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CC|跨国药企“变阵”决战肿瘤“高地”

21新健康朱萍 2022-04-07 18:55

得肿瘤药得天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跨国药企动作不断,但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肿瘤业务。

4月5日,GE医疗和医科达宣布在放射肿瘤学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为全球范围的医疗机构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以满足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疗需求;4月4日,诺华宣布将整合制药和肿瘤两大业务部门,将其合并为一个创新药物部;4月1日,第一三共(中国)向重庆药友转让中国大陆地区可乐必妥制剂的生产销售权和生产该制剂的生产公司全部股权,预计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转让,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肿瘤领域。

实际上,跨国药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在肿瘤领域的布局。如2021年8月,西门子以164以美元的价格收购肿瘤放疗企业瓦里安,就此,瓦里安全球资深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张晓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者互相融合可谓是“强强联合”,在癌症诊疗领域可以提供成整体解决方案,也这对于全球的癌症防控体系和管理体系产生巨大影响。从后续西门子公布的财报看,西门子瓦里安处于双赢的状态。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增长迅速。普华有策信息咨询信息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83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6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7%,高于全球总体医药市场的增长率。2021-2026年间,预计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将按10%的年均增长。

而据国盛证券梳理艾伯维、安进、阿斯利康等19家跨国药企千余项临床试验看,肿瘤是最受瞩目的,占研发管线总数的45%。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跨国药企研发管线素有未来医药发展风向标之称,大品种很多都来自肿瘤,巨头们肯定都要积极布局。

多家药企布局

诺华宣布引入一种新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将整合制药和肿瘤两大业务部门,将其合并为一个创新药物部,并创建两个独立的商业组织,以地理区域分为美国和国际两大商业部门,新的两大部门会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全面负责所有治疗领域。诺华认为,这将提高专注度,增强竞争力并驱动协同增效,独立的美国业务部门将提升和加强让诺华实现在美国市场销售前五强的实力,国际业务部门将保持和提高诺华在国际市场的领导地位,新模式还会帮助诺华增加对心血管、血液、实体瘤、免疫学和神经科学等核心治疗领域的关注和承诺。

2016年5月17日,诺华宣布将旗下制药部门拆分成两个业务单元,名称分别为诺华制药和诺华肿瘤,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彼时诺华对外解释称:“在成功吸纳GSK的肿瘤业务资产后,新的公司架构调整反映了肿瘤业务对诺华的重要性。期望借此次调整增强公司在制药和肿瘤业务上的专注度和执行力,带动公司的业务增长和创新战略”。

而此次诺华的调整,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因肿瘤与制药在研发等领域交集越来越多,两大部门的产品线均向创新药物和技术发展,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不利于研发、运营等整体发展,为此合并也能更好地聚焦,对于肿瘤而言也能更有效地发展。

截至目前,肿瘤领域,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提出的是整体解决方案,在医疗器械领域尤为明显。

此次,GE医疗和医科达此次的携手合作,是希望能够通过各自的优势整合,来满足发达和发展中市场对癌症放疗解决方案的巨大需求,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医院、癌症治疗中心希望获得更加灵活、可互操作的模拟和影像引导技术。

公开数据显示,50%-60%的癌症患者需要放射治疗,这种疗法需要高清成像结合精密的放射治疗系统和软件,使肿瘤靶区获得精准放射线治疗的同时,避免损伤到健康组织。

就此,GE医疗全球医学影像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n Makela也表示:“扩大针对癌症的放疗可及性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是挑战,我们很高兴看到此次合作有助于拓展更全面、精准的癌症诊疗解决方案,是朝精准医疗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GE医疗正在积极构建更为有效的肿瘤诊治方案,此次合作是一个开始,我们将开展更多的行业内合作,向全球医疗机构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和方案,以改善和提升癌症治疗水平,惠及全球癌症患者。”

在“GPS”中,比GE医疗迈的步伐更大的是西门子医疗。2020年8月2日,西门子医疗和瓦里安宣布双方已签订收购合并协议。当时,西门子医疗将以每股177.50美元现金收购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的所有股份,折合收购总价约164亿美元。

2020年8月,西门子宣布以164以美元的价格收购肿瘤放疗企业瓦里安。据瓦里安中国官网消息,2021年4月15日,两家公司已完成合并,以强强联合,推动创新,将共同塑造医疗和癌症治疗的未来。合并后的公司将建立更全面的产品组合,根据规划,两家公司将共同建立一条覆盖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肿瘤诊疗全流程路径。

张晓认为,西门子医疗与瓦里安二者的互相融合可谓是“强强联合”。西门子医疗是影像行业全球三巨头之一、IVD行业全球四巨头之一,具有体内体外诊断的双重优势;而瓦里安是全球肿瘤治疗解决方案领域巨头,在全球安装了8800多套放射治疗系统,占据全球超过50%的放疗市场份额。“在此组合下,高度互补的产品线,将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数据化诊断和精准癌症诊疗的需求,有效应对全球日益增长的癌症发病率。”

据了解,放疗是最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之一,张晓称,从整个统计数据来看,70%左右的癌症患者,在癌症的治疗过程当中,都会用放射治疗。“目前美国的数据就是这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是至少50%。”

决战高地

之所以跨国药企们都将目光聚焦肿瘤高地,这背后是患者的需求以及巨大的市场。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预估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

这项最新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并预计2022年全球癌症新发患者数量将达2020万人。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免疫治疗出现后,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1503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099亿美元,2020-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2%。

在全球TOP10药企中,若剔除强生的消费者保健业务、辉瑞新冠疫苗业务外,在处方药领域,罗氏依旧是独占鳌头。事实上,在处方药领域,一直以来,罗氏的销售额一骑绝尘、远超所有竞争对手,有统计显示,罗氏十年共创造了2520亿美元的销售额,紧随罗氏之后分居二、三位的是新基医药/赛尔基因和诺华,它们两家的总销售额均略超800亿美元。

其中,罗氏的三种生物制剂,CD20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利妥昔单抗)、VEGF特异性单抗阿瓦斯丁(贝伐单抗)和HER2特异性单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是其抗肿瘤药物中最畅销的产品。在过去十年中,这三大药物主导了销售额,同时罗氏开发了新的抗肿瘤药物以加固其收入。

又如默沙东2021全年营收487亿美元,主要产品收入依旧来源于K药。2021年,K药销售额再次刷新记录,达到了17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在罗氏年报披露的80项临床试验中,肿瘤试验的临床保持了高位;默沙东在财报中预测,预计到2028年将有超过90个潜在的新适应症,主要产品为K药、与AZ合作的PARP抑制剂Lynparza、与卫材合作的多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envima以及First-in-class HIF-2α 抑制剂WELIREG。

近日国盛证券也梳理了艾伯维、安进、阿斯利康、拜耳、渤健、BMS、吉利德、GSK、强生、礼来、Moderna、默克、诺和诺德、诺华、辉瑞、再生元、罗氏、赛诺菲、武田19家跨国药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药物候选物及产品管线。

其中,按疾病领域,肿瘤仍是新药研发集中发力点,保持最热门地位,占总体研发管线总数的45%;其中在研产品数量,2021年全球在研抗肿瘤产品数达2226个,占比37%。

从公司来看,BMS、默克、罗氏、诺华组成抗肿瘤研发四大龙头,合计占据肿瘤药研发管线半壁江山。“大品种很多都来自肿瘤,跨国巨头们肯定都要积极布局”。史立臣指出。

根据IQVIA统计数据, 2021 年抗肿瘤相关临床试验启动量创历史新高,相比2015年增长约70%。在研产品于罕见肿瘤领域集中,达到930项,占比42%,原因在于相比常见瘤种试验成功率高10倍以上。

另有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肿瘤试验共招募近30万名受试者,相比十年前的15万名实现翻倍。越来越多的抗肿瘤临床试验纳入了生物标志物检测,肿瘤治疗逐渐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作者:朱萍 编辑:徐旭)

朱萍

高级记者

关注医药大健康领域(上市公司、创新企业), 机械制造、环保等领域。擅长深度调查,开得了挖机。欢迎联系爆料:zhupi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