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聚焦制造业,若上市更需要时间去沉淀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2-04-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卜羽勤 上海报道

“今年工信部准备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万家左右,还将联合财政部再支持一批‘小巨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4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在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称。

罗俊杰进一步指出,将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典型融通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四化”特征的企业,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层面都在大力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工信部,目前已培育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

近段时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目前已培育的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梳理。统计发现,从区域来看,注册地在长三角的企业占比最多,超过总数的1/4。从行业来看,制造业相关企业数量占据绝对优势,数量超过总数的7成。

细分产业链来看,碳中和等产业链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迅速。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刘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碳中和产业是一个新兴且国家鼓励的产业,因此企业进入的技术门槛比较高,但资金门槛并不高,同时由于这是一片具有良好前景的创业蓝海,这就让具有较强技术能力但缺少资金的创业者进入行业创业,从而更能够激发更强的创新活力,形成快速成长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业企业。

长三角占比超1/4 超7成为制造业相关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470家,广东省429家,山东省358家,江苏省286家,上海市263家,位居前五。

聚焦到区域,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迅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249家,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关注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比如,为缓解企业因疫情影响造成的影响,上海市自2020年起出台了多个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在《关于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开展专项企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措施。《关于加大支持本市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22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具体举措,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2月,上海临港新片区对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突破、填补国际国内空白、增强国际竞争力,助力产业链固链、强链、补链,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水平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好、实力强。截至2021年,浙江的民营经济连续22年居全国各省首位。近年来,浙江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已初步形成了省级专精特新、省级“隐形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浙江有4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国第一。

4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缺人才缺资金缺要素等难题,上述文件从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国博弈、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作为制造业中知识密集、创新活跃、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关键领域,先进制造业近些年来已然成为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7成分布在制造业,共计3465家。其中有40%以上主要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大行业。

在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看来,相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专精特新”更加强调基础与沉淀,而非创新和研发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工艺沉淀、技术沉淀、供应链沉淀、设计沉淀。因此,专精特新企业更加偏重基础制造业,特别是智能制造、生物健康、节能环保领域,但是未来可能也会形成一些新材料类的企业以解决一些关键零部件“卡脖子”的问题,“都是陶瓷,都是电子,都是材料,为何我们跟日本、德国就有差别,很多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理解及工艺问题。沉淀不够的领域,也会出现‘卡脖子’问题。”

“小巨人”在新兴产业链上发展势头强劲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聚焦到产业,列举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等。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数据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依托国家和地方的支持政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碳中和、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链上发展优势明显,势头强劲。

以碳中和产业链为例,2020年我国向世界做出“3060”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隔年3月对外印发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目标,并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19年,发改委制定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厘清了绿色产业的边界。之后,发改委联合司法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制定了促进绿色产业落地的保障性措施和实施方案,排除绿色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法律障碍,倡导在绿色园区,尤其是高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2021年,生态环境部也相继出台指导意见明确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规范与排放配额。

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刘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碳中和产业链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势在于几个方面:一是技术领先优势,专精特新的第一要素就是专业,也就是需要这类企业本身需要在碳中和方面具有专业优势,需要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金刚钻”的技术能力。

二是市场先发优势,很多碳中和的技术在实验室可能是成功的,但要市场化规模化优势另一回事,谁先进入了市场,谁就能尽快地抢占市场份额,并且通过供求之间的互动提升技术水平和能力,形成市场先发赢者通吃。现在市场没有龙头,但这个市场最终需要龙头,所以大家都有机会。

三是资源整合优势,碳中和很大的一项工作就是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围绕资源整合很可能形成新的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在肯定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属性的同时,谢泓还强调,企业不应过度热衷“炒概念”。专精特新企业还是要更加稳健,更加强调基础、沉淀、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才能够更加健康,少一些炒作之风,多一些实实在在为产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内容。

“并非所有专精特新企业都必须上市”

去年以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都对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新三板改革做出重要部署,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也为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指明了方向。

据统计,目前全国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共上市703家,其中362家在A股上市,338家登陆新三板,其中在北交所上市的有17家,还有3家在港股上市。目前,排队上市企业有102家,近4成在已问询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关政策鼓励证券交易所、新三板为有上市或挂牌意向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询服务,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探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开辟绿色通道等,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转换率在逐年下降。

对此,谢泓认为不一定所有的专精特新企业都要去上市。因为上市有具体的条件,资本市场有一套指标体系来重新评估企业的成长性,一定程度上有别于政策指标体系。此外,并非所有的专精特新企业都必须去上市,“比如在德国,他们把在行业内鼎鼎有名的企业称作隐形冠军。这些企业的规模其实比我国现在的专精特新企业更大,但它们不愿意让资本介入到企业的运作中,不愿意上市。从这一点来看,不是所有的专精特新企业都符合上市的条件,也不是说所有专精特新企业都必须上市。”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啸则认为专精特新企业更需要时间去沉淀去转化。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几年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国家层面上看,2019年的248家到2021年的2927家,数量本身的增长很快;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上看,虽然政策方面表示去扶持、照顾,给专精特新企业开绿色通道,但还是有一定的硬性门槛,资本市场的监管,不管交易所还是证监会还是按照既有的模式标准去要求,不会因为专精特新就过于放低要求,“像北交所现在的要求其实比公布出来的还要高一些,比如标准之一是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但因为创新层排队的比较多,所以实际掌握的要比这个还高一些,而一般的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这两年涌现出来的能达到标准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资本市场看中的是公司的财务指标,但是从资本市场的发育来讲,很多企业可能因为产品处在一个市场增长的周期,所以它的财务指标是不错,但是不一定具有管理上市公司的能力。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它以前可能是偏科生,但要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时要变成全科生”,对此谢泓建议,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用长板理论,但作为上市公司要有短板理论,需要提高综合能力,比如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运营水平、能力、研发能力。

(作者:郑植文,卜羽勤 编辑:卜羽勤,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