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周怡廷北京报道
近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举行。4月21日,“对话海南”分论坛上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讨论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已成大趋势,自然资源终将成为一种资本,进入到投资领域、股票证券领域及金融领域。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之趋势”这一议题之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执行理事会主席章新胜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极其严重的危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令人非常担忧。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地球的生态系统可复原可再生能力越好,反之则越差。按照人们如今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地球生态系统将难以持续,甚至会超载。
章新胜表示,2010年的“爱知目标”确立了二十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但最终评估结果显示,没有一项目标实现,到2020年时,虽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试点来推动,也仅有六项目标部分实现。2020年马赛IUCN世界保护大会,以及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也都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
他表示,据法国和德国的评估结果,60%的昆虫消失了,40%的鸟类消失了,民众注意到周边与人类生存在一起的生物正在消失。因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既是支撑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支撑地球可持续的关键因素。
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体制试点方案;新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对此,中国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需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高质量推进,并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
二是确定国家公园空间布局;
三是推进国家公园法规建设;
四是实施国家公园建设重大工程;
五是陆续设立新的国家公园;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欧阳志云认为,国家公园首要的两个定位,一是作为未来资源和生态保障的严格保护对象,二是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组成部分。不过,在未来,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利用它的生态产品来发展经济,造福老百姓,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欧阳志云认为,如何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需要大家共同的探索。例如,各地区的国家公园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态产品特点,探索特色的价值机制;利用生态产品的美学价值,为老百姓创造经济效益;凭借碳汇,通过政府、市场达成交易;通过保护森林获得优质水资源,利用水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经济利益。
生态项目同样有经济回报
目前,具有生态价值的项目投资已有实践经验。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表示,世界银行已经投资了很多具有生态价值的项目,但大部分是传统的以保护为主的投资。不过,一些生态价值项目同样能够收获具有经济价值的回报。该类投资最核心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中找到平衡点。
以浙江水生湿地保护项目为例,原本该地区以生产汽车为主,打造了很多工厂,但世界银行在分析之后发现,此地的生态系统对于防洪十分重要,因此与政府合作将其变成保护区。在成为保护区后,此地和周围区域的土地价值上升,整个区域最终成为了浙江省的一个居民周末旅游胜地,仅依靠当地保护区门票就已经收回了投资成本。
在章新胜看来,自然资源的资本化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重点趋势。
章新胜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已成大趋势,自然资源会逐渐从资产变为一种资本,广泛流入到金融领域。
“生态价值一旦实现,将占据人类地球经济发展GDP贡献的51%,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经济价值。如今的问题并非经济产生多少或过多,而是生态安全不足,导致生态价值的供应过少。因此,建设国家公园的举措十分重要。”章新胜说。
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章新胜认为,首先需要衡量标准,不论是GDP还是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皆要纳入考量中;其次,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如何进行定价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只有通过定价将自然资产变成自然资本,人们投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回报才会出现。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周怡廷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