,按照当前的粮食价格计算,平均每亩地的收入不足1100元,除去农资和大型机械投入,纯收益不高。二、黑土地保护涉及种植技术、农机设备、灌溉水利、种子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三、新一代农民的土地情结正在变淡。”

“从耕地面积看,我国有约2/3的耕地是农户家庭耕种。因此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是耕地保护见实效的关键”,冷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建议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来提高全社会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对耕地的面积和质量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那么,如何调动各方面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

冷友斌建议:“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充分享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二、在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础上,围绕乳制品、大米、玉米、大豆等优势农产品,实施“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打造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提升黑土地经济效益。三、加快黑土地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并通过社会化服务机构推进技术在农户中的应用。四、将耕地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鼓励地方持续加大对耕地休耕轮作、新技术模式应用、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强化生态补偿修复等鼓励性和支持性政策的投入力度。”

而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冷友斌表示,其一直在尝试种养结合的模式,保护利用黑土地,同时解决牧场的牛粪处理问题。

冷友斌介绍,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秸秆和禽畜粪污问题都可能对黑土地生态造成破坏,飞鹤与多个科研机构经过数年的技术攻关和模式探索,建成了我国高寒地区规模最大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循环综合利用项目”。目前,该生态循环项目已在克东、甘南、克山三地投产,每个项目可年处理玉米秸杆4万吨、牛粪污10万吨,解决约10万亩农田玉米秸秆的离田回收和万头奶牛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生产5万吨有机肥,还田后能让1.4万亩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增加1%,还能增加黑土层的厚度和松软度。

除了飞鹤全产业链生态循环项目,飞鹤还通过牧场、工厂以及上下游的绿色变革,打造出全产业链的“双碳闭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冷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生产端,飞鹤正通过工厂的全方位变革,尤其是燃料的变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飞鹤为新建厂房直接安装燃气锅炉,并推动条件允许的工厂率先完成燃煤改燃气工程,淘汰原有的燃煤锅炉。截至2021年底,飞鹤“煤改气”工程累计投入50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17.7万吨,相当于减少6.8万吨标煤燃烧。”

此外,冷友斌提到,“飞鹤在2017年引进了WCM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生产管理效率,并建立吨粉耗气降低小组,识别相关损失,通过设备改造和流程优化,降低工厂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2020年,我们的工厂减排二氧化碳约487.31吨。”

(作者:朱艺艺 编辑:张玉洁)

朱艺艺

财经版记者

关注A股上市公司,深耕浙江,邮箱zhuy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