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五年|广州洞察:千年商都“谋变”数字经济,内外融通强化湾区引擎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张文卓,实习生胡新月 2022-05-14 21:52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张文卓 实习生 胡新月 广州报道

广州从来不缺标签。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唐宋第一大港,到清代一口通商“十三行”,再到六十余载风雨兼程的广交会,广州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千年商都”美誉。

进入新时代,广州被赋予更多身份。它既是国家中心城市,亦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既是国际商贸中心,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个个新标签背后,既有责任又有使命——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如何焕发新活力?

回溯过去五年, 广州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力图出新出彩。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广州经济实力雄厚,区域竞争优势突出,瞄准下一个五年,则要筑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持续推进产业进阶和社会变革,进一步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城市能级再上新台阶。以此,进一步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今年2月,广州市黄埔区杉金光电的工厂内,新增的两条2250mm超宽幅前工程偏光片卷材生产线顺利试产。该项目被列入2022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司法人孙知会介绍:“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像杉金光电这样仍然选择增资扩产的穗企还有很多。数据显示,一季度广州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2.3%,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广州市场主体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已突破300万户。数百万的市场主体为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投下信任票,而信心来自于对广州经济韧性和动能焕新的认同。

今年,位于白云区的广州北大科技园数字科技智慧基地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引进了北大物理学院激光质子刀的重大科技转化项目,加快建设广东新型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和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广州正在抢抓数字经济赛道,迈向产业高端化。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是广州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北大科技园总经理韩磊说。

今年,广州提出,要在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的多项工作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是首要任务。

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企业应对多重压力的谋变之举。在白云电器数字化工厂,零部件的进仓加工、物料的传输均可以通过工业机器人完成。

“近5年来,公司通过实施这样的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从‘生产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装备制造’向‘智造+服务’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传统电力装备制造业转型为‘产品+服务’的电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探索之路。”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说。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3年,广州将推动3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5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让更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重焕生机。

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根据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 

“我们抢抓广州布局氢能产业的先机,面向氢燃料电池外观缺陷检测的AI机器视觉产品已经正式投入应用。”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峰说。该公司属于智能装备产业,是广州重点支持的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之一,2021年,公司已实现净利润1887.60万元,同比增长144.38%。

“对于广州而言,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均需要重视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作用。通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补齐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短板,经济增长动能将顺利完成转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

未来,广州将举全市之力建“科创轴”,由北向南串联起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完善生命科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助力广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字“引擎”驱动全面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各行各业的变革在悄然发生,人们生产生活迈向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显现。

在顶层设计上,“十三五”以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规划政策先后在广州落地,成效显著。

放眼广州海珠的琶洲片区,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腾讯、阿里、复星、国美、唯品会、国美、小米等数十家数字经济企业先后进驻。跨越一江两岸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蕴藏着广州未来发展的新智慧与新动能。

数字经济如何助力老城焕发新活力?铸就广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业内人士看来,创新和融合是两大关键点。 

“数字技术能够帮助解决很多问题,将帮助政府治理向现代化推进,实现科学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统筹’。”张燕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2021年9月,广州举办了为期20天的第二届广州直播电商节,2万多广州商家进入直播节线上会场,广带天下货。

20天内,东风日产直播销售额突破6亿元;名创优品直播整体曝光量超1736万,覆盖高价值用户近10万人;箱包品牌红谷直播销售额超3000万元,环比8月上升230%。 

值得一提的是,潘高寿、陈李济、陶陶居等老字号品牌入驻花城汇直播基地开播,通过“直播+探店”激发老品牌新魅力。广州众多的专业批发市场也纷纷探索线上营销新模式。这是“千年商都”广州借力数字技术探索传统商贸业创新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生动注脚。

当下,广州数字经济年增加值已超万亿元,处于全国数字经济的第一梯队。6月1日,全国首部城市数字经济条例《广州数字经济条例》即将正式实施,将为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提供制度保障。

“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机会,就是把握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方向。2020年世界47个主要国家GDP同比降低了2.8个百分点,而数字经济同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这一降一升,体现了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认为,未来广州数字经济将迎来“百花齐放”格局,数字“引擎”将驱动社会全面变革,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坚实支撑。

“内外融通”塑造发展新格局

“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在广州开发区的落地,为科技型企业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的信心。”京信通信高级副总裁李学锋说。

2021年,在广州开发区举办的国内首次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赔付仪式上,广东人保财险向京信通信递交了赔款支票,为企业战略性布局海外专利及积极应对“出海”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3月,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关于推广借鉴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经验做法的通知》,在全省推广广州开发区39条创新举措,让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受益的“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举措便位列其中。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的例子充分说明,厚植营商环境土壤,方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近年来,广州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所有18项指标连续两年获评标杆,南沙自贸区43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全国推广。

如今,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已迈入5.0时代。为匹配国际化需求,今年3月底,广州正式开通“穗澳通”一站式商事登记服务,便利澳门特别行政区申请人在穗创业投资,快捷落户广州。

在受访专家看来,突破行政边界,构建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四个出新出彩”中的关键一章,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软联通”,将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举措。

与此同时,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在加速推进。5月1日,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迎来正式开通。顺德北滘、陈村片区正式纳入广佛一小时交通圈,广佛同城迈上了广佛全域同城的新台阶。

这是广州都市圈共融发展的片段一角。一直以来,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版图上,广州拥有着多重身份,随着近年来诸多顶层设计的依次出台,助推“广州+”的辐射半径越延越广。

作为广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广州将联动佛山、肇庆、清远等其他五座城市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作为省会城市,广州需引领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广州要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这既是愿景,也是责任。今年一季度,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7%,稳增长成为珠三角地区排头兵。“下一步要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领域做好高质量发展‘模范生’,同时也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担当区域协调发展的排头兵,下活一盘棋。”张燕生说。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张文卓,实习生胡新月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