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企业价值分化大时代,德琪医药这匹行业“黑马”如何出奇制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2-06-17 00:00

对中国本土创新医药企业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时代。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生物制药市场,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带来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仍将是黄金赛道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模式也在逐渐开放,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

但与此同时,受到国内出台临床严规、中美贸易摩擦显现、国际局势紧张、中国新药FDA审批受挫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自2021年四季度起,中国生物医药融资急剧放缓,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一二级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如今,不禁要问 “中国生物医药投资是否已见顶?未来五年投资前景如何?”

其实,从产业结构和临床需求来看,中国医药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新药研发与全球差距正逐步缩小,但靶点扎堆、适应症集中等问题仍然存在。IQVIA分析认为,未来本土药企有两大发展方向:

一方面,参与全球竞争的First-in-Class的企业。其国际化定位高瞻远瞩,而短期内仍将曲折前行。这类企业将引领中国生物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及创新突破。另一方面,中国优质Me-better龙头企业。这类企业立足中国市场,短期以规模取胜,中长期逐步向创新转型。

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的药品数据就能发现,在未来几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将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主要贡献者。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统计,2021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76个新药(不包含新适应症、疫苗),远超2020年的48个。如此也诞生了不少“新贵”。例如,2021年12月17日,NMPA批准了德琪医药希维奥®(塞利尼索,ATG-010)的新药上市申请(NDA)。

希维奥®的获批意味着德琪医药在国际化创新步伐上的加速,至此,德琪医药成为一家具备在整个亚太地区实现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也是基于此,德琪医药的有望稳坐医药行业年度“黑马”之位。

出色的业绩展现

在过去一年,德琪医药也收获了一定的亮眼业绩表现。根据德琪医药2021年财报,其产品收入2.88千万元,预计2022年全年产品收入将达到1.8至2亿元。2021年收入主要来源于指定患者药物使用计划(NPP)计划,该计划有力支持了核心产品希维奥®商业化上市。而在今年5月,希维奥®正式完成商业上市,并已面向国内多家医院及DTP药房供药并开出全国首批处方,全速让骨髓瘤患者获得最新治疗选择。

此外,在后续的产品管线上,也可以用“强劲”一词来体现。目前,德琪医药已战略性设计并组建起一条拥有15款肿瘤药物资产的创新型研发管线,其中5款为亚太权益,10款拥有全球权益,覆盖了血液瘤与实体瘤领域,同时涉及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在核心产品的塑造上,作为全球首个全新机制的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希维奥®作用于经过临床验证的核输出蛋白靶点,可与其他多个药物联用以提高疗效,对于多个血液肿瘤疾病极具治疗前景。而公司丰富的研发管线更让管线内药物之间的联合开发成为可能,目前德琪医药正在中国大陆开展10项希维奥®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血液肿瘤和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其中3项研究由德琪医药与Karyopharm公司共同开展)。截至目前,希维奥®有6项治疗方案被纳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5项治疗方案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诊疗指南;4项治疗方案被纳入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1项治疗方案被纳入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指南。

希维奥®是德琪医药在全球范围内首个商业化上市的产品,其在中国大陆市场获批上市标志着德琪医药向商业化阶段迈向了新台阶,也使得中国大陆成为继美国、以色列、欧盟和韩国之后,全球第5、亚太第2个批准这款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创新药物的地区。德琪医药海外商业化团队正全力推动各市场商业化,3月希维奥®新增新加坡、澳大利亚两地获批,这标志着这一创新治疗选择对于造福全球血液肿瘤患者更近了一步。

对于德琪医药而言,创新产品的推动布局,不仅仅在这一款药物上,更多的创新产品正在加速进入中国、亚太乃至全球市场。这也是出于公司“植根中国、面向亚太、布局全球”的战略考量。

除了希维奥®,更多的产品临床试验正在加速布局中。2022年3月30日,公司第二代XPO1抑制剂ATG-016取得最新进展,NMPA已批准一项旨在评估核输出抑制剂(SINE)ATG-016用于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的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与第一代SINE药物希维奥®(塞利尼索)相比,ATG-016具有更好的药理特性,从而可实现更高频次的给药以及更高的耐受剂量。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抗体药物产品管线也在全面开花,重大进展不断。公司自主开发的首个抗体新药ATG-101为新型PD-L1/CD137(4-1BB)双特异性抗体,已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获批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实体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在中国,ATG-101(PD-L1/4-1BB双抗) 1期临床研究已获NMPA批准。作用于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ATG-022,抗CD24单克隆抗体ATG-031以及B7H3/PD-L1双特异性抗体ATG-027均为全新靶点的创新药物,目前正稳步向临床推进。此外,ATG-037获批临床成为中国及亚太首个进入临床的口服型CD73小分子抑制剂;第二代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ATG-016用于治疗MDS的1期临床研究获NMPA批准;ATG-018在澳递交1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澳大利亚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型ATR小分子抑制剂。

从丰富的产品管线可见,德琪医药成为今年医药板块的一匹“黑马”的称号当之无愧。也是基于此,德琪医药2022年产品收入将迎来突破性增长(预计将达1.8-2亿人民币)。

“自主研发+license-in”双轮驱动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仅仅有产品还不够,也需要确定自己专攻的疾病领域,只有瞄准好方向,才能让资本发挥应有的价值。而德琪医药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坚持“自主研发+license-in”双引擎驱动发展模式下的差异化路线。

相比于同质化哄抢低垂的果实,差异化为摘取树梢的果实,因此也不可避免地面对技术门槛、时间成本更高的问题。在差异化方面,德琪医药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团队积极应对并探索出了当前的特有路线。德琪医药团队拥有既往在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实现产品成功上市的丰富经验。此外,在韩国还拥有临床研究团队,在德琪医药最早的mTOR1/2双靶点抑制剂ATG-008治疗乙肝阳性肝癌的临床试验中,韩国是三个地区之一(另外两个地区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亚太地区的高发疾病谱与西方有所不同,就肿瘤领域而言,胃癌、肝癌以及食道癌在亚洲人群中较为普遍。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以中国、日本和韩国最为突出。随着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健康有着更高的要求,2019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单一医药消费国家市场。

目前,肿瘤领域已然成为全球各大医药企业聚焦的研发热点,在中国,各家创新药企业针对肿瘤药物特别是少数机制和靶点上的研发项目更为关注。为此,很多新型生物制药也看中亚太区的巨大潜力,改变研发策略,从以往的新产品首先于欧美上市,然后在亚太区上市,转变为欧美亚太同时上市策略。亚太区,特别是中国,成为当前新药研发最热点的地区之一。

在外部合作方面,德琪医药专注于国际上前沿的、能够满足国内临床需求的创新药。基于德琪医药在临床、法规、商业化方面的实力,在市场上找寻还未成为明星产品的潜力股。一些比较热门的产品,价格相对来说会更高,简单来说就是“白天鹅”,而德琪希望能够在“白天鹅”还是“丑小鸭”的时候就把产品引进。也是因此,德琪医药并没有投入过多的资金在引进许多企业趋之若鹜的明星产品上。

在自主研发上,德琪医药选择了相对新颖的靶点,研究其在临床上的价值。再针对值得关注的靶点观察其在全球发展的趋势,考虑全球范围内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此类合作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公司的研发管线,也能够扩大彼此的市场布局。

创新药企在初创阶段的考量就是满足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接下来是在合作中得到临床医生对产品的认可。此外,真正的首创必须是以世界为基准的全球首创。而希维奥®的first-in-class正体现了德琪医药以全球同类首款、同类唯一和同类最优疗法惠及亚太乃至全球患者的聚焦。

立足全球化布局

在竞争加剧的当下,回归创新本源、推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创新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主旋律。而早布局,将商业化思维纳入研发思维,注重人才队伍搭建,更是中国创新药企走出国门,打造全球化发展路径的三个重要因素。

从2022年初开始,中国创新药企就不断闯荡海外进行临床试验,打开了新型的商业合作市场,使得中国企业享有在海外的创新成果商业推广权,突破了企业跨国合作高度的区域限制,开拓了全球多领域的合作模式,这也为未来的产品布局及商业盈利带来更长远的获益。

而中国创新药企之所以这么做也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技术层面。在国内,通用型的临床试验较为成熟,在审批流程上较为快速,但某些研究方法在国内技术层面尚未达到,比较适合在国外进行;其次,法规层面。各个国家的法规大同小异,但在技术细节上具有一定差异,部分欧美国家(如澳大利亚)的法规监管力度比国内更加宽松;此外,疗效层面。在国外进行某款药物的临床试验,会在人种差异、患者的疗效、安全性方面对于后续在国内的试验具有数据补充的作用。

国际化逻辑仍然坚挺,海外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得到FDA背书后,更可助推欧洲及长尾市场的拓展及上市速度。在管线临床方面,创新药企需要完全与国际接轨,全球权益的临床产品均需要为全球多中心试验(MRCT),并且按照 FDA 的数据要求进行,在国际化合规方面做到位,这规避了将来因为数据不规范被拒的风险,也是保证企业后续出海成功的必要手段。

就德琪医药而言,其临床试验研究报告也获得了国际认可。此前,公司于2021 ASCO及EHA大会进行公布的希维奥®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关键性桥接研究(MARCH研究)数据获《BMC医学》杂志发表。4月8日至13日在新奥尔良以线下和线上形式举行的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 2022)年会上展示五篇摘要壁报,介绍了靶向作用于肿瘤药物研发中的几个热点机制,它们包括高效、高选择性的口服CD73小分子抑制剂ATG-037;靶向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 (ATR) 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ATG-018、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ATG-022、靶向肿瘤蛋白KRAS的KRAS G12C抑制剂ATG-012、第二代口服mTOR激酶靶向抑制剂ATG-008。

除此之外,德琪医药在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22 ASCO)年会上,以壁报形式展示了ATG-008(onatasertib) 的研究报告。报告公布一项评估ATG-008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TORCH-2研究数据。在2022年欧洲血液学会年会上,公司还公布了希维奥®的最新临床数据。摘要报告指出,希维奥®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Sd方案)对于已受过深度治疗且接受过既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这些研究数据对德琪临床开发方案的制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将帮助德琪选择可有效预示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和扩大目标患者范围的联用药物。

除了全球化的临床研究,在团队管理方面,需要注重国际性人才队伍的搭建。德琪的管理团队,多位管理人员有着30余年的工作经验,在诺华、新基、默克、礼来等公司取得过傲人的成就。其中,作为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梅建明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肿瘤疗法临床研发经验,并领导了多款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首席医学官Kevin Lynch博士曾任新基副总裁,负责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研发和医学事务。加入新基前,他还曾在诺华澳大利亚担任肿瘤部的医学总监;首席科学官单波博士拥有近20年的全球医药行业经验,曾带领跨职能团队完成多个IND和NDA项目的申报;首席商务官John F. Chin在医药行业深耕30年,曾任新基中国区总经理,领导跨职能团队以支持新基产品在中国的开发、审批及商业化;首席财务官龙振国在投行和股票市场深耕16余年,包括任职于高盛(Goldman Sachs)及BFAM Partners等。

目前,德琪医药还在继续加强人才的建设,这也是由于德琪医药团队观察发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相对于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全民医保而言,两个市场的人口虽然并不是特别多,但是覆盖的可支付能力区域比较大。因此,创新药希维奥®在韩国和澳大利亚获批后,需要与政府谈判以进入医保,对科学文件、临床数据的深入探究和分享以更好地推广产品。如此,公司期望通过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可以让德琪的产品服务全球更多的人。

随着医改深化、新药研发加速迭代、海外专业人才回流、资本支持充足,“十四五”期间中国医药市场将持续升级并分化。手握产品、人才、商业化能力,在In China for global 的德琪医药作为中国创新药企中的一匹“黑马”,也正在加速向“精选优质创新2.0”迈进。后续,德琪医药又会取得怎样的突破成就?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