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6年新增上市高企100家,科技企业已成广州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许康衡 2022-05-30 22:18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许康衡 广州报道 5月30日,广州市召开推动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在会上介绍,科技企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广州市高企数量达1.2万家,累计99家高企成功上市,培育了小鹏汽车、聚华显示、极飞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持续优化科技型企业发展,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在近期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6年)》(简称“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和《强服务树标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行动方案(2022—2026年)》(简称“高企六条”),提出了未来五年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行动计划。

力争到2026年新增上市高企100家

发布会上,广州宸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胡闻坦言,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往往在早期初创阶段有好的技术、好的人才,但是没有实际的土地、厂房,很难获得贷款,从而限制了企业的成长。

“而本次发布的方案使得初创的科技型企业也有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这很大程度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成长。”胡闻说。

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职能总监翁淑蓁则关注人才方面的政策。“人才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次发布的方案提及进一步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或‘旋转门’机制,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两个方案以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为主线,引导人才、资本、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两个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万家以上,高企数量达到1.5万家左右,新增上市高企100家左右。

孙翔表示,“高企六条”和“科创型中小企业十条”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广州市高企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支撑经济、稳增长的作用。

首先,广州将以“引导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发挥高企在科研攻关中的核心骨干作用,鼓励高企加大研发投入,根据研发投入等情况,认定高企最高奖励100万元,部分区叠加可达150万元。

其次,广州将“聚焦式”强化科技金融供给。聚焦“投早”“投小”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迈出“起步一公里”,并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等市场化项目遴选机制,每年安排1亿元创新创业大赛奖补资金。积极发挥科技信贷作用,实施高企上市倍增行动,积极向上交所、北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等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荐高企上市融资。

此外,则是“前瞻式”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高端人才,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或“旋转门”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国际人才,常态化举办《科创学堂》高企培育系列活动。

最后,是“保姆式”优化企业成长生态。两个方案均强调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成长过程中的全方位系统性的支撑服务。针对企业成长阶段不同的特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为企业搭建成长初期的创新体系。

“高企六条”则强调服务高企做强做优做大,通过建立“三个一”服务体系,创建一个高企培训品牌、组建一支高企培育导师队伍、建立一批高企服务工作站点,推动科技创新政策扎实落地。

会上,孙翔还宣布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赛事于今日正式拉开帷幕,围绕中小企业发展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双创”能级。同时,广州市科技局将组织发布“广州独角兽榜”“广州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榜”“广州硬科技企业榜”“广州拟上市高企百强榜”。

多措并举支撑科技企业成长

为深入了解广州市各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本次发布会还邀请南沙区、黄埔区、天河区、番禺区的相关代表到场分享经验。

近年来,天河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久居第一。对此,广州市天河区科工信局局长宋爱平在会上表示,天河区对标国际一流科技创新氛围和营商环境,积极营造雨林式创新生态,多措并举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资本进行深度融合,全方位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宋爱平介绍,天河区近年来联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全国首个“中银天河创新贷”,已累计授信超10亿元。高标准运营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并深入实施“天河优创”计划,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遴选出科技创新载体的“天河样本”。同时,通过“天英汇”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雨林式”创新生态体系。

此外,打造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黄埔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会上,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陈伟权表示,为打造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黄埔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体系,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据陈伟权介绍,黄埔区目前已累计建成62家众创空间、11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科技企业加速器,规模居华南之首;出台“支持高成长科技企业10条”政策,着力培育“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科技企业。同时,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出超过40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比于黄埔区和天河区而言,南沙区发展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凸显,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坚实。据南沙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钟伟彬介绍,目前南沙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744家,云从科技近日成功登陆科创板,成“AI平台第一股”,小马智行、巨杉软件、巨湾技研、南砂晶圆、健齿生物等企业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系列榜单。

为构建科技企业培育全链条政策体系,南沙区先后出台“南沙科创十条”、“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促进金融业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近五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6.3亿元。同时,联合区内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孵化器、服务机构发起成立了广州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在金融支持方面,利用南沙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投子基金11支,总认缴规模46.35亿元。在人才方面,则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5万人,累计兑现人才奖励约18亿元。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许康衡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