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1137亿,华为穿过黑障区

21世纪商业评论覃毅 2022-03-29 07:00

“冬天夺走的,春天都会还回来。”

记者/ 覃毅  编辑/ 陈晓平

“过去时间是华为比较艰难的时刻,现在,华为已经穿过了‘黑障区’。”

3月28日,华为CFO孟晚舟在回国后,首次公开亮相,出席了华为业绩报告会。

2021年,华为销售收入6368亿元,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了75.9%。

“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孟晚舟说,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达到597亿元,财务结构的韧性和弹性都在加强。

即便销售收入缩水大约2000亿元,这家强悍的公司,依然花费重金鼓舞士气,2021年,全年分红500亿,以12万左右的持股员工计,人均能分到40万。

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华为没有倒下,它在酝酿新的变招,往更广的领地开拓新水源。

“产粮军团”

2021年以来,华为的一个大动作,就是组建“五大军团”。

公开报道显示,华为最早于2021年4月成立了一支煤矿团队,10月份正式确立“五大军团”,分别对应着煤矿、港口与海关、公路、光伏能源以及数字能源领域,最初共有300余名员工。

“表面上,这是组织结构变革,实际上,它更像是业务模式的变革。”一位熟悉华为人士向《21CBR》评价道。

按照总裁任正非的设想,成立“军团”意在快速打破现有组织边界,为做深做透一个行业,以及商业成功提供基础组织条件,它独立于华为其他业务部门,承担着“产粮”的重任。

(华为总裁任正非)

这一组织结构效仿了谷歌,具体运作上,将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技术、产品、工程、销售、交付与服务专家集结起来,尽可能缩短行业突破周期,多产“粮食”。

“在公司内,‘军团’代表行业寻找合适的技术;面向客户,‘军团’代表华为与伙伴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

这种组织形态,改变了华为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的业务模式。

从结果来看,各个‘军团’集中发力,有效刺激了企业业务的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24亿元,稳健增长。

目前,该业务占总营收比不到20%,拥有巨大空间。

显然,新的组织形式,凸显了华为渴望加速变现的急迫性。

华为心声社区曾公布各个‘军团’的营收指标:智能光伏军团2022年目标营收200亿,利润40亿,数字能源军团2022年目标营收150亿,利润30亿.....KPI压力可见一斑。

3月初消息,任正非再次签发文件,成立军“团预备工作组”。

10个预“备军团”有:互动媒体(音乐)、运动健康、显示芯核、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底座、站点及模块电源、机场轨道、电力数字化服务,以及政务一网通。

任正非也任命10位预备‘军团长’,他们多为华为老人,大都有20年以上的行业从业经历,但会经历一段“预备”到“转正”的阶段。

“不造车”硬战

手机业务受阻后,过去一年,华为决心啃下急速增长的智能汽车市场。

首先是人员规模的扩张。

最新数据显示,华为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就有2000人团队。接近华为人士告诉记者,2022年,华为校招增加的几百个名额,几乎都给了汽车BU。

官方表态称,2021年,汽车相关研发投入将超过10亿美元。

“华为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投入会持续,不看回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

2021年4月,时任消费者BG CEO的余承东,调任汽车BU CEO,任正非亲自签发。余承东提出,华为汽车业务要利用华为终端零售线上和线下渠道,“帮助车企卖好车”。

现在,华为汽车业务形成了“造好车”和“买好车”两条支线。

据了解,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包括两大类:

第一种,汽车厂商提供基础的硬件,把车机系统外包给华为来做,客户通常是中小汽车厂商;

第二种,华为深度参与定制的车载系统,由华为来决定界面系统的UI设计、芯片使用、中控大屏幕尺寸等,包括支持华为的鸿蒙系统和华为音乐、地图等软件生态。

“通过HI(Huawei Inside)和智选模式,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坚持不造车,助力客户造好车、卖好车。”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年报中披露,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已上市 30 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 

现阶段,华为在汽车业务的进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从容。

“大中型汽车厂商,未必愿意深度绑定华为。”汽车行业分析师郑谊向《21CBR》表示,车机系统的重要性今后会越来越大,任何一个有抱负汽车厂商,可能会忌讳将大块蛋糕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来做。

另外,华为车载系统也面临挑战。

“主流第三方手机厂商,尚未普遍使用鸿蒙系统,这直接影响车载系统的体验。”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

据其介绍,目前车机互联的软件系统以百度CarLife、苹果CarPlay和Mirrorlink为主流,在国内占据95%市场份额。

在车的领域,开拓出一大块水源地,华为还要时间。

“压强”研发

现在来看,深厚的ICT技术实力,依然是华为立于不败的底气。

“千行百业的区别非常巨大,华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我们能擅长的是在ICT技术。”郭平在电话会中说道。

以“军团”架构为例,华为的切入点基本都是新基建,它可融合华为5G、云计算、AI、终端等相关技术,并具有可复制性,能从点到面。

依托端管云协同的ICT 基础设施技术优势,全球已有700 多个城市、267 家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加入其数字生态。

以华为云为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孟晚舟分享了一则数据:在2021年,华为云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34%;在云计算IaaS市场,华为是目前中国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五的企业。

(华为CFO孟晚舟 来源:视频截图)

华为云持续已上线 220多个云服务、210多个解决方案,聚合全球超过3万家合作伙伴,发展 260 万开发者。据孟透露,2022年,华为会加快全球数据中心建设。

“华为还是个平台型组织没变,但是它在快速走向生态化。之所以走向生态化,是因为它现在必须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

《华为组织力》一书作者吴建国告诉《21CBR》记者,通过“军团”等组织,利用ICT技术贴近不同行业应用场景,长此以往,华为有望培育新增长极。

据郭平透露,华为将持续压强研发投入,加强系统工程创新,“推动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的三个重构”。

其中,准备持续探索新一代 MIMO 和无线AI等理论与技术,进一步逼近香农极限;计划引入光电融合技术,设计“对等”架构,利用灵衢总线,让 GPU、NPU 以及全新硬件能支撑 AI 业务的大发展;梳理了基础软件的技术体系,以 AI 为中心推进全栈软件重构。

“实现三个重构的关键在于开放创新及广纳英才。” 郭平在年报中表示,华为已总结ICT行业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吸引世界级人才,一起攻克。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

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无论我们的利润高低,我们都坚持以收入作为基线进行研发投入。”孟晚舟说。

“我们有信心多产粮食、度过困难时期,就像海涅所说:冬天夺走的,春天都会还回来。”2021年最后一天,郭平曾以这样掷地有声的致辞,展望华为的2022年。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覃毅 编辑:陈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