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子兵”:光伏的传承与激荡

21能闻曹恩惠 2022-06-19 19:01

在国内光伏行业,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企业不在少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6月19日,父亲节。在这个感恩父爱无言的日子里,对于光伏行业里的一些公司而言,还意味着一种传承。

在国内光伏行业,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企业不在少数。有的子承父业,已经冲锋在公司经营的最前头;有的则并肩作战,勠力同心。他们所执掌的企业境地同样各异,亦或是踩在风口,风头正盛;亦或是遭遇陷阱,寻求破局。

于是,在激荡的岁月里,一幕幕商业故事相继上演。

1、朱共山父子的峥嵘岁月,协鑫集团的“第二春”

6月16日,协鑫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协鑫科技迎来了一场颗粒硅扩产项目的正式投产仪式。协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等一众高管现场出席,见证了协鑫科技徐州基地颗粒硅产能迈入6万吨的时代。

已经64岁的朱共山,迄今依旧奔波在一线,着手打造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老牌光伏巨头协鑫集团的“第二春”。在经历了行业变局、政策变化以及债务压力的负担后,轻装上阵的协鑫集团重新规划了旗下主要上市公司的新战略规划方向——协鑫科技重新聚焦颗粒硅,协鑫能科转型移动能源,协鑫新能源布局氢能,协鑫集成则专注组件。

不过,这也并非由朱共山独自一个人只身冲在最前头。他的儿子、“80后”的朱钰锋也扛起了协鑫集团部分业务板块的重担。

截至目前,朱钰锋承担了协鑫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一把手角色——协鑫能科的董事长,协鑫新能源的董事会主席、总裁。这其中,协鑫能科的转型最为受到关注。

今年6月8日,自2021年明确转型移动能源领域的协鑫能科,终于迈出了产品线下落地的关键一步,正式发布协鑫电港自研系列产品,其商用车、物流车和乘用车换电港、共享电池包、数字运营平台等三大核心产品均亮相。据悉,该公司目前已建成乘用车换电站9座,商用车换电站4座,并计划于2022年完成建成300座换电站的目标,覆盖3万辆车。

对于协鑫集团而言,曾经的光伏巨头目前已经从危险的边缘缓过劲儿来,重塑新的生命力。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之后,下一个十年,朱共山父子二人的新征程依旧充满机遇和挑战。

2、徐广福父子的“印钞机”,大全能源抢占硅料风口

在2021年的胡润百富榜上,一对父子以黑马之姿冲进前250位——大全能源的董事长徐广福与董事徐翔,以260亿元的财富并列榜单第241位,较前一年的55亿身家暴涨373%,一年增加205亿元。

导致徐广福父子财富值大增的直接原因,是大全能源在2021年登陆科创板。这对镇江父子将此前赴美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分拆回归科创板上市后,迅速获得资本的热炒。

2021年7月22日,大全能源挂牌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84%。而这家与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和新特能源并称为“硅料四大天王”的多晶硅企业,市值最高曾于去年8月份突破1700亿元。

大全能源受到资本热捧,得益于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出现的供需失衡局面。在下游需求大增的背景下,硅料的供给能力有限,市场进入卖方市场,价格随行就市,不断走高。因此,头部硅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2021年,大全能源在实现营业收入108.32亿元的情况下,净利润高达57.23亿元,产品毛利率为65.65%,着实展现了恐怖的“钞能力”。

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国内硅料价格持续上行,硅料企业继续享受超额利润。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营业收入同比增幅389%至81.29亿元,净利润为43.12亿元,同比增长641%。

这预示着,2022年,大全能源或将迎来史上最赚钱年度。

不同于朱共山赋予其子更多管理权力,已经年近80岁的徐广福在大全能源仍然处于管理的核心位置。目前,大全能源管理层的主要人员由徐广福带领公司的一众创始老将共同组成。“70后”的徐翔目前仅任大全能源的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不过,在母公司大全集团层面,徐翔就任副董事长。

3、阮洪良父女的玻璃生意经,福莱特的千亿市值之路

今年4月份,正泰电器发布了一则公告,欲将光伏组件制造板块业务整合至正泰新能后整体对外出售。在一众的买家名单中出现了一个名字:阮泽云,她是福莱特的副总经理、董秘,也是公司董事长阮洪良的女儿。

和不少光伏企业类似,福莱特也是家族企业,创始人阮洪良一家三口加上女婿是公司实控人。而阮洪良的发迹史也烙印下了浓重的时代印记——当“光伏教父”施正荣登顶首富时,他刚刚下定决心重投光伏玻璃。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光伏玻璃领域的民营企业,阮洪良成了吃螃蟹的人,福莱特也享受了光伏玻璃国产化的红利。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给予福莱特更多的肯定。

从2019年登陆A股市场到如今,福莱特总市值猛增近20倍,并一度于2021年8月份突破千亿元。巅峰时期,该公司总市值达到1282亿元。

在福莱特的管理层中,“85后”的阮泽云担任了董秘一职。而在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趋势下,这对父女未来的光伏玻璃生意经也不好念。

今年以来,光伏玻璃的扩产情绪积极。这其中,福莱特冲在前头。6月1日晚,福莱特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用于新建三座光伏玻璃项目,同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上述三座项目共规划建成9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合计产能为10800吨/天。

而随着多家龙头领衔二、三线玻璃厂商大举扩产光伏玻璃,在未来两年内的产能将高速扩张,供需关系格局将被重塑。甚至,在一些研究机构看来,这一趋势值得警示。

“光伏玻璃的过剩已不可逆转,快速扁平化的成本曲线将侵蚀龙头的毛利率优势。就短期而言,各项成本的压力将纷至沓来,令短期毛利率和市场情绪承压。”中银国际称,光伏玻璃龙头的盈利增速将放慢,因此目前的估值水平偏高。

目前,福莱特的A股市值早已跌破千亿元。何时再能重返市值巅峰,还需阮洪良父女的妙手。

4、南存辉父子的光伏转型,正泰电器的机遇与挑战

常年现身各大富豪排行榜的南存辉家族,在光伏领域同样是一个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的存在。

2016年,当以低压电器起家的正泰电器开启转型之路后,这家老牌民企就此走上了“低压电器+光伏”的双主业之路。同样在去年,乘着国内整县开发之风,在户用光伏领域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正泰电器开启了千亿市值之路。

2021年9月初,正泰电器总市值突破1300亿元。

然而,自今年以来,该公司的市值在光伏行业估值不断调整中未能回复元气,年初至今的股价跌幅超过34%,最新市值为758亿元。与此同时,曾经受到资本热炒的光伏资产,也在光伏产业链价格不断抬升促使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做出重整——今年4月份,正泰电器发布公告,拟剥离光伏组件制造业务。

对于南存辉父子而言,低压电器业务起家的家族或许并不熟悉光伏业务的运作逻辑。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管理后,家族企业的传承也不可避免。

2021年,南存辉的长子南尔开始进入正泰电器的核心管理层。去年1月初,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聘任南尔为公司副总裁。而“80后”的南尔由此进入公众视线,正式参与正泰电器的管理决策之中。

5、杨建良父子的后来居上,上机数控的单晶“赌局”

近些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不断受到资本热炒之后,一些公司实控人暴涨的财富效应立竿见影。这其中,上机数控的“父子兵”杨建良与杨昊,亦成为各大富豪榜上前部区域的新面孔。

2021年,光伏硅片环节涌现出多匹黑马。这其中,以精密机床业务起家的上机数控,在2019年进行了跨界,通过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进一步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形成“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双主业模式。且经过两年多的布局,截至去年上半年,该公司单晶硅达产规模达到20GW,并新增10GW单晶硅拉晶项目。

杨建良是江苏无锡人。在无锡,他所创立的上机数控远不及另一家本地服装企业知名——海澜之家。可就在2021年,杨建良超越创办海澜之家的周建平,成为当地的新首富。自2020年至今,上机数控的股价暴涨885%。

不可否认的是,杨建良和他的上机数控享受到了及时转型光伏产业的福利。但同样值得肯定的是,从利益相对固定的传统机械制造行业,跨界刚刚经历产业周期洗牌的光伏产业,这的确需要一定的决断和魄力。

可喜的是,杨建良的光伏“赌局”赢了。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场“赌局”能否持续赢下去,还需要考验杨建良父子的韧性。

在上机数控的核心管理层体系中,“90后”的杨昊仅有董事一职。不过,其担任上机数控核心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核心子公司正是上机数控转型光伏产业的最重要的载体,2021年的营收已经破百亿。

此预示着,杨昊仍在一线历练,而接班杨建良只是时间的问题。

6、王柏兴父子的艰难时刻,中利集团遇困求破局

与其他家族式光伏企业相比,中利集团的王柏兴父子或许目前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

如今,因触发上市公司其他风险警示,中利集团被ST,并且还面临着业绩、资金等各方压力。

近些年来,中利集团始终维持光伏业务和特种线缆业务的“双主业”发展模式。从营收结构来看,光伏组件及电池片、阻燃耐火软电缆、光伏电站营收占比居前列。而在今年1月份的一场机构调研活动中,该公司董事长王柏兴表示,2022年公司将聚焦光伏主业。

事实上,在国内整个光伏行业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再度将重心移回光伏主业,这名光伏“老将”备受期待,且中利集团在光伏领域的扩张也略显得“激进”。今年3月,该公司宣布豪掷260亿元用于电池、组件和电站项目的建设。

然而,从2021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中利集团的光伏业务还未“结果”。与此同时,当前公司还深陷控股股东关联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等麻烦之中。

在目前中利集团的管理团队中,创始人66岁的王柏兴担任董事长,其子、“80后”的王伟峰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显示,王伟峰已经逐步承担起核心决策者的角色。但面对眼下的困局,王柏兴父子恐需奋力求生。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邮箱caoe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