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2022丨国家电网大力发展智能化 未来10年将投入300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何柳颖 深圳报道
2022-05-26 22: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5月2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3%,对汽车行业整体的贡献不断增强。

报告称,4月,相较于汽车整体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新能源汽车产销两端同比均取得40%以上的增长。

这是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影。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在全面加速能源转型,但挑战依然存在。

当地时间5月24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的“能源转型中的中国”分论坛上,标普全球副总裁、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否实现一种“平滑”的转型?他认为,自去年10月发生全球能源危机以来,加之如今的俄乌冲突,世界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在能源转型方面。

“一方面,我们设定了雄心愿景,要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供应短缺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考量,如何既有转型,又有安全。”耶金表示。

“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刚指出,绿色转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来看,既要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又要达成技术的可行性,在经济上还要实现可支付性,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张智刚认为,对中国而言,要实现能源转型,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具体而言,涉及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首先,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是指发展清洁能源,比如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GW以上,从我们的发展势头来看,这应该是有把握完成的;能源消费革命方面,我们在推行节约优先,在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两方面都要控制;技术革命,要实现转型,技术的突破和引领十分重要;国际合作方面,作为企业,我们致力于在政府框架协议的指导下,加强和国际同行的行动,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张智刚说。

论坛上,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Gaines提及了中澳两国的绿色合作契机。

Elizabeth Gaines称:“我们公司大概90%、接近3亿吨的产品都是销往中国。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里面会涌现出很多机会,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生产绿色钢铁、投资绿色技术来帮助去碳化。”

国家电网:以数字化适应新能源发展

促进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电网应如何适配?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文件明确,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

在这过程中,作为能源转换利用、输送配置和供需对接的枢纽平台,国家电网目前的供电范围覆盖中国国土面积88%,服务供电人口超过11亿,可谓“身兼重任”。

张智刚在论坛上表示,为了适应转型,公司正在加快建设和转型,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一个电网,具体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

第一,加大电网的互联互通,提高电网配置资源的传输能力。张智刚指出,加大电网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装机的作用,同时也能支撑远方能源技术的开发,还能更好地服务新能源的大规模进入。他称,在过去5年里,公司在电网建设上年均投入超过4000亿元,电网规模实现了快速扩大。

第二,发展先进输电技术。“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累计建成29项特高压输电工程,先进的输电技术为大范围配置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友好接入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三,提升电网运营条件。张智刚介绍,由于目前中国仍以火电为主,而火电的调节性能受到限制,在和新能源快速接触后,波动性会带来调峰需求。为此,国家电网在传统储能与新型储能两方面同步发力。

“公司目前运行和建设中的抽水蓄能电站容量已经达到65GW,这是很大的一个数目。同时还对100GW的火电机进行了灵活性改造,使其具备更好的调节能力。新型储能方面,如电化学储能,目前仍处大力发展阶段,(但)我们制定了一个颇具雄心的计划——到2030年建成100GW。”

第四,电网智能化。张智刚介绍,“现在公司已建成8000多个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安装5亿只智能电表,用户范围从普通居民覆盖至工业用户。同时,超过90%的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大幅提高了电网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需要。”他在论坛上强调,没有数字化转型,我们很难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在去年4月上线运行“新能源云”平台,为将近300万座、总量超过540WG新能源场站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接网。“现在很多新能源发电商规模很小,要给它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才能降低它们的发展成本,使其更好发挥作用”,张智刚称。

此外,国家电网还建成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最多、车桩网协同发展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最新数据,该平台累计接入运营商1200余家、充电桩超过170万个,占全国公共桩的90%。

接下来,国家电网还将“大手笔”促进我国绿色转型。张智刚表示,“围绕能源转型,公司计划未来10年大概投入3000亿元开展工作。同时,我们还将全面推行市场化配置,以市场机制调节各方利益。”

终端用能: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3%

终端用能也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战场”之一。

上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其中提及,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

从目前数据来看,在终端用能低碳化方面,新能源汽车贡献颇大。5月2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3%,对汽车行业整体的贡献不断增强。

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对此十分看好,他称:“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了20%,从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及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规划来看,到2030年,最迟到2035年,市场上可能不会再有新的燃油车销售,我认为这个趋势已经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速 “零碳运输”的转型,动力电池行业的绿色发展同样重要。倪军在论坛上表示,无论是在产品研发层面,还是在生产制造过程,宁德时代都在往绿色路径走。

“比如新型材料的挖掘,我们去年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更合理使用,可降低转型成本。”据了解,倪军提及的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是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就可达到80%,具备快充能力。在零下20°C低温的环境下,仍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同时在系统集成效率方面,也可达到80%以上。

除此,宁德时代的宁德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WEF)评选为“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认可的电池工厂,宁德时代宜宾工厂也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为电池生产制造环节碳中和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我完全同意‘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说法,希望我们可以通过方方面面的协调合作来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来降低能耗,创造出更加绿色的产品,并让这些产品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倪军表示。

(作者:何柳颖 编辑:和佳)

何柳颖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