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布局是京东健康一个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3月28日,京东健康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3亿,相比2020年活跃用户数净增加3356万。报告期内,京东健康总收入为306.8亿元,同比增长58.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IFRS)净利润达14.0亿元,同比增长91.5%。
据了解,京东健康以自营、在线平台和全渠道布局相结合的零售药房业务运营模式。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使用了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的19个药品仓库和超过400个非药品仓库,80%的自营药品订单实现次日达;其中,京东大药房“自营药品冷链”已经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有效实现了冷链药品种类的扩充和履约能力的提升。同时,京东大药房还在更多地区开设线下自营的DTP药房,以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履约体系。
自营能力加强
近年来,线上购药比例持续增加,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网上药店规模呈增长趋势,在过去5年内均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同时,依据BCG&腾讯《2020数字化医疗洞察报告》,2020年,数字化医疗服务用户已达6.2亿人,超6成患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医药信息。
这也带动了医药电商用户活跃度的不断走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3亿,相比2020年活跃用户数净增加3356万。
京东健康年报显示,2021年其80%的自营药品订单已经实现次日达。对此,京东健康解释称,实现这一高效履约能力的背后支撑,正是京东健康不断提升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效率。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使用了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的19个药品仓库和超过400个非药品仓库;同时,京东大药房“自营药品冷链”已经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有效实现了冷链药品种类的扩充和履约能力的提升。同时,京东大药房还在更多地区开设线下自营的DTP药房,以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履约体系。
据了解,京东健康坚持了自营、在线平台和全渠道布局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公告显示,京东健康在线平台已拥有超过1.8万第三方商家,这进一步提高了医药健康产品的品类丰富度和供给能力;而全渠道服务“京东药急送”通过商家自配送、平台配送、同城送等多种履约方式,也已携手约5万家药房门店,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为用户提供全时段送药上门服务,能满足用户紧急用药需求。
正是基于持续强化的全渠道供应链体系,2021年,京东健康与优时比中国、赛诺菲中国、桂龙药业、诺华制药、吉利德科学、百济神州等国内外知名药企进一步深化合作,多家药企的新特药在京东大药房线上首发,并合作探索了多项数字化营销项目。此外,京东健康在过去一年,还为医疗器械、营养保健、滋补养生等众多品牌方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服务策略。
2021年针对零售药房业务,京东健康不断完善医药健康一站式服务体验,持续打磨覆盖患者疾病教育、患者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此前表示,互联网医疗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让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地方的患者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获得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服务。
据了解,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已入驻超4.5万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持续攀升,已经超过19万。
公告信息显示,京东健康不断探索在专科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全流程中,为用户带来更有效、更专业的服务。报告期内,京东健康相继成立感染及肝病中心、脑营养中心、皮肤修复中心等9个专科中心,专科中心总数达到27个。
报告期内,京东健康的战略级服务产品“京东家医”全面整合了医疗服务资源和供应链能力,已成为京东健康医疗服务的重要抓手和家庭健康管理的服务新入口。其中,京东家医全新上线了“电话家医”服务和支持多方同时在线的音视频问诊功能,并将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向智能硬件、基层社区等更多场景输出。
覆盖国内70%已上市罕见病药物
在2021年年报中,京东健康罕见病药物是一个快速推动的板块。
据了解,京东大药房几乎覆盖了国内70%的已上市罕见病药物,成为品类最全的罕见病药品线上零售渠道。截至2021年12月底,京东大药房“自营冷链”能力覆盖的城市数已超过200个,在这些地区的患者能第一时间获取冷链罕见病药品。
自2018年5月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发布以来,从罕见病诊疗到药物研发及上市、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政策都是围绕目录展开。在2021年12月召开的罕见病大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指出,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同时,通过对罕见病药品的谈判准入,大幅度降低罕见病用药的价格,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幅达6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也在上述大会上指出:2021年国家药监局新批准了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布罗索尤单抗注射液等10个罕见病药品,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青年帕金森、高氨血症等罕见病,这些药品填补了国内相关罕见病治疗用药的空白,为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
不过,近几年,虽然我国罕见病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因为罕见病疾病特点,还存在确诊就医难、药品可及难、药品支付难等多个问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与病痛挑战基金会发布的《2022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显示,70%的医务工作者认为自己并不了解罕见病,部分省份80%以上的患者需要到外省大城市才能获得治疗及购买到相关药物。
为了进一步创新多方共付模式、加速罕见病患者确诊,以及提升罕见病用药可及性,专家、企业、社会组织等都在积极探讨与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罗小平认为,构建罕见病诊疗体系是解决罕见病诊疗难题的关键,面对我国罕见病诊疗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创新构建罕见病诊疗体系,包括建立全国和区域诊疗示范中心,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制定疾病诊疗指南,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罕见病的基本认识并提供案例参考,帮助基层医院做好转诊工作;构建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提高整体认知和诊疗水平;完善疾病库,建立研究队伍和合作培训网络;加大罕见病科研投入,以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为引擎,突破临床治疗瓶颈及难点,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
京东健康等也在罕见病支付等方面做了以下探索。如在2021年国际罕见病日前夕,京东健康发起“罕见病关爱计划”,上线了罕见病关爱中心,并成立了罕见病关爱基金。数据显示,一年以来,累计有超过2.4万罕见病患者在京东健康购买到罕见病用药并获取了相应服务,其中更有近7成持续通过“京东大药房罕见病关爱中心”获取罕见病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此外,京东健康联合生态伙伴创新多方共付模式,联合入驻京东的众多品牌商家发起“爱心东东”。截至目前,京东健康罕见病关爱基金共接收800余位患者的援助申请。
(作者:朱萍 编辑:徐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