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肖风:认知智能应用在资管行业或将迎来指数级增长

金融科技周刊陈植 2022-05-17 05:00

过去数年,认知智能在欧美资管机构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正借助认知智能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投资信息,作为提升投资决策精准性与资产配置合理性的重要辅助工具。

“从2010年开始,国内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就在陆续布局做这件事。但如今,这些企业要么中途退出,要么业务转型。”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通联数据董事长肖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究其原因,认知智能在资管行业的应用普及,是一条极其漫长的征途——一方面需要耐心等待认知智能技术自身的不断完善成熟,真正具备深挖数据价值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与资管场景深度结合并让资管机构认可和接受科技赋能,同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所幸的是,历经近10年的发展,越来越多国内外大型资管机构纷纷使用认知智能技术,认知智能技术自身也有了显著的迭代和发展,让我们看到这个科技赛道的爆发点日益临近。”他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专注认知智能技术研发的金融数据服务商——通联数据完成了9年以来的首次“换帅”:王政宣告卸任CEO职位,由公司原首席科学家、微软前资深技术专家背景的蒋龙接任。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换帅,或标志着通联数据告别此前“高投入”“广探索”的烧钱时代,将加快企业聚焦主业和实现盈利的步伐。

作为通联数据的重要股东方,肖风直言此次“换帅”背后,是企业已完成技术探索与创新的1.0阶段,已经找到合适的金融服务场景;如今迈入商业化落地与推广的2.0阶段,需要管理团队拥有更强的技术背景,进一步展现前沿技术在资管行业的赋能效应与应用成果。董事会高度认可蒋龙丰富的金融科技研发背景,能助力通联数据在新发展阶段走得更好。

在肖风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认知智能会在资管领域的应用得到较大发展,AI辅助决策将成为资管机构投资决策的标配服务。谁能率先将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打造人机结合的新型投研算法模型,谁就有望在智能化投资时代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陪伴认知智能发展已经9年,判断它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井喷期,或成为改变资管业态的一种新力量。”他强调说。

肖风。资料图

智能算法不会替代基金经理“人脑”

《21世纪》:能否介绍当前科技对欧美国家资管业态所带来的变革效应?未来科技与资管行业的日益融合,还将创造哪些资管新业态?

肖风:过去数十年,科技对欧美资管行业的变革,我个人概括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讯技术发展对资管行业的影响,令金融数据信息沟通变得更具即时性,改变了交易员通过电话等传统方式沟通金融市场数据信息的操作模式,由此形成了基于终端+专线的金融数据服务模式与金融交易业态,促进彭博(bloomberg)等机构兴起。

第二阶段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资管行业的影响,随着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日益复杂,越来越多欧美资管机构需要获取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辅助他们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大数据分析技术恰恰能有效解决他们这个痛点,能帮助基金经理洞察到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某些有价值市场信息。

第三阶段是认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资管行业的影响,这类前沿技术聚焦挖掘海量数据之间的深度关联,对有效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成为资管机构的智能投研助手,提供更丰富的更具价值的投资决策参考。

坦白说,认知智能技术在欧美资管行业的应用,虽然相较于国内资管行业较为领先,但其落地应用场景仍在探索阶段,我们看到如今越来越多欧美大型资管机构已逐渐意识到它的使用价值。

此外,行业与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个观点,即神经网络/AI深度学习技术所创造的某些投资结论,就像是一个“黑匣子”,因为很多人无法解释这个结论的“因果逻辑”而不信任他。我个人觉得,就像目前人类尚未全面了解人脑是如何吸收处理外部信息,但人脑依然充分展现其价值和作用。或许,AI智能技术所创造的一些投资结论的确存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但我们不应否定其价值。

《21世纪》:近年以来,越来越多欧美大型资管机构在金融科技、另类数据获取分析、认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投入巨额资金,打造人机结合的智能化投资决策模型。相比而言,国内资管机构在使用应用这些前沿技术方面,存在着哪些差距?

肖风:近年,欧美资管机构在认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投资与场景应用方面,要比国内同行力度更高。我个人觉得,这很大程度是受到市场环境差异的影响。

首先,美国资本市场其实是一个全球市场,囊括各国不同行业优质企业且金融投资品种极其丰富,涵盖大量跨市场、跨区域、跨资产类别、跨行业的投资品种,其金融产品复杂度远高于国内金融市场。因此美国大型资管机构更看重来自全球的海量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他们在如此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波动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令他们对前沿技术在海量数据分析的应用需求显得更加迫切强烈。

其次,欧美资本市场相当成熟,由机构投资者主导,令各类资产定价相当公允,阿尔法超额收益相对比较难找,因此各大资管机构要想获取超额回报,更看重通过获取某些另类数据挖掘某些市场尚未关注的投资机会。

第三,就投资方法论而言,海外大型资管机构不仅仅依赖基本面分析作为重要投资决策依据,对算法与投资模型比国内同行更加重视,这些算法与投资模型都需要海量数据与各类前沿性数据加工分析技术“辅助”,令他们对数据与金融科技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相比而言,国内资本市场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比如A股投资者仍然以散户为主,不少国内资管机构发现使用传统的基本面分析投资方法就能获取较高的超额回报,对前沿技术在海量数据分析的应用需求和积极性就会相对较弱。

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仍然以境内资产为主,且跨市场、跨区域、跨国别、跨资产类别的投资品种相对较少,令国内资管机构对海量数据获取分析的需求和积极性未必高于欧美资管机构。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越来越多海外资本入场带来不同的投资策略与金融创新需求,加之国内资本市场趋于成熟,未来国内资管机构也会开始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越来越难找的超额收益,随之日益重视借助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预测,捕捉超额回报。市场的发展方向将驱动他们对金融数据、数据分析工具的需求日益强烈。

《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认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资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正形成一种观点,即智能技术最终将取代基金经理,成为未来金融投资决策的“大脑”,您认为这是否属于未来智能科技+资管的终极业态?

肖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某个智能化系统或某个机器人投资模型将所有基金经理“替代”,且这不是认知智能赋能资产管理的真正目标。

事实上,智能技术与基金经理人工投资决策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辅相成关系。基金经理、研究员应该将有限的宝贵时间投入到跨行业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行业新知识学习,而目前占用他们大量时间的基础性工作,比如财务报表建模,比如对宏观、行业和个股未来趋势预判中的各类数据收集、统计和计算等,都可以交给机器去做,以腾挪出大量时间提升投资效率。

基金经理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投资决策的场景假设分析、推演能力——能提前洞察到别人尚未看到的经济发展变化趋势与行业波动迹象。金融科技所能做的,是搭建一个全面详尽的底层数据库并辅以某些投资决策辅助工具,提升基金经理假设、推演和洞见能力,更好地捕捉独特投资机会。

静待认知智能“花开”

《21世纪》:近期通联数据完成了CEO变更。作为通联数据的重要股东方和董事长,你是如何看待这次高层变动?

肖风:通联数据发展至今,其实是不走寻常路。具体而言,我们的发展思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从探索业务场景入手,即我们首先立足于深刻理解资管机构投研、投资决策、风险管理、投顾服务等各个环节,再致力于思考和探索如何将金融科技与这些业务环节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资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通联数据前任CEO王政的资管行业深厚从业背景,很好地完成通联数据前些年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此外,过去十年期间认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我们已经清晰看到了正确的方向和技术落地的场景,通联数据随之迈入商业化落地推广的第二阶段,需要强化技术发展逻辑,进一步展现最新前沿技术在资管行业的赋能效应与应用成果。新任CEO蒋龙具有深厚的金融科技研发背景,能助力通联数据在新发展阶段走得更好。与此同时,王政仍在通联数据担任董事会董事,协助通联数据更好发展。

《21世纪》:随着通联数据新CEO上任,作为重要股东方,万向金融控股是否会要求他加快业务发展速度,令通联数据在短期内给出靓丽财报数据?

肖风:作为股东方,万向控股从2012年起一直在坚定支持通联数据发展。布局认知智能技术也是万向控股的重要战略方向,作为一个复杂的前沿科技,我们理解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孵化期,我们有信心“静待花开”。

首先,认知智能在资管行业要取得广泛应用的一大前提,是认知智能技术自身需趋于成熟,能协助各类资管机构创造更好的投资决策辅助效果与数据分析洞察效应。其次,资管行业对它的认可与接受,同样需要一段时间。所幸的是,前些年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型资管机构陆续采购通联数据产品,表明他们对认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日益增加。这令我相信,认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资管行业的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期。

事实上,我们对认知智能技术在资管行业的应用发展,始终持有一个观点,就是它在“含苞怒放”前,显得默默无闻;一旦到了花开时,就会呈现指数级成长。不过,目前这个“爆发点”尚未来临,我们仍得保持足够的耐心与乐观——静待花开。

对于新任CEO和管理层,我们希望通联数据在已经找到正确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更全面提升认知智能的技术壁垒,包括数据应用、专业知识图谱、认知智能等各个方面的提升,塑造资管行业认知智能的技术引领优势。股东方对通联数据未来十年仍将一如既往的坚定支持。

《21世纪》:随着新CEO上任,通联数据将如何形成与业内其他数据信息供应商不同的行业定位和特色优势?

肖风:在基础数据供应商方面,国际国内已经有很好的友商。通联数据不致力于做同质化的竞争或打价格战,因为如果你的产品和别人“一样”,只是价格上更低,在资管行业不太容易实现替代,毕竟用户使用习惯导致替代成本太高。

所以,未来通联数据还是要坚持“基于认知智能技术”的信息数据服务特色的。将基础数据作为我们的业务基础,全力发展另类数据、各种认知智能的小工具小功能,以及数字中台的综合解决方案。我相信随着认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以及资管机构对另类数据(挖掘差异化投资模型)的需求日益增强,这种业务特色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元宇宙或创造新型另类资产

《21世纪》:随着元宇宙持续火热,元宇宙技术是否会成为变革资管业态的新势力?

肖风:近期我一直在关注元宇宙是否会创造全新的另类资产。回眸过去数百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股票交易制度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今随着全球迈入全新的智能技术革新时代,区块链技术创造出大量数字资产与去中心化的交易制度,元宇宙是否也会塑造新的数字资产类别与新的交易模式,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以往,众多另类资产给全球大型资管机构带来极其可观的超额回报。比如美国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年化平均回报相当出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团队早早将PE/VC、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纳入资产配置组合,并赋予较高的投资权重。这些另类资产也最终给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带来超预期回报。

不容忽视的是,元宇宙技术所创造的新型另类资产,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与高收益。它的未来投资价值还主要取决于能否创造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1世纪》:随着国内金融数据服务商日益增多,未来数据服务商之间是否会实现数据打通,更好地赋能资管机构?

肖风:我个人认为,金融数据之间的打通,更可能出现在资管机构终端软件层面,通过整合不同金融数据服务商的API数据接口与混合云支持技术,资管机构可以整合来自不同金融数据服务商的数据,更高效地研发差异化投资模型与算法技术。

在数据打通过程,业界还需高度关注数据保护问题,不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别人的数据擅自交给其他机构使用。目前通联数据的做法,是构建混合云技术,即资管机构将自己的数据放在私有云实现本地化部署,公开数据放在公有云,从而在确保数据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实现“共享”。

(作者:陈植 编辑:曾芳)

陈植

高级记者

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私募股权,外汇期货,金融科技与产融结合。邮箱:chenz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