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会客厅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代表:结合链长制布局人才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雪,刘黎霞 2022-05-25 11:32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雪 刘黎霞 广州报道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广东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当下,着眼“强特色”,广东省正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高校,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互动,从而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产业发展。

那么,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发掘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特色,对接产业需要,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

今后5年,广东继续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以制造业立省的广东拥有全国最大规模职业教育,这是培养未来产业大军的摇篮,其目的同样指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水平,正是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重要定位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正通过打造“技术+师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5月23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进行专访,倾谈其在打造特色型高校,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和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思路和做法。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摄影卢如钢)

通过优势体现特色

南方财经:这次广东省党代会提到,要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能否结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经验做法来谈谈体会?

戴青云: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冲一流”的主要对象是高水平大学,“补短板”主要是粤东西北的高校,“强特色”就是特色型高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就属于以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为基本定位的特色高校。

现在,我们学校坚持三个关键词:技术、师范、民族。

首先我们强调技术性,突出面向未来技术建设新工科。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必须自立自强,我们要培养更多对数字经济产业催生的新职业有很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数字经济优质、高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二是强调师范性,突出面向未来教育建设新师范。新的《职业教育法》出台后,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有了法律依据,职业教育的天花板已经打通了,不仅可以读中职、高职,还能读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作为类型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实验实训体系,需要一些统领性的研究,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定位,就是通过培养职教师资来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引领与服务职业教育,所以“技术+师范”就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也是特色。

第三是强调民族性,突出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文科。这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前身是广东民族学院,在民族教育、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前期基础,所以民族性是我们学校的“底色”。

我觉得所谓的“特色”,可以是“专而精” ,但不可能“大而全”,重点要形成突出自己学校办学定位的高水平学科、适应性强的专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形成独特的优势,通过优势才能体现特色。

“双师”型教师应是“双能力”

南方财经:我们的特色之一是培养职业教育师资,这次的广东省党代会也提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知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强调的是双师型教师。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正日益壮大,他们的内涵和外延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培养方式上,跟过去又有什么不同?

戴青云:技术师范类院校本身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只是以培养职教师资为特色,通过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来引领、服务职业教育,本身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来完成“技术+师范”的双重任务。

职业教育跟高等教育不同,普通的高等教育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划分学科、专业门类,而职业教育主要按照产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强调社会亟需。正如新的《职业教育法》提到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什么叫适应性,就是要能紧跟技术迭代升级的步伐。职业教育作为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对师资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其特殊性,高素质工匠之师需要集“教师”与“师傅”于一身,融职业性、专业性和师范性于一体。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衍生出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定义“双师”?可能有些人认为,“双师”就是指“双证”,但是不是有教师证等一些资格证或职称证书就等同于“双师”呢?显然不是。有的人有证,但是岗课赛证并不能对应,所以“双师”应该是“技术+师范”的双能力,既要有作为师范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有技术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还要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技术的迭代升级。这其实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有更高要求的。有的老师有理论水平,但缺少实践经验,有的老师有实践经验,但不太愿意上实践课,认为实验教师属于教辅系列,比专业技术老师“层次要低”。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考核评价方式、绩效分配方案等需要改革。现在,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实践的积极性。现在知识更新迭代迅速,即便以前具备相应能力的教师,也可能在技术迭代后“落伍”,因此我们还要为老师们安排足够的培训与指导,保障老师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始终在线 。

重构人才链

南方财经:除了具备“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产教融合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正是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的牵头单位。广东在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方向?

戴青云:广东的产教融合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企业跟学校之间的结合已经比较深入和广泛。我认为可以分为“点线面体”四个阶段:

最早是2005年左右由科技部门牵头推动的,主要通过设立科研项目牵引、校企联合攻关,一般是个别老师带学生组成小团队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属于点对点的阶段;然后是教育部门牵头推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或“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一般是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一般由高校购买企业服务,属于“一个企业一条线”的阶段。现在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专业、产业学院分步推进,已经形成产教广泛结合的局面,我认为目前也只是 “面面俱到”的阶段。产教要深度融合未来必须进入依靠市场自发立体推进的第四阶段。所谓立体推进,就是按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的战略部署,真正地围绕产业链的技术链重构人才链的知识链,重点是学校要顺应市场对人才的供给需求推进跨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为例,产业亟需的是能支撑汽车“新四化”( 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人才,需要跨机电学院、汽车交通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分别开设车辆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通讯技术、复合材料、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等多个专业,这靠任何单个学院都是无法完成培养任务的。所以说,产教深度融合就是从点、线、面、体一体化推进,去组织千军万马跟一条产业链来对接。

南方财经:作为引领职教的技术师范类高校,这一阶段的产教深度融合,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着怎样的意义?

戴青云:我理想的产业学院是这样的:仍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为例,应该是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技术需求,开设新能源汽车创新班,围绕产业不同的岗位需求开设对应的专业,组织学机械、汽车、信息、计算机、甚至是管理、金融、法律等所有未来希望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作的学生来申请。由学校整体统筹,对接产业培养人才,而不是一个学院跟一家企业建一个产业学院,甚至一个学院跟几家企业建几个产业学院。

想做这件事我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学校的学科要有相应的专业门类;第二,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建立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人才标准、课程标准、教材标准、教师标准,从而真正建立立体式“四阶段五层次”的人才体系。

结合于此,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时,也会从最早顶岗实习、到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到共建专业型产业学院、到围绕产业链跨专业配置资源共建产业学院的最终阶段。只有这样,对接产业技术生态的人才链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雪,刘黎霞 编辑: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