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会客厅丨海鸿电气总工程师梁庆宁代表: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黎霞,黄浩博,张文卓 2022-05-24 20:58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黎霞 黄浩博 张文卓  广州报道  一台小小变压器的技术创新,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全链条绿色革新,让广东一家民营科企站上了“双碳节能”风口,成为行业“领头羊”。

5月23日,就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等相关要求,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专访了江门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庆宁。

(江门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庆宁  受访者供图)

他表示,当前广东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节能环保是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道路上持续创新,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前瞻布局“双碳”加大研发

南方财经:海鸿电气早在十多年前就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专注于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变压器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何有如此前瞻性、又克服了哪些困难?

梁庆宁:变压器是电网中传统而重要的设备,只要有电就必须要用,应用场景非常多。我刚入行时,整个行业都比较保守,传统变压器铁心采用平面叠片式结构,具有三相磁路不平衡、噪音大、抗短路能力差、只能通过增加材料消耗来降低变压器损耗等缺点。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海鸿在2004年提出对变压器进行优化改造,并潜心研究立体卷铁心结构的变压器,通过3年400多个试制方案,最终在2007年,研发出了立体卷铁心变压器,这是非常有革命性的成果,颠覆了变压器产品自问世100多年来是平面结构的历史,在同等性能水平上,立体卷铁心变压器比叠片铁心变压器节约20%-25%的硅钢材料,节省约8%-10%的铜材,实现了安全、环保、节能、宁静。经过几代技术更迭,海鸿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节能技术创新研究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位置,多项技术成果被专家鉴定为:填补了国际空白。

但颠覆性太大,也意味着整体生产链和设计链都要做很大改变。例如,变压器原来是长方形,我们做成六角形,这给从生产链、设计口到使用方都带来冲击。同时,坚持创新这条路还是比较艰难的,新技术出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喝彩,转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境。我们带着技术团队去全国的变压器厂推广,希望得到行业内认同但部分厂家比较保守,依然停留在叠片结构的思维中。海鸿提出多种合作模式,才使得立体卷铁心逐步被行业厂家认可。目前与我司达成立体卷铁心合作的有上百家企业,公司专利技术许可给世界500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真正做到:世界技术,为国争光。

南方财经:绿色低碳给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接下来,企业在“低碳”领域有何布局?

梁庆宁:我本人是2002年进入变压器领域的,跟随企业成长,见证了技术从不受认可到全行业接受的全过程,绿色节能环保是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现在的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感恩党和政府的前瞻战略,看到“碳达峰·碳中和”这个方向的可持续性,我们一定会继续加大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

其实,这两年我们的订单生产排期非常满,因为我们的技术符合“双碳”方向,所以基本上我们不愁订单。而海鸿电气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社会的发展。因为每台在网运行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都在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目前,已经有超4万台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挂网运行,保守估计每年能节约上亿度电、减少上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伴随着能源绿色转型的持续推进,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我们主要是在硅能源方面率先做了布局,最主要是为光伏这种新能源做支撑,目前已经开始给一些知名企业做配套了。 

保护知识产权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南方财经:你认为应该如何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

梁庆宁:其实整个社会对此都有共识,要让企业保持创新激情,最重要是保护知识产权。广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直做得不错,尤其是江门市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不仅为企业做了很多培训,还对企业的高价值专利布局进行了指导,给我们这样的科技研发企业提供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机会。例如,我们公司的专利产品就获得了“湾高赛”的金奖,这是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肯定。

知识产权是方方面面的,对海鸿电气来说,研发的力度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我们还有一个“微创新”的做法,即任何岗位都有提创新点子的渠道,最后归总到技术中心,该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就去保护,该是工艺优化的就去优化,这是海鸿的企业文化。

南方财经:广东提出“补链强链”,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你怎么看这个趋势?

梁庆宁:我们做企业的都知道,但凡缺一颗螺丝,或许整条生产线都动不了。现在我们提“强链补链”和“链长制”,这是非常有前瞻眼光的,把政府、大企业和小企业串起来,在资源、技术、商务方面,有这样的“链长”协调,企业与企业之间磕磕碰碰少了,创新生态自然建立起来了。

而鼓励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也是很好的引导,这其实是鼓励企业积极去做研发投入,对推动整个科技创新进步是非常有效的,我非常认可。海鸿电气在科技研发这条路上走了十几年,没有在市场红火时搞房地产、做金融投资,一直聚焦立体卷铁心变压器技术研发,这非常考验企业的定力。我希望越来越多科技型企业能够坚持这一点,朝“专精特新”去发展。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黎霞,黄浩博,张文卓 编辑:李振)

黄浩博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关注文旅、交通、科技、新零售、海洋经济等领域,紧盯大湾区产业转型及城市发展。欢迎交流!邮箱:huanghb@sfccn.com;微信:15818855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