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食”8000亿大赛道:预制菜“脱颖”消费投资

21创投行研马婷婷 2022-05-13 21:09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马婷婷 北京报道

近日,多个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预制菜产业基金,纷纷抢贴预制菜标签。

5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举行启动仪式,同时肇庆市高要建投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和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10亿元预制菜产业基金。

4月23日,在中国(潍坊)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上,招垦资本(北京)有限公司与潍坊市金控集团签约,由国家级、省级和潍坊市三级基金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预制菜产业基金。

4月27日,在江苏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座谈会上有消息称,江苏拟设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

曾几何时,预制菜还被不少人看作是疫情刺激下的炒作概念,但很快它就以产业链条纵深、市场规模巨大等显性优势,在大消费赛道中脱颖而出,不仅产业概念不断扩容,行业估值也是水涨船高,引得各路玩家纷纷进场。

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泽辉表示,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00亿左右,预计2025年会成长为一个8000亿的大市场,虽然我们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由于市场成长空间足够大,未来成长出多家世界级企业的机会巨大。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材料,配以各种辅料进行再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单烹饪或加热后,可作为日常正餐食用。

预制菜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彼时国际餐饮巨头刚刚进入我国,净菜配送成为其标准化供应链的必要环节之一。随着餐饮企业连锁化率的提升、外卖行业的爆发、以及“Z时代”家庭消费需求的变革,预制菜行业呈现出从大B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如海底捞、西贝等),到小B端(外卖平台商家),再到C端(大众消费者)延伸的特征,成为近年来在食品行业中成长性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弘章投资副总裁章子安认为,中国的预制菜行业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行业格局高度分散,以区域竞争为主,存在典型口味的特点,具备明显差异化的空间,消费黏性也比较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又存在着可以被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经营壁垒,这也是其引起资本比较关注的重要原因。

竞争格局日趋激烈,行业壁垒逐渐形成

在B端降本增效和C端消费习惯变革的推动下,预制菜行业发展前景巨大。因此行业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据统计,目前行业相关企业已超7万家,近5年新增的参与者明显增多。

面对B端旺盛的需求,市场对预制菜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产品研发、物流运输、品牌营销等方面,都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九鼎投资表示,预制菜企业需要在新品研发、生产控制、物流配送、食品安全等多方面持续投入、不断改进,特别是在需要冷链运输、低温保存的品类上,都对供应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优秀的企业经过持续的业务拓展,已经在区域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销售渠道,拥有长期合作客户和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整体成本。

而对还处于导入期的C端企业而言,品牌营销能力无疑成为了企业突出重围获得市场的最关键因素。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泽辉表示,之前大部分企业都以B端供应为主,现在也开始进入C端市场,如何让消费者认识并购买一个全新的品牌,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我们2021年投的一个新锐品牌——珍味小梅园,就是因为看好它在C端的品牌运营能力和渠道建设能力,同时在上游的供应链和新产品持续开发方面,都形成了比较高的壁垒。

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预制菜行业,我国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美国和日本在冷冻食品领域都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虽然从成熟期上来看,美日冷冻食品企业的集中度较高,是一个坡长雪厚的行业,但在长达30年的成长期内,各类的不同画像的企业都纷纷参与到竞争中来,具备原料优势的日鲁渔业、日本水产,又或者是有较强toC技改转化能力的味之素、加卜吉等,都享受了行业红利。

对标而言,弘章投资副总裁章子安认为,目前中国的冷冻食品领域仍处于成长期的中早期阶段,市场高度分散、区域化为主,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细分品类龙头,处于持续打磨产品的阶段,行业离平台期的整合阶段还有距离。因此中短期内我们不认为会出现绝对的龙头企业,细分领域竞争为主,且各类画像的企业都有机会,品类王者会跑的更稳一些。

B端先行,C端跟上

以目前的市场份额看,预制菜的下游销售渠道80%以上集中在B端。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率在逐年提高,这对出品餐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率已达15%,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而传统依靠厨师的模式已难以保证,这对连锁餐饮的供应链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的日渐高企,餐饮企业的竞争本就越发激烈,再叠加近几年疫情的影响,使其生存面临着更大挑战。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关店门店数约355万家,2021 年上半年全国共注销及吊销了35.1 万家餐饮相关企业。海底捞,呷哺呷哺,新元素,茶颜悦色等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也相继曝出关店新闻。降本增效已成为餐饮人的迫切诉求。

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极大地减少后厨操作复杂程度,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制作过程中的能源成本和后厨空间缩小带来的租金成本,提高门店坪效,这些因素都为预制菜在B端创造了巨大的行业需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如真功夫、西贝、小南国等,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超过80%,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选择自建中央厨房,以满足旗下门店配送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外卖平台迎来行业爆发。据国海证券报告测算,外卖市场规模从 2011 年的 216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6646 亿元,增长了30多倍。外卖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B端对预制菜的需求。九鼎投资认为,针对TO B中的传统餐饮供应链,其渠道商、中央厨房与供应链企业相对成熟,未来有大量的证券化机会。

预制菜在C端的表现,出现在家庭餐桌上,则是在整个“Z时代”消费习惯变革的大背景下,家庭小型化趋势、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年轻人在家做饭需要简单又美味。预制菜以方便、口味好等特征,成为了很多人在家做饭的选择。据美团研究院数据,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 80%,年龄大多在22-31岁,占比超43%。选择购买预制菜的理由多是“节省时间”、“美味”。

弘章投资副总裁章子安认为,从日本经验来看,C端对预制菜的消费呈现出极强的消费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经济波动下,C端的人均预制菜消费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因此,我们认为中国C端需求也会一样,省时、省力、省心的预制菜的渗透率会逐步提升。

近年来,C端品牌的融资活动十分活跃,代表品牌有拉面说、劲面堂、寻味狮、珍味小梅园等,这类面向C端的新消费品牌,通过TMT营销打造爆款的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来拓展市场,他们在资本化进程中表现积极,同时也是众多投资机构争相选择的标的。九鼎投资在谈及在投资标的选择上表示,他们更青睐知名餐饮连锁品牌旗下的预制菜品牌。这类企业已经在全国或某一区域内取得了相当的品牌知名度,体量较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020年以后,受疫情影响,人们在家做饭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渗透率,提高了大众消费者对行业和产品的认知。2021 年双十一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 2 倍左右。今年4月20—5月4日,天猫预制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泽辉认为,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带来了资本的持续流入,企业从中不仅能匹配到更多样的资源,还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

(作者:马婷婷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