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连跌不止 美国经济现放缓迹象 警惕滞胀风险升温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依农 上海报道
2022-05-26 05:00

美国4月新屋销售下降16.6%。

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美联储强硬的鹰派立场使得人们对美国经济或陷入衰退的悲观情绪日益升温。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消费者、投资者与经济学家所关注的,已不仅仅只是通胀是否能够从其40年以来的高点回落,还要担心美联储是否会过度紧缩,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随之攀升。

通胀、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这三个因素叠加,则会导致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大幅上升。从金融市场近期的表现来看,标普500指数在经历连续7周的下跌后,于上周五一度触及熊市,意味着该指数已从其高点暴跌近20%。相关分析指出,今年以来,美国三大股指的大幅回调表明市场已经在为可能的衰退定价。

在通胀的阴霾下,美国经济是否在走向滞胀?资深金融学家李徽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对美联储紧缩政策的预测来看,美国经济的滞胀风险在逐渐加剧。向前看,经济未来的走势或主要取决于美联储对紧缩政策的节奏把控,和在保增长与压通胀间的平衡艺术。

类滞胀迹象初现端倪

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会不会出现衰退?这一问题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中受到热议。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指出,对美国而言,所面临的问题应当是美国是否正在进入一个通胀高企、增长疲软、与上世纪70年代相似的滞胀时期。

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于近日表示,美国的经济可能在今年面临滞胀,因为“房价正在以四十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美联储加大了大幅加息的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就可能达到2.75个百分点的水平,人们可能已经开始感受到了滞胀的压力”。

而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情况。

据美国政府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新屋销售下降16.6%,经季节性调整后折合成年率为59.1万套,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中值的74.9万套。分析指出,抵押贷款利率快速上升和创纪录的房价将首次购房者挤出市场,使得拥有住房对许多美国人而言越来越遥不可及。

同日公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由于企业面临更高的材料成本,加之市场需求的放缓,美国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数在5月份已连续五个月下跌,并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标普全球24日公布的美国5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从4月的56.0降至53.8,显示出经济活动放缓迹象。

李徽徽也指出,从4月的通胀数据来看,预计主要上涨分项,如能源、食品、租金、新车等短期回落的空间不大。供给端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扬、补库存压力、制造业产能高位运行但结构性问题凸显等问题将继续抬高终端产品价格。

Bankrate高级经济分析师Mark Hamrick指出,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个人和家庭没有足够的工资增长来跟上价格上涨的步伐,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正处于类似滞胀的环境。Hamrick补充称,“虽然没有确切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滞胀是否正在发生,但我们仍能够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滞胀迹象。”

美经济滞胀风险上升的三个原因

美联储对抗通胀的强硬立场,无疑引发了经济在通胀高企背景下过度放缓、陷入滞胀的担忧。

Morning Consult首席经济学家John Leer指出,滞胀是“停滞”和“通胀”两者叠加后最坏的情况——“高企的通胀加上停滞的增长,在此期间,收入的增长不及物价的上涨,支出模式急剧放缓,企业停止投资。而高通胀则继续侵蚀着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经济产出。”

李徽徽向记者指出,美国经济滞胀风险的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财政刺激效用边际递减。与货币政策紧缩相比较,财政刺激效用边际递减对于经济增速的阻力同样强烈。尤其是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对财政赤字的利息成本起到推升作用。李徽徽预计,财政刺激缩减对今年美国GDP增速的影响约在4个百分点左右。

其次是薪资与通胀的螺旋上升。李徽徽指出,全美目前的劳动失业率虽然在低位,但小时薪酬增速还在高位,意味着美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还有差距。而大部分缺口集中在低端服务业,显示在高通胀背景下,薪资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所前所长Leslie Lipschitz也指出,虽然劳动力短缺推动薪资上升,但眼下通胀的上升要快于薪资的增长,使得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增长持续下降,或将造成薪资无法支撑需求,从而导致经济放缓的情况。

此外,通胀的缓慢回落,也是导致滞胀风险升温的主要因素之一。李徽徽指出,高通胀的顽固性或将持续到第二季度。他预计,美国CPI同比在5月或将小幅回落到8%以下,第二季度CPI同比均值在7.8%,而到今年年底,CPI同比将达到6%左右。这一数值仍将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美联储或放缓加息步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强调,美联储将“不会有任何犹豫”,继续加息,直到通胀下降。但随着人们对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美联储后续是否可能放缓加息节奏,改变强硬立场?

Lipschitz指出,这是美联储所面临的核心难题。如果紧缩的速度过慢,就无法及时地抑制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如果紧缩的步伐过快,虽足以抑制需求,但或将导致一系列资产价格暴跌,并引发急剧衰退。

李徽徽认为,美联储在后续放缓加息步伐的可能性是“存在而且概率较高的”。李徽徽解释,一方面是因为股市的下滑。如果再度下跌10%左右,居民和企业对于经济前景的信心指数将大幅下滑。不但会抑制消费和再投资,对GDP增速造成恶性循环,同时也加大了滞胀的风险。

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李徽徽指出,美联储在去年错过了最佳的货币政策紧缩窗口,而今年政策“踩刹车”采用了“急刹”(单次大幅度加息)而非“点刹”(小步快跑,即单次小幅度加息,而加大频次),造成了美债收益率曲线一度倒挂。

李徽徽表示,如果想要避免“滞胀”风险,美联储或需重新调整加息步调和幅度。预计未来两次加息中,美联储应考虑控制加息幅度在50个基点,最后尽快回到25个基点。同时,在下半年逐步以缩表为主,在第四季度逐步放缓加息步调。

(作者:李依农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