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抗原检测适用于三类人群,不可替代核酸检测

关注疫情防控尤方明 2022-03-15 18:07

核酸检测是确定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3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在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具体介绍了抗原检测的特点、适用人群,以及与核酸检测的区别。

李金明表示,新冠病毒抗原的结构蛋白有4种,包括刺突蛋白、包膜蛋白、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抗原检测的蛋白是核衣壳蛋白,也就是N蛋白,它的特点是表达量比较高,更容易突变。进行抗原检测可以间接反映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李金明表示,这类人员若核酸检测是阴性,则可以居家再连续检测5天抗原。为什么连续检测5天?如果确为感染者,这5天中总有1天病毒含量比较高,如果持续抗原检测是阴性,则不需要任何干预。

第二类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同样需要连续5天检测抗原,直到解除隔离时进行最后一次核酸检测。

第三类人群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李金明说,如果抗原检测呈阳性,需第一时间做核酸检测;若阴性,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再测抗原。如果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尤其是发热或味觉、嗅觉丧失的,一定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存在哪些区别?李金明说,抗原检测的特点是快速、简便,但核酸检测的敏感性比抗原检测要高100到1000倍。

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也存在差距。我国已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敏感性在75%至98%之间,特异性在95%至99%之间。但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的特异性是100%,也就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不存在假阳性,所以核酸检测是确定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当抗原检测是阳性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核酸检测做确认;但若核酸检测是阳性,无论抗原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这个被检者都要被视为感染者来采取措施。

李金明举例表示,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如果使用同样标准的试剂盒在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进行检测,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率不超过1%。因此,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重点人群中,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群众若想要进行抗原检测,有哪些渠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一方面群众可以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进行抗原检测。如果想要在家进行抗原检测,可以在零售药店购买,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电商销售平台等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国家药监局现已批准了5款抗原检测试剂,还会陆续审批抗原检测试剂。

焦雅辉说,居民在家自测抗原,如果阳性要向辖区社区进行报告,社区通知急救中心呼叫120专用救护车辆,把抗原检测阳性患者闭环转运到具有核酸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再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核酸检测阳性,便进入到感染者管理的流程。抗原检测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作者:尤方明 编辑:李博)

尤方明

政经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