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健康先行丨破解“买药难”问题:加大创新药物供给、线上线下合力提升可及性

21新健康唐唯珂,实习生,鹿思佳 2022-03-25 13:22

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数据难以共享造成“信息孤岛”、虚假问诊、相关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编者按:

今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全民健康是重要基础。只有每个人都拥有健康体魄,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共同富裕才更有意义。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特别策划“共同富裕 健康先行”专题,聚焦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买药难”问题,推动补齐全民健康“短板”,筑牢共同富裕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鹿思佳 广州报道 对于一个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口世界第一的国家,“买药难”问题其实是一直普遍存在的。不过,随着中国医药创新实力跻身世界第二梯队,中国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同时在医改的深入推进下,创新药上市速度越来越快,医保准入、市场准入也同步提速,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大大提升,老百姓“买药难”问题正得到明显改观。

然而,我国患者群体巨大,医药创新水平与世界第一梯队还有不小的距离,仍有不少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要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仍需不断加大创新药物供给、多措并举提升药物可及性,持续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药物 需求。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优势凸显,通过数据交互补充线下面对面交互,从而打破时空限制,缓解“看病难,买药难”问题,让更多偏远地区和基层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均等、普惠、便捷的医疗医药服务。

医改持续推动创新药物供给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新一轮医改步入“深水区”的关键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2021年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相关政策超过500条,其中医药政策占据60%。

通过近几年持续药政改革,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目前大量新的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崛起,同时大量资本涌入新药研发领域,使药企有机会做创新研发。而中国药物市场重心也开始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

特别是在政策、资本、人才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中国创新药研发开始进入收获期。近年我国新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中心(CDE)受理I类新药超过500个,其中,首次注册申报的有超过160个,远远超过过去三年。

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统计,2021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76个新药(不包含新适应症、疫苗),远超2020年的48个。其中,由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有26款(不含疫苗和中药创新药),这一数量创近3年来新高。

据NMPA公布的《2020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也显示,2020年药审中心收到147件突破性治疗药物申请,经综合评估、公示,已将24件突破性治疗药物申请(21个品种)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而在2021年,根据NMPA官网查询到的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申请名单数量增至52件。

此外,据《“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建立完善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不断健全适应症团队审评、项目管理人、技术争议解决、审评信息公开等制度。审评通过674件新药上市申请,其中含51个创新药;审评通过39个临床急需药品上市申请。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布参比制剂目录3963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申请964件278个品种。实施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批准109个创新医疗器械、35个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上市。

规划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监管环境更加优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批准一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在中国申请的全球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尽快在境内上市。

国盛证券也指出,政策推动,叠加科创板、注册制等助力,创新药赛道资本蜂拥,相关创新药企业融资加速,我国创新药投资进入大风口时代。目前,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

改革释放动力,创新增加供给。只有不断推动创新研发,加快创新药物上市步伐,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买药难”问题。

线上+线下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买药难”问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没有药可买,一个是有药买不到。如果说推动创新研发可以解决药物有无的问题,那么推动优质药物下沉,提升可及性就是解决有药买不到的问题。

当前,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2016年,占中国医院总数近7.7%的三级医院承担全国49.8%的医疗咨询量。而大部分三级医院均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山东、江苏及浙江等较富裕及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省份。

而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不仅可以打破时空界线,还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让患者更省时省力省钱,使广大三四五六线城乡居民和广大农村群众都能便利获取优质医药资源。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国人对网上购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通过网上购买药品更是普遍需求。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网上药店销售额大幅增长,2020年中国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达1593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591亿元,同比增长59%。

然而,目前我国药品市场总规模超1.7万亿,其中超过85%的规模来自于处方药销售,而目前80%的处方药销售是通过医疗机构。当前购买处方药只能通过线下医疗机构及药店,“买药难”问题真实而普遍存在。

不过,目前处方药网售政策闸门已经打开,落地正在加速。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在印发《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提出建立深圳电子处方中心,并与已批准试点的海南电子处方中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条件成熟时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处方药互联网销售,让网络购药惠及更多群众。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群众网上购药,国家还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阿里健康、美团、京东健康等网上售药平台,甚至部分连锁药店自营商城也开始接入医保支付。

此外,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大力推进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周期从原来的最长8年大幅缩短至每年1次,一些新药上市当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准入频率大幅加快,而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的模式尚未明显变化。为了满足患者需求、破解“进院难”,国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范围,与定点医疗机构一起,形成谈判药品报销的“双通道”,努力提升创新药品可及性。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19种药品。2021年5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准入的部分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参考名单(第一批),截至4月15日,19种谈判药品在全国3324家定点医药机构有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417家、定点零售药店1907家。截至5月31日,第二批92个药品在全国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3.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5.2万家。

据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适应国家医保谈判常态化持续做好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要求,原则上2021年10月底前,各省份要确定本省份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名单并向社会公布。2021年11月底前,各省份要实现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有1家符合条件的“双通道”零售药店,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

自5月至12月中,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广东、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河北、福建、广西、上海、江西等省份已发布“双通道”管理药品名单。

先声药业董事长兼CEO任晋生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指出,中国创新药的温度在未来3-5年会越来越高,创新药的研发会进入良性循环,“双通道”使得患者对于创新药的可及性、便利性不断提高,会推动创新药物实现广覆盖,也有利于加强资本对于本土创新药的信心。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鹿思佳 编辑:徐旭)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