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风电产业以其清洁高效及可持续利用的特点,正成为世界各国为应对能源危机、实现环境保护的共同选择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从荒漠戈壁,到乡村屋顶。一片片铺陈开的太阳能板,预示着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深深刻入绿色能源的印记。
我国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蔚然成风。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光伏、风电产业以其清洁高效及可持续利用的特点,正成为世界各国为应对能源危机、实现环境保护的共同选择方案。”一位大型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沙漠里出现“新绿洲”
曾作为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在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之下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蒙西基地库布其2GW光伏治沙项目,这是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实施的首批1亿千瓦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之一。按照项目规划,该基地预计在2023年全部建成并网,可修复治理沙漠10万亩,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并向蒙西电网年均供应绿色电力约40亿千瓦时,年均可节约标煤消耗120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1万吨、二氧化硫637吨、氮氧化物713.12吨、烟尘127.49吨。
光伏治沙模式的诞生并非偶然。
“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项目,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坚持多能互补生态融合发展、坚持示范引领,有利于加强土地、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资源综合利用,在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加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水平的同时,获取显著生态、经济和减碳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光伏和治沙有着先天的资源互补优势。大量的荒漠和充足的日照条件,为光伏发电提供了所需的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大规模太阳能板的安装,又能够降低地面日照辐射和水分蒸发,促进植被的生长和恢复,有助于种植、养殖业的开展。
“土地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生态安全、消除贫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表示,“在中国,第一批风光大基地超过100GW的风电、光伏项目正在西部沙漠、荒漠和戈壁滩上如火如荼地开展,并由此开启了以新能源进行规模化荒漠治理的大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库布其沙漠上,以隆基绿能、亿利洁能、三峡新能源等新能源企业正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丰富光伏治沙模式。
据悉,隆基绿能参与的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项目,即是在荒漠化地区进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等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探索。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光伏装机量为336kW。从种植角度上看,该“光伏治沙”项目的光伏发电区域可分为三个部分:光伏发电及生态修复区、生态绿化隔离区、沙障固沙区。在项目区外围的沙漠中,通过种植防风乔木锁边林带,利用沙柳条,大规模营造高出地面500px的直立沙障,起到防风治沙的作用。在项目区内,通过在太阳能板下规模化种植富含优质蛋白的柠条、羊柴、花棒、沙柳等灌木沙生植物和沙打旺、苜蓿、草木犀等优良耐旱牧草,建立灌丛草场。此外,除了种植外,该项目还规划了绵羊和禽类两个养殖区。
“通过在库布其沙漠参与、实施‘荒漠治理+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在短短三年内,我们已经解决了超过1.3万亩的荒漠化治理问题。”隆基绿能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如果将全球荒漠面积的1%用以光伏发电,就可以满足人类的用电需求,而当地球荒漠面积的70%变为绿洲时,更可以吸收人类活动以来造成的所有碳排放。”在李振国看来,那时所有因碳排放产生的社会、环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一座座沙漠里的“新绿洲”将在未来拔地而生。
流动的绿色能源“基因”
从屋顶到路面,从工业到生活。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绿色低碳的浪潮已然掀起。且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基因”正在不断流入、渗透各种场景。
银泰百货在浙江省内有26家门店。自2021年11月份以来,该百货公司先后与大唐浙江分公司、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分别达成绿电市场化交易合作,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可实现省内26家银泰百货门店绿电全覆盖。其中,一季度可预计减碳排5万多吨,相当于种植26万棵树。对此,银泰商业集团CEO陈晓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绿色低碳不仅是社会的关注点,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落点。”
绿电市场化交易,即是把风电和光伏发电从传统电源分离出来,单独设计绿电交易品种,采用双边协商或挂牌的交易形式,加快推动全社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当下,政策端正在加速推动绿色能源“基因”流入各行各业。
以新近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为例,该《实施方案》指出,要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具体包括,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引导企业利用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鼓励各类用户购买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的产品等措施。
“目前绿色电力消费已经成为全球潮流,我国亟待健全相关制度体系、打通堵点,满足市场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来自绿色电力消费需求的增加,也意味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供应、应用体系也需不断丰富。
《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例如,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推动太阳能与建筑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体系,壮大光伏电力生产型消费者群;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而到2025年,我国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政策利好下,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已然跃上风口。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29GW,同比增长87%,并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电站,成为光伏装机规模扩大的最大驱动力。此外,国联证券测算,分布式光伏高增已初现端倪,仅就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而言,我国建筑屋顶面积约300亿平,假设符合BIPV条件的屋顶占比15%至20%,那么存量市场约为606GW至808GW,市场潜力庞大。
事实上,身处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链的生产者们,同样享受到来自绿色能源“基因”的反哺。
近期,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宣布,继四川乐山工厂实现100%绿电供应之后,旗下云南楚雄工厂或将成为又一座“碳中和工厂”,实现100%绿电供应。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了解,晶科能源云南楚雄工厂位于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一方面利用当地绿色电力能源消耗、采购绿电,另一方面也通过自建屋顶光伏电站,来实现该工厂全生产周期的零碳目标。
(作者:曹恩惠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