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及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的作用,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以效率为导向。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根据报道,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明确主要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并下发至地方。这是继2014年我国出台首个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后,面向2035年的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提升至64.72%。但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我国“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将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可见近20%的增长空间既表明潜力大,也说明任务重。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问题。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但是,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参与工业制造的主体依然是农民工,他们受制于户籍和人口,相当一部分并未转化为市民;其次,各种资源过度集中于部分超大特大城市,部分城市出现“大都市病”,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出现拥堵、污染以及效率越来越低等现象;而一些小城市及县城则在产业和人口集聚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地方人口持续流失,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现象日益突出。
新型城镇化应该解决这两个失衡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一是改变过去以土地和建设为主的城镇化,加快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必须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建成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路。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现人的城镇化,主要面临两个挑战。首先,虽然很多外来人口在主要中心城市工作,但一部分新市民因为住房问题目前还难以完全融入和扎根城市。因此,必须通过建设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以及其他附着在户籍上的公共服务。其次,中国许多县城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产业支撑,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发展出了当地特色产业,比如农产品、旅游以及部分制造业等,但相当多的县城自然地理条件等发展基础较弱。目前,国家鼓励部分制造业向中西部、东北等地区有序转移,可能会改善部分地区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
但是,推进人的城镇化以及发展县域经济,并不完全是一个“计划经济的过程”,不是政府人为配置资源来改善不协调、不均衡现象,而是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必然会出现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的现象,但是,要控制住一些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以免出现“大都市病”,及其所导致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及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的作用,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以效率为导向。
鉴于部分地区县城处于相对缺乏比较优势的状态,但是又要吸纳一定的农民进城并提供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经济发展相对困难地区在公共服务与财政支付等方面运转正常,为县域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以效率导向为前提,在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基础上,改革户籍、住房等政策,鼓励人口自由流动,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改善社会分配,落实共同富裕战略。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