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正式上线电港产品 计划今年覆盖3万辆车

21能闻曹恩惠 2022-06-09 15:48

目前已建成乘用车换电站9座,商用车换电站4座,并计划于2022年完成建成300座换电站的目标,覆盖3万辆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自2021年明确转型移动能源领域的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协鑫能科,002015.SZ),终于迈出了产品线下落地的关键一步。

6月8日,协鑫能科正式发布协鑫电港自研系列产品,其商用车、物流车和乘用车换电港、共享电池包、数字运营平台等三大核心产品均亮相。

“构建规模化的服务网络,打造高效运营体系,掌握过硬的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了补能产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协鑫能科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李玉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公司此次发布的电港自研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均基于独创的CSE核心技术架构,主要解决换电站多车型兼容难,产品被动适配、寿命短、补能慢、找站难、效率低,换电站投资大、成本高等痛点。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1.13%,同期纯电动汽车渗透率达16.65%。另据国泰君安研报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充电模式的效率制约日益显著,换电模式仅需3至5分钟,未来预计仅需1分钟,从根本上解决充电焦虑核心痛点。

根据李玉军的介绍,协鑫能科目前研发的商用车换电港全流程换电时间140秒,全天可提供240车次换电服务,可兼容矿卡,牵引车,自卸车以及环卫处等不同种类车型换电;物流车换电港是行业首发的城配领域换电产品,全流程换电时间210秒,全天可提供408车次换电服务;乘用车换电港则全流程换电时间80秒,全天可提供近900车次换电服务。

事实上,换电模式虽然能更好地缓解车主补能焦虑,但受限于兼容性差、运力零散、投资大、设备利用率低及服务网络不健全等痛点,现有补能体系无法满足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的需求。“破局的关键则在于真正从行业长期发展和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出发,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移动能源互联生态。”李玉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东方证券研报显示,到2025年,国内换电车型保有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左右;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4000万辆。这意味着需要修建更多的换电站才能满足车主的补能需求,以应对换电市场的高速增长。

为覆盖多元用户群体,各主流车企均推出了丰富的车型矩阵来应对市场需求。据统计,目前已有30家企业推出59款换电车型产品,这意味着多元车型让电池包的标准很难统一。

“电池作为换电运营支出成本最高的资产,是影响换电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补能的内核就是电池的综合利用。”李玉军认为,通过接口标准化、电量系列化的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电池包的推广,赋能一包多车属性,解决了电池包兼容共享难的痛点,实现多车型共享换电。“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发,通过电池内外循环实现电池的均衡使用,延长寿命,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电池包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价值,降低电车的使用成本。”

自去年从能源生产向能源服务转型后,协鑫能科切入电动车换电运营领域。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乘用车换电站9座,商用车换电站4座,并计划于2022年完成建成300座换电站的目标,覆盖3万辆车。

而随着电港自研系列产品正式落地,协鑫能科或将率先加速商用车领域的市场布局。该公司预计,未来3年可覆盖市场上80%以上商用车补能。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邮箱caoe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