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转板第一股”诞生,观典防务转板科创板获上交所批准

科创板张赛男 2022-03-31 19:5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2022年3月3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观典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典防务”、“公司”)的转板审核动态更新为“同意上市”,这意味着其转板申请获得上交所同意,A股“转板第一股”正式诞生。

观典防务作为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自转板申请提出以来,其审核动态就备受市场关注。此次转板成功对资本市场建设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证监会在逐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错位发展机制,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能够匹配差异化的服务,转板机制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典防务作为第一家在实操层面实现转板的企业,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有效连通的有效示范,使多层次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该人士还认为,这对企业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转板)为优质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优质发展提供了新的可参考范例,打通了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通道,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数个“首家”标签

公开资料显示,观典防务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完整的军工资质,是国内领先的无人机禁毒服务供应商,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禁毒产品研发与服务产业化的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无人机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和无人机系统及智能防务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5年,观典防务挂牌新三板;2020年7月挂牌新三板精选层,也是精选层首批32家挂牌企业之一。

作为最早一批挂牌精选层的企业,至2021年7月27日,观典防务已具备了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条件,获得了申请转板上市的先机。

2021年8月,公司发布转板上市相关公告后,9月北交所横空出世,观典防务也由一家精选层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转变为北交所上市的上市公司,公司性质得到彻底改变。

在去年8月11日发布的公告中,观典防务详细证明了公司具备想科创板申请转板上市的条件。

具体而言,截至董事会决议公告披露日前一日,观典防务股本总额为23751万元,股东人数为18258人,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47.30%,且公司不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截至董事会审议通过转板上市相关事宜决议公告日前六十个交易日(不包括股票停牌日),公司通过精选层竞价交易方式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为4038.43 万股(不含大宗交易)。这些均符合沪深交易公布转板上市几大基本条件。

除精选层挂牌一年的硬性要求及上述指标外,企业转板上市还需满足科创板或创业板发行条件。

观典防务公告称,公司拟采用“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的第一套上市标准申请转板至科创板上市。

对比数据后可以发现,观典防务最近两年净利润(扣非后孰低者)分别为5346万及4170万,合计9516万元。公司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919万元,1758万元和201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80%、12.05%和11.18%,满足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审核用时仅36天

对于申请转板的原因,观典防务董事长高明表示:“转板上市是公司董事会慎重考虑后做出的重要决定。”他表示,更看重科创板硬科技企业群聚效应。

“其一,公司通过精选层公开发行融资,业务进一步发展壮大,满足了科创板转板上市条件;其二,我们更看重科创板硬科技企业群聚效应,充裕的资本流动性可以进一步展现企业价值,提升未来融资效率;其三,我们相信借助科创板这一更广阔的平台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有助于企业进一步网罗人才,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高明说。

高明强调,公司相信未来可以利用科创板更为成熟、丰富的金融产品,实现技术实力的提升及业务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禁毒事业发展、国家安全保障贡献更大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观典防务本次从提交科创板转板申请到成功过会,历时99天;从正式获受理到成功过会,历时78天,审核用时仅36天,如此高效的审核节奏与上交所科创板的审核理念与工作机制密不可分。

中信证券成长企业融资部负责人、观典防务保荐代表人赵亮介绍,作为保代他参与保荐了多家公司在科创板首发上市,但本次转板上市审核与首发上市审核有所不同。

“审核重点关注企业科创属性及公开发行后生产经营情况,而对于精选层挂牌时已关注的历史沿革、会计政策等常规问题不再重复问询。问询问题突出重大性及针对性,既减轻了企业重复披露的负担,又兼顾便利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披露。另外根据监管机构要求,在重大事项等章节披露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他说。

此外,赵亮介绍,上交所通过多轮书面及现场咨询,大大提高了审核效率。尤其在疫情期间,首单转板审核能够如此迅速,确实是体现了“开门办审核”的工作范式,是注册制下审核工作的彰显。

(作者:张赛男 编辑:张玉洁)

张赛男

财经版记者

曾是一名宏观经济记者,现转向微观领域。专注A股上市公司、上交所监管动态。欢迎交流,邮箱zhangs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