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光伏龙头,炸雷了
步子迈得有点大。
记者/ 覃毅 编辑/ 陈晓平
“光伏茅”大跌了。
4月20日,创业板跌破2400点,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领跌,重挫20%,市值较前日蒸发约267.6亿元。
公司刚刚发布2021年财报,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01%,四季度赚了不到8000万,同比下滑近90%。
这份“拉胯”的报表,远低于预期,也冲击了光伏新能源板块。
“2021年步子还是迈得有点大。”董事长曹仁贤将业绩下滑归于海外扩张,但阳光电源的未来之路,可能不再会那么顺遂了。
断崖下滑
在投资人眼中,光伏逆变器本是“卖铲子”的生意,稳赚不赔。
阳光电源的糟糕业绩,有点出乎意料。
2021年,公司营收241.37亿元,增长25.15%,净利润15.8亿,同比下降19%,特别在四季度,盈利出现断崖式下滑,扣非后亏损1.2亿元,基本没挣到钱。
阳光电源官方回应,业绩下滑,核心是电站业务出现三大问题:
第一,疫情导致越南项目在10月没有并网,执行新电价导致计提;第二,缅甸项目因为当地政局动荡而取消,产生部分费用;第三,海外储能业务因疫情影响,接受了罚款,增收不增利。
整体叠加,预估减掉大概10个亿的业绩,特别全年计提减值损失4.8亿元,有分析称,可能源于海外业务扩张费用增加,且部分项目交付不及时导致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上升。
投资者无法平静接受这样的解释,火速翻脸。财报一发布,中金和花旗两家也迅速下调盈利预期。
阳光电源是许多机构的重仓股,截至2021年末,共计有136家机构持有,包括119家公募基金。此番业绩下行,或打击机构的持有信心。
其实,阳光电源也非亮点全无。
在逆变器设备、电站投资业务板块,公司保持平稳增长。全年逆变器全球发货量47GW,出货量在全球的市占率超过30%。
(来源:官网)
到2021年底,公司逆变设备的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224GW,江湖地位未变。
基于“光伏+储能”的策略,重点布局的储能业务也快速增长,全年全球发货量达3GWh,较上年增长了275%。
基本盘再稳固,终究也不能容忍这么差的盈利。
博弈加剧
起家于冷门零部件,阳光电源在光伏逆变器扎根20多年,才成为千亿市值的“光伏茅”。
2010年时,公司营收仅为6亿元,次年上市后,顺风顺水,营收和利润基本稳定增长,至2020年,营收达192.86亿元,10年间增长31倍。
2020年9月,中国官方正式明确“双碳目标”,光伏行业经历一波大涨行情,阳光电源也如同坐上火箭,股价从20块出头,一路飙涨,在去年7月最高达180.16元,市值超过2600亿元,变身超级大牛股。
然而,高光过后,成本博弈日益加剧。
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营业成本187.7亿,同比增长26.5%,高于收入25.2%的增速,毛利率下降0.8%。尤其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毛利率呈现加速下滑趋势,第四季度毛利率仅为13.18%。
在最新2022年一季度,公司主营收入45.68亿元,毛利率与上年同期保持稳定,然而,各项费用大幅增加,销售和研发费用各增99%、65%,季度扣非净利润3.71亿元,同比下降1.96%。
“一方面要提升产品性能,另一方面控制成本,争取每年能有1-2个百分点的市占率提升。”曹仁贤在业绩会上表示,会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的精细化。
(曹仁贤 来源:官网)
“红利并不会退潮,竞争会加剧”。行业研究人士向《21CBR》记者预测,未来逆变器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价格、品牌和渠道之上。
当前,阳光电源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华为。
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华为、阳光电源两家市占率超过60%。2021年的出货量,则几乎不相上下。
为孵化新增长极,曹仁贤正大力发展储能业务。
2021年,该部分收入31.38亿元,跃升为公司第三大营收支柱,同比增加168.51%,占营收比重从上年的6.06%升至13%,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00亿以上,这将是提振信心的重要支撑。
按照20日的收盘价,阳光电源的市值,距最高点已经缩水6成,且可能在最近跌破千亿市值。
巧的是,“宁王”同日也跌破了万亿。
(作者:覃毅 编辑:陈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