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侯潇怡 深圳报道 近日,有关村镇银行事件频繁受关注,也将村镇银行经营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
有接近监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放眼各国,数量庞大的小型银行监管都是难题,无论处于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小型存款机构的风险问题很难完全避免。
但显然,监管已经意识到村镇银行的风险问题,《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是一个信号,明显感受到正在积极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化解风险。
近年来,村镇银行解散案例屡次出现,从昔日的风风火火,遍地开花,县域覆盖率超7成,到如今生存现状良莠不齐,不少机构面临改革重组,村镇银行的历史不过16年。风云变化,当我们步入后村镇银行时代,透过几家村镇银行线上渠道无法提现这一事件,其背后的危局和迷思渐显。
不够多还是太多?
2006年末,原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
自此,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大幕拉开。
一位农村金融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份文件最大的突破在于大大降低了设立一家银行的门槛,根据要求,在县(市)和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分别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100万元,远远低于后来民营银行动辄数亿元的注册资本,且对所有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都进行放开。
而在3年试点后,2009年7月,原银监会发布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其中指出三年内在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自此迎来开业热潮。据银保监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银保监会共核准成立村镇银行1651家,机构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1300余个县(市、旗),县域覆盖率超71%,从金融服务下沉覆盖度上来说,短短十余年,成绩斐然。
一位中部地区村镇银行行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村镇银行的出现有其天生的使命,要知道此前大中型银行业务下沉度不够,到县一级金融服务较为匮乏,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村镇银行的培育目标和市场定位一开始就是扎根县域,支农支小,也因此对村镇银行的经营和业务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比如不得跨经营区域办理授信、发放贷款、开展票据承兑和贴现;贷款主要投向县域农户、社区居民与小微企业等。这些限制也注定了,村镇银行只能是植根于“区域业务”的小型银行,很难发展壮大。
但当村镇银行真正形成批量化的规模,近年来却不难发现,村镇银行风险抬升,经营成效差异化加大,优等生有,但后进生也不在少数。背后原因何在?
前述人士指出,十余年来,村镇银行无论在业务创新和发展上几乎罕有进展,而大中型银行的业务下沉却在加速,一旦下沉到县域,就是对村镇银行的降维打击,几乎无招架之力。而同样被视为小银行的城、农商行,近年来县域业务的开展也十分迅猛,且城、农商行无论是从资本实力、产品实力都比村镇银行强,村镇银行也几乎没有竞争优势,优质的客户几乎都被其他更具实力的银行拿走,村镇银行只有继续下沉,但随之带来的是风险的抬升。
“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村镇银行却几乎没有进步空间。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最新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农村商业银行1596家,农村信用社577家,这两者相加已超过2000家,比村镇银行数量还多。而农商行和农信社与村镇银行在服务对象、定位上本就有重合之处,且农商行与农信社历史、根基更为悠久,业务范围更大,村镇银行在当下是否还有迫切的必要是存疑的。”上述行长直言:“某种程度上来说,村镇银行不是开设的还不够,而是太多了。”
出路在哪里?
对银行来说,信用是核心,而相关风险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本质是因为冲击了市场对村镇银行的信用信心。那么村镇银行值得信任吗?
一西南村镇银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从设立条件看,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必须是银行,且占村镇银行股本总额不低于15%,而非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的入股比例不超过10%,确保了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控制权。且村镇银行也需要接受银保监会等监管单位的监管,从我国金融体系监管来看,对银行的监管一定是最为严格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存款的绝对层面看,极端层面看银行有破产风险,因此存款也并非绝对安全。村镇银行存款安全的最大基石,依旧建立在《个人存款保险条例》的50万本息保障之上,和所有银行都一样。即便储户对村镇银行安全性存疑,也可以将存款规模控制在50万之内。
而村镇银行是否相较大型银行风险较高?
一位前村镇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村镇银行因为本身是放开银行成立条件后的创新产物,部分村镇银行确实存在股东复杂,实控人不清晰的现状。且村镇银行因为数目众多,监管上来说有难度,从经营层面来说,部分村镇银行经营披露并不透明,确实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且因为村镇银行规模和资本有限,其承受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较低。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需要后续加强监管和村镇银行自身加强治理逐步改善。
实际上,当前村镇银行的风险化解和改革正在加速,村镇银行解散案例接连落地。近日,宁夏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宁夏平罗农商行吸收合并平罗沙湖村镇银行,若最终完成,这也意味着罗沙湖村镇银行将被解散。
但一位西南近监管人士指出,重组是一种化解风险、整合资源的思路,但不是唯一路径,关键是经营思路的转变,真正做好县域深耕,农村金融还是有空间。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村镇银行的成功案例也有很多。如中银富登,成立以来以集团化的模式推进县域深耕,并不断复制成功经验,其规模、盈利都保持正增长。又如泰隆村镇银行,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在地方颇具竞争力。
据中国银行2021年年报中披露,截至2021年末,中银富登共控股124家村镇银行,下设185家支行,是国内机构数量最多的村镇银行集团,2021年实现净利润9.90亿元。截至2020年末,泰隆村镇银行共设13家,总资产达101.80亿元。
一位中部地区村镇银行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镇银行虽然面临较多困难,但在县域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近年来不少大中型银行业务下沉,金融科技发展也十分迅猛,但对多数农民和县域小微企业来说,纯线上手段的触达率和有效率有限,即便有效,如果真的深入到县域信用白户,其利率也会很高,必须通过网点、业务员去真实触达客户。“用传统呆在网点靠拼资源拉存款的方式做村镇银行是做不好的,必须真正做好口碑,做线下和线上相结合。”
部分银行因为业务范围受限,过去几年想方设法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创新希望有所突破走捷径,但随着监管趋严,村镇银行的良性发展未来还是要靠回归普惠本源,切实做好金融服务。“这条路势必不容易,当前的竞争对手也很多,但只有回归业务本身,真正深挖本地的客户和产业,给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村镇银行才有可能找到出路。”上述业务负责人指出。
(作者:侯潇怡 编辑:周鹏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