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情报丨造车新势力5月成绩单发布;“十三连板”中通客车停牌核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1投资通
2022-06-02

昨日A股

6月1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两市合计成交8849亿元,较上日减少了500亿左右,北向资金净买入12.47亿元。盘面上,博彩概念、船舶、汽车、航运概念、无人驾驶、钠电池等板块领涨,酒店餐饮、种业、石油、粮食概念、农林牧渔、医药等板块表现疲弱。

隔夜外盘

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盘中一度翻红,尾盘再度回落收跌。大型科技股表现不佳,航空股跌幅居前,达美航空、勒莫国航跌超5%,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网易有道跌8.14%,叮咚买菜跌6.00%,贝壳跌5.45%,新能源汽车中,蔚来涨1.04%,理想汽车涨1.56%;小鹏汽车跌2.47%。

重磅资讯

1、国常会:调增8000亿信贷驰援基建!

国务院6月1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其中提到,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落实支持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放宽汽车限购等举措。

2、重大调整!富时罗素:中石油、格力电器、智飞生物被“剔除”

富时罗素宣布对富时中国50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富时中国A150指数、富时中国A200指数等系列指数审核变更,6月17日收盘后生效。

今年以来,A股走势震荡,但外资看好A股的趋势不改。近日,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Amundi SA 表示,随着潜在的积极因素出现,投资者应该做好准备,中国股市将跑赢大盘

摩根大通此前曾全线上调中概股评级,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从减持上调至增持,并认为数字娱乐、本地服务和电子商务等先行行业将成为第一批跑赢大市的板块。

3、造车新势力5月成绩单发布,理想汽车领跑

6月1日,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5月成绩单。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全国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车企5月交付量环比改善明显,下半年将进入车企新产品密集发布期。

4、涨不动也得继续提价!又有一批纸企宣布涨价

6月1日,又有一批纸企宣布提价,涉及文化纸、白板纸、生活用纸等多纸种,提价幅度在200元/吨至500元/吨不等。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晨鸣纸业、华泰纸业、博汇纸业、太阳纸业等纸企已相继行动,包括月初联手提价,在中下旬又针对部分区域进行轮流调涨。但无奈市场跟涨乏力。

东兴证券认为,造纸行业在9月份之后进入旺季,需求提振有望支撑纸企提价,修复盈利。国盛证券也预计,今年下半年浆价向下概率较大,随着近期拐点的显现和纸价底部逐步企稳,造纸行业有望步入景气复苏周期。

风险预警

机构点睛

中原证券: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2.83 倍、37.23 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以下水平;两市周三成交量8853 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的中位数区域。全国以及上海地区的新增病例数总体趋势预计将持续回落,各地加快了有序复产复工的进程。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继续震荡向上,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我们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汽车、新能源、航运港口以及电源设备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中线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中金公司:当前市场在政策、估值和资金情绪等方面都具备偏底部的一些特征,已经具备中线价值。市场环境仍面临一定挑战,后续上升空间需要更多的基本面催化剂,盈利预期环比改善可能较为重要。

6 月行业配置主要调整:上调油气开采、油田服务与工程、石油炼化、煤炭、电子材料、城市燃气、国防军工、汽车零部件、酒店及旅游;下调有色金属贵金属、钢铁、建材、水务环保、快递物流、银行、券商及其他、计算机、电信服务、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家电、纺织服装、餐饮、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科技。

资金雷达

行业资金流

个股资金流

北向资金

据21投资通(微信号ID:touzit21)智能监测,6月1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2.4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9.35亿元。

从净买入金额来看,北向资金增持了66个行业,其中酿酒行业居首,净买入金额达7.32亿元,减持了34个行业,其中化学制药最多,净卖出金额达4.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以来,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最多的行业均为酿酒行业,其中,5月30日净买入20.87亿元,5月31日净买入16.81亿元,6月1日净买入7.32亿元。

个股方面,北向资金净买入东方财富(300059.SZ)、宁德时代(300750.SZ)、广汽集团(601238.SH)、五粮液(000858.SZ)、招商银行(600036.SH)居前,净卖出立讯精密(002475.SZ)、格力电器(000651.SZ)、天赐材料(002709.SZ)、药明康德(603259.SH)、中国铝业(601600.SH)居前。

交易提示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谢珍,实习生谭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