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代表委员们提了哪些建议?

大湾区观察王帆 2022-04-12 20:28

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  4月11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深圳提出了几大有力支撑,包括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推进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推动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质量,新增商事主体50万户,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以上,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等。

强大的制造业,历来被认为是支撑深圳经济发展的核心。2021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今年,不少深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都围绕着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展开。

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

2021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338.5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0%,对比前三季度回升了约0.9个百分点。

4月11日的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深圳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不足时,其中提到的一条便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呈下滑态势。

深圳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1.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为39.0%;到20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至37.8%,工业增加值占比则下降至34.4%。

但需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来看,在万亿GDP城市当中,“十三五”期间深圳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下降幅度并不算大,并且,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第二产业占比仍然接近40%,远高于同期北上广的比例。

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寸土寸金的深圳,持续坚持保障工业用地空间。深圳在“十三五”规划中划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业红线”,要求工业用地到2020年不得低于30%。

2020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分区分类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明确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的总体目标。

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让搞实体经济的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深圳政协委员廖怀宝在提案中提到,发展制造业的良好生态环境离不开产业链配套环节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但土地、金融、财税、研发等资源配置仍倾向于大企业,难以惠及大量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工业用地招拍挂主要出让给大企业,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难以通过租赁或购买的形式获得工业用地,且产业空间使用成本逐年递增。

廖怀宝建议,进一步创新工业保障房实施机制,尽快发挥工业保障房制度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出台市级工业保障房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各区产业机构和企业情况,统筹协调安排各区工业保障房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细化工业保障房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业保障房的认定标准、分配原则、管理服务标准,推动工业保障房制度在宝安等重点工业区落地实施; 二是扩大工业保障房的来源,在支持各区通过新建、购买和统租等方式筹建工业保障房的基础上,探索联动股份合作公司、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兴建工业保障房;三是探索设立工业保障房专项投资基金,发行工业保障房建设专项债权筹集建设资金,探索工业保障房资产证券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建设工业保障房。

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及创新驱动。过去一年里,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2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9.6%,包括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的增加值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研成果、新技术的有效转化、推广、运用,深圳历来被认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占有优势,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深圳的市场化、法治化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扮演的重要角色。

譬如,2019年10月,深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上线运行。通过该平台,深圳的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个人、企业可以根据需求申请使用,科研仪器设备将实现共享。深圳推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的目的,就是要把全市的仪器设备整合起来为社会所用,盘活存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尤其是降低深圳中小微科创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参与主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仍然成为了今年诸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议题。

4月12日 ,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医药卫生界委员刘丹宁提出,深圳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包括各类孵化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创新主体和科技成果产出众多,但与此同时,现有创新体系建设更多的是依靠政府主导,缺乏政府以外的创新服务平台,难以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分配,制约着产业创新链融合发展。

刘丹宁建议,深圳市政府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优势,着力建设深圳高科技技术及产业创新转化协同中心(育苗基地),将其打造成适配企业的可持续精准赋能平台,放大成果转化综合效应,让更多先进科技成果率先落地和实现产业化,全面夯实深圳作为全球“创新高地”的地位。

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区副区长练聪也在提案中提出,深圳缺乏系统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平台,特别在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等方面。

练聪提出,建议市发改、工信、科创等部门以及宝安等重点制造业大区联动起来,结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平台”,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推广、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评价、科技金融、产业孵化全链条服务,推动先进创新成果直接应用转化。

深圳市人大代表、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永波结合自身经历,谈及了一个针对具体区域的建议,“我们曾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往位于西丽的南方科技大学,早出晚归,只为了预约使用专业设备生物类实验。如果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中有这样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性质的基础研究中心或者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开展研发将是极大的帮助。”

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提升竞争力

纵观今年深圳的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与提案,数字经济、数字化均是高频词,而如何通过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4月11日下午,深圳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来到宝安代表团,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骆文智对政府工作提出三点建议,首要一条便是“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在经济学者看来,相比于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数字化,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更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戏,更能实质性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民盟深圳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出,深圳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功,在网络升级、平台赋能、先进示范等方面走在了国内前列。然而,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与难点,传统制造业,尤其是数以万计的广大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不愿转、不会转、转不起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为此,民盟深圳市委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立法工作,加强人才先行,加强资金帮扶,建设政府服务平台,构建新型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进一步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等。

4月10日,深圳市政协举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联组讨论,经济界政协委员、中集集团副总裁黄田化以中集集团为例,介绍了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中集集团2021年遇到了“一箱难求”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随着中国的出口货物增长,海外港口严重拥堵,造成集装箱流动严重失衡,海外空箱回不来,中国港口无箱可用。得益于从2017年开启“数字中集”行动,实施集装箱制造数字化转型,中集集团成功地抓住机遇和完成挑战,为国家“保供应,促外贸”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中集集团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25%,生产一个40英尺的箱,所需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提升至现在78秒,可以说中集集装箱600多亿的营收都是通过数字化精益以秒为单位创造出来的。

黄田化认为,数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掌握数据的能力,就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黄田化的建议中也提到了加大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大力支持并加快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另一方面,结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企业联动机制,以专项资金扶持形式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作者:王帆 编辑:辛继召)

王帆

政经版记者

关注教育、人口、城市竞争力,深耕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政经新闻。欢迎交流,个人微信:wangfan25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