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双区”叠加打造“东部新增长极”,产业与资本交互赋能科创生态链

创投地理王海平 2022-04-08 12:47

国家级新区叠加自贸试验区,南京江北新区如何突破传统开发区的模式?

编者按:当“基地+基金+基业”模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用模式,《创投地理》栏目应运而生。21世纪经济报道将通过各地产业生态、资本布局等系列调研,结合各地政府领导专访,力求全方位展现地方政府在创新、创业与创投等领域的行动与竞争力。本期为第一站,聚焦南京江北新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进入“十四五”,南京江北新区(下称“新区”)获批成为中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已有近7年时间,已从白手起家建成了“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金融”为核心的现代产融体系,并累计推动20多家企业上市。

承载国家战略,做“东部地区的增长极”是国家层面对新区的明确定位;叠加了自贸试验区,新区还将以先行先试的姿态进一步探索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此外,南京市也对新区发展寄予厚望,2022年年初,省市领导班子集体到江北新区调研,足以显示出对新区发展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据南京市发改委数据,2022年,新区纳入江苏省、南京市的重大项目共计64个,总投资2689.2亿元,其中年度实施项目62个,总投资2496.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14.4亿元。从1-3月的数据看,各项主要列统指标均位于南京前列,尤其是新增融资额占全市超过70%。

接下来,新区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在当前最为关注的科技创新、金融资本领域,有哪些布局?又如何摆脱传统开发区的惯性?就诸多话题,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近期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东部新增长极:“十四五”形成50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

《21世纪》:《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获江苏省政府批复至今,目前取得的成绩有哪些,是否符合预期?

罗群:江北新区是2015年6月获国务院批复,按国家的要求,承担着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使命。短短几年时间,新区GDP从2015年的146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600亿元,其中直管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7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15亿元,增幅领跑全南京。

也就是说,发展至今,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主要列统指标都已实现了翻番,主导产业几乎从无到有并成功实现千亿规模集群,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区域新增长极的任务。

此外, 2019年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落地江北新区后,我们也开启了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双区叠加”的发展之路,肩负起先行先试、为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截至去年底,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0余项,11项在江苏全省复制推广,15项在南京复制推广。其中,“‘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当前,我们正结合新区重点产业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试点,目的是形成一批首创性的改革经验与创新成果,真正为全国发展打板探路。

《21世纪》:江北新区为何会定位为“两城一中心”?

罗群:所谓的“两城一中心”,完全是从实践中来的,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定位的,具体是指“芯片之城”、“基因之城”以及“新金融中心”。

此前,江北新区在发展重点产业上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徘徊、磨合,但后来最终定位于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这两大实体产业,并同时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尤其是新金融领域,坚决走产融结合的发展路径。

《21世纪》:江北新区是全国罕见的“国家级新区叠加自贸试验区”的“双驱动”,不同于经开区、高新区、综保区等传统开发区模式,近些年来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高水平开放上,都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罗群:国家级新区叠加自贸试验区,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国家战略在地方上的进一步落实。国家的精神是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但关键仍在于建设者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如何理解、实施政策,怎样针对性制定措施把政策的作用发挥出来。

从对内改革方面看,新区实行的是去行政化“大部制、扁平化”的体制机制,所有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改革一直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有的改革探索案例还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性批示,在国家发改委评价新区营商环境中一直位居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从对外扩大开放看,新区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的有关办法,实现首批QFLP、QDLP试点项目;推动生物医药进出口物品“即报即检”、进境动物源材料通关进一步提速。江北海港保税物流中心一期竣工投产,全南京首票“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货物顺利通关。2021年,新区新增外资企业87家,实际利用外资达8.8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30亿元,同比增长26.8%。

《21世纪》:进入“十四五”,江北新区提出了哪些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罗群:我们的总体目标在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 “十四五”规划中已有所体现,主要指标包括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再翻番,新增集聚人口100万左右。同时,新区要立足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两城一中心”,奋力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规模分别超过3000亿元、5000亿元,金融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增至15%,集聚各类金融组织1500家、金融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万亿元。

另外,继续深化发挥“新区+自贸试验区”的双重优势,形成50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省级范围内复制推广要超过50项。

当然,“十四五”期间,对居民收入、交通体系构建、教育医疗资源等指标,我们也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以满足百姓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制度叠加催生产业:集成电路“从无到有”

《21世纪》:在“双驱动”(两区联动)的制度叠加下,从发展产业的角度看,会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又如何转化为促进产业成长的推动力?

罗群:因为两区联动的制度优势,我们走出了一条产融结合发展的新路径,本质上就是立足资管、基金、银行、保险四大领域,坚持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融合发展,聚力打造以金融资产管理、VC/PE股权投资基金等产融结合的新金融中心,助推“芯片之城”和“基因之城”建设。

如集成电路产业,是从零起步发展起来的。当初台积电考察组来调研,在交流时我讲解了1个多小时,并直接表示:我们是一群人为企业服务。

从企业集聚和产业规模来看,在台积电的吸引带动下,经过短短几年时间,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已有6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后落户,2021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同比增长55%,达到750亿元。

从产业链发展情况来看,新区聚焦电子设计自动化等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以光电芯片、车联网、CPU/MCU、人工智能和 EDA 五大领域IC设计为核心,不断发展完善全产业链。特别是,中国 EDA 创新中心的落户,为新区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发展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从产业发展环境来看,我们拥有的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即ICisC)是全国首个涵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产业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为新区乃至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最完备技术支撑。

当然,我们也正在建设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给予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安居、便利就医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给予核心团队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等。目前,新区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1万余人。

《21世纪》:如何围绕台积电发展具备两岸合作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

罗群:这是非常值得做的,但难度也不小,压力主要在于当前国际环境。

一方面,我们注重加快台积电南京基地的建设速度。台积电2016年落户江北,总投资30亿美元,从项目建设至投产仅耗时20个月,在世界晶圆制造厂历史上可说罕见。目前,台积电南京基地已在上二期,但这与领先技术仍有不小的距离;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强化台积电的引领集聚作用。台积电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吸引力很强,行业内的很多企业也随之落户新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具备全球领先技术。随着台积电成片产量的增加,我们也将引进更多的封测企业,这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目前,台积电基地所在的开发区正在进行重点研究部署,希望“十四五”期间能有大的突破。值得欣慰的是,当前我们在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上就已有了排全球前五的企业了。

政府基金的进退:吸引更多资本支持科创

《21世纪》:新区重点打造的“新金融中心”,在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互动上,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罗群:我们发展新金融中心,着力于在“新”上做文章,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战场,优化科技创新攻坚方向与产业布局,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加速,让更多的金融资源进入到实体经济,推动创新。2021年,新区科技创新财政投入14.5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10.14%;企业全年承担省级科技计划34项,获资助金额1.2亿元,位列全省各区县之首。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助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小升高”、“高升规”梯次培育体系。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6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91家(2021年净增344家,位居全南京第一)。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激活创新策源地效应。比如,新区积极支持参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合作共建7家专业化研究所和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同探索形成了“研发设备国有平台持有,研究院公司轻资产运营”等一批可推广复制的经验,以及支持南工大等获批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被科技部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布局项目。

三是,“新金融中心”建设以VC/PE等产融结合为重点发展方向,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领域集聚了40余只基金。2021年,新区科技企业融资案例数、融资总额、亿元以上融资企业数均位列全南京第一,总融资金额达108亿元,累计上市企业20多家。

四是,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优化“四融”创新生态。新区累计引进诺奖得主3人、中外院士86人,连续4年人才工作考核南京第一。在与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世界知名创新主体的共建工作中,有效集聚海外创新资源,建立了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系,主体融通、要素融汇、文化融洽、全球融合的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21世纪》:集成电路与生命健康是典型的“资金+人才”密集产业,如何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

罗群:目前,新区累计上市企业20多家,这与金融资本的高度聚集密不可分。以医药看,一般的周期需要10年时间,这要有资本做支撑。

从成立以来,江北新区大力推动创新与资本相结合,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创业、创新+创投”协同互动发展格局,被有关第三方评价结构认为是“南京最活跃的投资区域”。

新区发展中的“一中心”就是新金融中心。金融不仅是江北新区要发展的重要产业,更是被新区视为引爆、助推“芯片之城”和“基因之城”的助燃剂和发动机。众所周知,集成电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都是专业性强、投资强度大、回报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的领域,同时也都需要全周期、多层次的资本支持。

对此,江北新区制定《金融十条》等支持政策,鼓励更多金融人才汇聚江北新区,助力产融结合。用资本赋能产业发展,围绕“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截至2021年末,共集聚各类新金融关联企业1053家,集聚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615家,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助力新区产业升级。近几年来,有不少集成电路项目不断地受到资本的追捧,估值数十倍地快速增长,有企业接连完成了上市融资。2021年,新区有44家生命健康企业获得72亿元融资,企业数占南京市半数以上;全南京4家AAA级投资公司,新区独占3家。

目前,新区基金认缴规模超5000亿元,其中, 500亿元规模的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也落地新区。在政策的有效引导下,80余支政府牵引下的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4倍,总认缴规模超1400亿元,投资落地项目超200个。特别是,金融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104.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87.6亿元,2021年占新区GDP比重达11.2%,处于较高发展水平。

另外,近期集萃药康、芯驰科技等几家企业的案例显示出新区政府基金的投入退出机制已很完善,其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金融资本活起来。可以说,头部创投机构与新锐高科项目交集互动,产业与资本在江北新区实现了交互赋能。

构建“资本跟人走”体系

《21世纪》:相比南京的其他经济板块,江北新区的国资运营要更加重要,“十四五”期间在产业与投资载体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划?

罗群:目前,江北新区已组建了扬子集团、国资集团、产投集团、科投集团、建投集团、新居集团六大集团,基本覆盖了片区开发建设、载体招商运营、保障房建设、产业投资、金融服务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其中,AAA级的扬子集团资产规模达到3046亿元,位居江苏国资平台前列。

我强调国有企业在新区发展中的作用,是因为有的领域只有国资发力才能有效避免过去城市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面向“十四五”,新区将紧扣建设现代化新主城目标,以“高效率国资经营的践行者”为使命,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化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在产业与投资载体建设方面,主要是围绕“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来规划布局。一是聚焦“基因之城”建设,以生物医药谷、国际健康城、新材料科技园为主要载体,推进园区扩区提质、功能完善,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依托园区现有产业,延伸生命健康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创新浓度和密度。

二是聚焦“芯片之城”建设,以研创园、智能制造管办等为主要园区载体,持续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发挥产业载体功能,完善服务机制,提升创新创业生态能级。

三是聚焦“新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发展自贸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区域新金融产业格局。

《21世纪》:当前,开发区政策扁平化趋势越发明显,江北新区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创新产业、创新资本的吸引力?

罗群:发展产业,做强经济,是地方政府的发展之责。

从政策和产业上看,各地雷同的确实多一些。江北新区为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聚焦金融等新业态,全方位赋能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对资本的吸引力。

以我们全方位推动数字金融领域为例,其创新之处就是依托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设立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首批开展中国证监会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试点。当前,集聚了区块链企业50多家,培育了一批区块链领域的优质企业,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及应用领域积极布局,在社会治理、金融领域、数字贸易、工业应用等层面开展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如,与工行、中信银行共同推动“区块链”在征拆资金和建设资金领域中的应用。

另外,我们和一些银行进行合作,发展绿色金融,先后发行全国首单、全市场唯一的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债券,以及南京市国企首单绿色公司债券、境内首单非金融企业气候债券,进一步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服务绿色产业发展。

根据诸多中字头协会的评价,江北新区的产业体系活力领先,这种活力一定会越来越强。我一直认为,资本是跟着人走的,所以我们坚持创新生态的打造,让各个要素融合好。

一直以来,金融领域的特殊性意味着改革基本上是谈得多而实操少。近期,我们发起设立了南京市首支国有背景S基金,公募reits也报到了国家发改委,这些探索对“两城一中心”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有信心做好。当然,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进入“十四五”,我们也有必要回头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调整。

(作者:王海平 编辑:林坤)

王海平

政经版记者

浸淫区域、产业经济和财税金融等领域,关注政府治理,关心两岸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