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 郑嘉意 综合报道
6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示各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及服务创新。
其中,多家保险机构在优化服务、增强保障、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合法权益等方面表现突出。
一是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保障。据《通报》披露,中国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保险,及京东安联在此方面均有贡献。如中国人寿聚焦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建筑行业,开发“建筑工程”系列13款保险产品,提供覆盖施工现场和施工指定生活区的各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等保险保障,为近41万家企业提供了覆盖近1600万人次的建筑工程意外保险保障,保险金额超过4.6万亿元;平安财险开展“雇主安心保”业务,累计为小微企业主提供60亿元保障,保障人群达2万人;太平洋保险为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家政行业提供家政雇佣责任保险保障60亿元;京东安联保险为京东40万快递员提供意外、新冠肺炎确诊及身故保障,2021年赔付30余件,赔付总额超300万元。
二是确保健康保险保障作用。《通报》显示,中国人寿、平安养老、平安财险、太保寿险、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均积极发挥健康险保障功能,服务消费者。其中,中国人寿、平安养老、太保寿险、人保财险等积极参与广州“穗岁康”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将非广州户籍持有居住证满2年人员纳入参保人群,推动医疗保障有效覆盖至新市民群体,参保人数累计达9.3万人;平安养老保险在福建推出保费低廉的城市定制型普惠医疗保险“八闽保”,面向全省群众,不与户籍挂钩,目前新市民累积参保3.06万人次,累计赔付26人次,赔付金额超35万元;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在广西共同推出“惠邕保”产品,投保人不限职业和户籍,保障范围包括基本医保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自费部分、范围外自费部分、恶性肿瘤特效药等,保费最低仅88元,新市民承保人数已突破50万人。
三是加大对养老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报》显示,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人民人寿等在此方面表现突出,如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积极参与长期护理险项目试点,为广州383万参保人提供长期护理经办服务,实现参保人医保待遇和长护待遇无缝衔接。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人民人寿等积极推动新市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广西试点,目前已承保新市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105件,保费收入87.33万元。
四是加强对新市民子女教育的金融支持。如平安财险山西分公司累计为800余名新市民子女提供超过3亿元实习期保险保障。
五是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如中国人保试点建筑工程履约类保证险,收到政府部门欠薪认定报告后3日内赔付;太平洋财险、阳光财险、诚泰财险等公司相继推出相关保证保险产品,保障农民工工资安全。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李致鸿)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