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会客厅|广州天河天园街道东晖社区党委书记曾巧玲代表:落实落细基层治理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雪,柳宁馨 2022-05-25 16:58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雪 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社区的党委书记,但可以动员的社区党员有548人,可以为2552户东晖社区居民办实事。”5月25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东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巧玲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下称:南方财经)专访时表示。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曾巧玲扎根社区20余年,从探索解决社区垃圾分类到解决儿童课后“托管难”,再到疫情防控冲锋在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推动本次党代会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落细,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曾巧玲说。

(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东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巧玲;受访者供图)

基层社区无小事

南方财经:作为社区基层党务工作者,扎根社区20多年,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曾巧玲:我们社区工作者、党务工作者,总是跟居民打交道,真正理解什么是社区无小事。对我们来说是小事情,但对居民可能就是大事。

五年前,我们东晖社区只有1个党支部、党员59人,社区工作人员7人,要服务2552户、9554人,我常感到压力很大。如今,社区已经成立起社区党委,发展和接收了党员132人,特别是去年7月以来,市委、区委大力推动五级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组建了党建先锋队和应急小分队,居住地党员都来报到,基层党员队伍日益壮大。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社区的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初,我们在社区迅速组建起党员突击队,当起了居民的采购员、配送员、卫生员和心理调解员。当时,辖区内有一名居民拒不按规定配合社区居家隔离安排,在耐心劝说下,这位居民不仅转变了思想态度配合完成了14天的隔离观察,还主动申请加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

南方财经:社区工作的特点是平凡而琐碎,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坚持下去?

曾巧玲:从我自己20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历看,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有几个关键词:韧性、耐心、细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解决垃圾分类问题。2014年上半年,我所在的社区承担了广州市“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试点工作。当时,作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我带着团队招募80个志愿者,用15天就把垃圾桶从楼道撤到楼下。

起初,不少居民非常抵触,我只能用很“土”的办法,挨家挨户敲门宣传垃圾分类。当时,甚至有居民把自家垃圾挂在社区办公室门口,连续做了15天。我们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直接投放到指定地点。这位居民终于被打动了,不仅主动道歉,还主动当起了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员。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我们还是要保持初心,不怕苦累、乐于奉献,就这样不断坚持着,最终把小事做成了让整个社区受益的大事。

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关系,又如何理解基层干部管理者和服务者双重角色的统一性?

曾巧玲:社区是家,社区工作者就是居民的娘家人,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办到群众心里去。每年十件民生实事,我们敢接受群众监督。

在我们的推动下,社区探索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开发商、物业公司、专区民警、行政执法人员、社区律师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社区事务议事工作机制、搭建了社区居民议事厅,带动广大群众共同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如今,我们正在探索“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机制,通过基层五级架构方式,党员下沉楼栋,每栋楼安排1名党员楼栋长,组建1支党员服务队,要求每个党员从自家做起,带动整个楼层,从而为居民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比如垃圾分类、儿童托管、113中学斑马线红绿灯交换设置、微型消防站等民生工程,这些都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

南方财经:从事基层工作这些年,你有哪些收获?

曾巧玲:我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收获很大,20多年来,社区基层工作在我的人生中有很重的分量。这次广东省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未来,我无论身处何地、身处哪个岗位,我都会依然保持初心。身为党员,我就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雪,柳宁馨 编辑:李振)

柳宁馨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外贸、区域产业及教育。邮箱:liuningxin@sfccn.com,微信:ningxin429412,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