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只有冷热,没有好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峰 实习生 韩甜 北京报道
“报志愿首先是保大学,其次考虑专业,如果非要为了报热门专业而选择低一级的大学,是非常严重的策略错误。”在6月12日的网络招生咨询直播中,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荐志强说。
每年高考报志愿时,总会有众多考生纠结:“应该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在荐志强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分数考得上清华、北大,不要问专业,要应报尽报;如果你的分数考得上985高校,一定要服从调剂,先保大学,再保专业。”
近年来,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招生时实行大类招生,比如考生报志愿时只需填报计算机专业类,进校1-2年后再分流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具体专业。大类招生大大缓解了考生选专业时的纠结。
然而,中山大学在2021年实行大类招生后,又在今年改回了按专业招生。这是为何?
实际上,大类招生在培养环节也面临困难,首当其冲的是分流难题,一个专业类中存在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学生分流时更愿意挤进热门专业,这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目前,高校在探索大类招生的同时,也在完善专业分流机制。
更利于被录取
中山大学在2021年实行了跨院系大类招生。
以在广东省投放的选考“历史类”招生计划为例,共分为5个专业大类招生,分别为外国语言文学类(卓越人才计划)、历史学类(广州)(人文实验班)、经济学类(经管实验班)、历史学类(珠海)(新文科实验班)、法学类(广州)(社科实验班)。
但到了今年,中山大学改为按院系专业(类)招生,共19个专业(类),考生录取后就确定主修专业,但大一至大四均可申请转专业。
“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的疑问,一定程度上就业选择在高考报志愿环节的反馈。“有些家长和考生就认准热门专业,是因为太考虑就业,把准备就业前置到报志愿环节,这是一种短视。”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荐志强在直播时说。
但为何中山大学放弃了2021年的大类招生方式?
公开信息显示,中山大学2021年的大类招生口径过宽,比如材料类专业、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都被归入了计算机类。
此外,中山大学2021年的大类招生既跨院系,又跨校区。以经济学为例,2021年只招收经济学类(经管实验班),但2022年分为广州的岭南学院、珠海的国际金融学院、深圳的商学院进行招生。
中山大学在广州、珠海、深圳3地5个校区办学,学生大一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但如果面临3地分流,学生的选择、博弈之激烈可想而知。
实际上,中山大学今年并没有放弃大类招生,只是调整了大类招生的方式。目前,国内高校存在三种大类招生方式:
按学科大类招生。高校跨院系整合同类专业,按所属学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允许学生在同一学科内的所有专业中选择。中山大学2021年即采取这种形式。
以试验班、基地班或专门学院招生。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进行学习。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按照文科试验班类和理科试验班类宽口径招生。
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内,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允许学生在学院内的所有专业中自主选择。
中山大学今年实际上选择了按院系招生。比如,外国语学院有德语、日语、法语、英语4个专业,但只按照外国语言文学类(广州)这1个大类招生,入学后学生在本学院内分流。
对于考生来说,19个专业(类)比5个专业大类更有利于被中山大学录取。因为专业有冷热,分数线也就有高低。19个专业(类)之间的分差明显要大于5个专业大类。“考生分数只要符合所报志愿里的专业最低投档线,就会被学校录取,不会被退档。”中山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专业只有冷热,没有好坏。热门专业竞争激烈,人才多且集中,孩子低分进去变成‘凤尾’。”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荐志强说。
“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如今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
据统计,首轮1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到2020年,除军事院校外共有115所高校实施了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占比 85.82%。其中,4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
这些高校大类招生的宽窄程度不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邓怡介绍,2017年起北航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改革,统招批次将原来31个专业学院70多个专业方向,整合为航空航天、信息、理科和文科四个大类招生专业,大类招生计划占到了87%。
南开大学则按17个大类(专业)招生,包括3个高水平重点试验班、1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类)和4个高水平医学类专业。“坚持以相近学科为组合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每个大类中均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支撑,建设基础好、起点高的科学化大类。”南开大学招生办主任金柏江说。
相比之下,定位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高校,更强调按专业招生。比如,长江大学今年98个本科专业在全国招生8461人。有专家指出,大类招生更适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专业精通。
大类招生是前端,专业分流则是后台。
如果说985名校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间差别不大,那么在地方院校,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间的教育资源、就业前景仍有很大差别,大类招生时“打包”容易,分流难。
以建筑学类大类招生为例,很多地方高校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纳入建筑学大类,但一名地方高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建筑学是热门专业,城乡规划学则是冷门专业,分流时不同专业得到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
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在建筑类专业2018级学生的分流中,三峡大学建筑类专业成绩前35名(共71人)的学生中只有9人分到城乡规划专业;桂林理工大学建筑类专业80名学生中只有20人在第一志愿选择城乡规划专业,且成绩前40名的学生中只有7人选择该专业;长江大学建筑类专业前60名(共123人) 的学生中只有22人分到了城乡规划专业。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未能分流到心仪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学生管理难度加大,不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
有专家指出,有的大学在几年前就开始大类招生,但发现专业类跨度过大,学生之后分流专业时,有的专业生源变窄,所以又缩小了专业类涵盖的专业数量。
“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学生对分流专业不够了解,难免就根据专业实力、就业情况、升学率等因素来选择,而不是与自身兴趣和特长相匹配,从而产生了跟风现象。”上述地方高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说。
因此,高校在不断优化专业分流机制,比如将分流时间从大一学年延后至大二学年,加强导师引导、专业介绍、宣传推广等。
“按照专业类招生也是大学的无奈,无奈之处在于中学阶段,学生们都是学习同样的科目,参加同样的考试,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潜能在哪些方面,进入大学后,也就不易找到明确的职业目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学科交叉融合,大类招生顺应了学科交叉的趋势。储朝晖就认为,芯片等新技术早已突破了原有的学科边界与形态,中国顺应这一变化,设置了集成电路学交叉类学科。
不过,储朝晖也认为,“学科”产生的时间不长,不可能容纳所有各类知识,走向集成而不再停留于交叉学科也许更符合研究复杂对象和新技术的现实需要。
(作者:王峰 编辑:包芳鸣)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