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昌平,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门户重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大运河源头3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拥有长达百里的山前暖带,是首都西北部生态屏障。
如今,有着“京师之枕”美称的昌平,正因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繁荣生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年来,昌平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谷一园”创新格局正加速成型。
其中,“生命谷”形成从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到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聚集态势,百济神州“泽布替尼”、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等一批创新药走向世界;“能源谷”承担大飞机预研、能源工业互联网等国家重大专项;沙河高教园区7所高校新校区全部开学,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等相继挂牌成立。
未来,昌平区如何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面向“十四五”,昌平区的医药健康、先进能源、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目标?为促进产业发展,昌平区如何打造开放性、国际化、有活力的创新生态?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仁全就上述话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未来科学城
创新能级全面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1世纪》:去年底,昌平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四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人文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其中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位列“四区”之首,请问昌平区发展科技创新的优势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仁全:近年来,北京正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提出“五子”联动,其中第一“子”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调要充分激活资源禀赋优势,彰显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昌平以服务首都发展为引领,紧扣“五子”联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人文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这也是加快打造科教引领、文旅融合、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成为支撑首都国际化进程、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源和硬核增长极。
其中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位列“四区”之首与北京“五子”之首形成紧密呼应,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昌平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以科技创新为重要驱动力,全力建设好未来科学城,做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主平台;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城乡深度融合范例;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低碳绿色发展典范;优化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新载体。
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三城一区”主平台的重要一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昌平区聚焦搞活未来科学城,创新硕果累累,发展生机勃勃,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带动作用日益突显。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成效。
一是服务构建战略科技力量,创新能级全面提升。昌平国家实验室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挂牌运行,奠定了昌平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石。区内还拥有国家蛋白质中心、国家材料服役中心等一批大国重器,全球科技创新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建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协同创新平台23个。这些研发机构按照全新体制组建,在运行体制、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机制、知识产权激励、固定资产管理上体现出“五新”的特点,是国内科技体制改革的标杆。
二是构建“两谷一园”发展格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生命谷聚焦“生物+”和“数字+”赛道,汇聚了23位院士和200多名顶尖科学家,在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细胞焦亡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原创性发现。自2014年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开启以来,昌平区获批上市的创新器械达到21个,占全国近13%。能源谷集中布局碳减排、碳中和新赛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4500伏IGBT芯片等自主创新成果。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电力大数据创新联盟等5家实体化运作社会组织,有力支撑了能源领域的国际标准创制和推广。今年国家电投集团创新基地二期、中兵未来科研中心等开工建设,一季度央企区级税收增长近5成。沙河高教园区7所高校新校区全部开学,5个一流学科整建制迁入,推动成立高校联盟,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等挂牌成立,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将高校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创新发展优势。
三是坚持“科学+城”理念,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昌平区持续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优质均衡发展,并在人才住房保障、商业配套方面加大投入。抢抓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机遇,打造“昌聚工程”升级版,让各类人才在昌平竞相成长、成就梦想。未来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加快建设,引进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北师大中小学等“名校名园”26所,新建提级清华长庚医院等三级医院13家,面向各类人才分配共有产权房和公租房5万余套,总规模134万平方米的地铁城市综合体等商业配套将陆续投用。全市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温榆河未来智谷建成开园,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为创新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聚焦发展三大高精尖主导产业,快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1世纪》:昌平区产业基础雄厚,请问面向“十四五”,昌平区对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设想?
杨仁全: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创新发展是首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与应有之义。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昌平享有首都北部创新产业带、先进智造产业聚集区等新的发展定位,也是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目前,医药健康、先进能源、智能制造是昌平区三大主导产业。未来五年,昌平区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产业布局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及节能环保等方向紧密结合,持续做大医药健康产业、做强先进能源产业、做优先进智造产业、大力培育美丽健康产业、融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同时积极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产业,不断集聚未来人才、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快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科学城“生命谷”三期规划图
医药健康产业是全区成长性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目前生命谷已聚集相关企业800余家,2021年规上企业实现收入717.1亿元,同比增长22%。今年,我们制定了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将围绕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打造前沿技术赛道制高点,以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核心打造高端器械赛道增长极,以小汤山美丽智造园和美妆创新园为核心打造美丽健康赛道新高地。具体实施全面提升创新能级、推动前沿赛道突破、促进器械赛道升级、加快美丽产业聚集、强化产业要素供给等五大行动,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收入翻一番,催生核爆效应,奋力跑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加速度。
未来科学城“能源谷”
先进能源产业是全区发展基础最好的先导产业,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也是当下新的风口。目前“能源谷”已聚集相关企业750余家,2021年规上企业实现收入2477.3亿元,同比增长36.5%。今年,我们制定实施了先进能源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发展提升能源互联网高成长关键赛道,巩固壮大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增长型成熟赛道,储备布局氢能、储能、碳固存培育型前沿赛道。具体实施提升创新能级、做强成熟赛道、做大高成长赛道、培育前沿赛道、打造产业生态等5项工程,突破一批能源关键底层技术、集聚一批能源领域标杆项目、实现一批先进能源场景示范,努力把“能源谷”打造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一张新名片。
智能制造产业在昌平区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区内三一、福田康明斯是北京目前仅有的两家全球“灯塔工厂”,小米智慧产业园整体交付,全区71家企业入选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93家企业入选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近期,我们制定实施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以小米智能工厂、华为生态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为支撑,打造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北部增长极。
完善创新生态:强引领、拓空间、优服务
《21世纪》:近年来,为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昌平区推出了哪些举措?
杨仁全: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在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着力打造更具开放性、国际化、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围绕创新政策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和引领,构建“1+1+N”的创新政策体系。其中,第一个“1”是出台加快推进“四区”建设、支撑北京率先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助力提升昌平区和未来科学城影响力的综合性指导意见;第二个“1”是出台推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N”是支撑上述意见政策的具体专项政策措施,包括升级一批已有政策的2.0版本、加快出台一批专项产业政策、新研究制订一批解决企业需求的“靶向”政策。现已出台一批支持生物医药、美丽健康、高新技术、科创金融、氢能、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
特别是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昌平区出台实施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59条”、“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31条”等政策措施,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带动作用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统筹,落实落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我们多措并举培育市场主体,通过“放水养鱼”、“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等方式持续激发市场活力。除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外,昌平同样也是“两区”(即北京自贸试验区及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政策覆盖区。坐拥“三区”叠加系列政策,昌平全力打造开放创新高地,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等63项创新政策全部落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全市首批试点12家企业中昌平区占11家,福田等3家企业获得RCEP原产地证书,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是去年同期的9倍多。
此外,围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聚焦产业共性需求,我们搭建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试等各类专业服务平台,成功引入新生巢、飞镖加速器等一批专业孵化平台,提高企业研发创新和技术迭代效率。
第二,要承载产业发展,空间是关键。为此,我们制定实施产业用地供应三年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产业园区开发用地、国有产业用地、集体产业用地等资源,梯次打造双创空间、中试基地、标准厂房等载体。“十四五”期间,昌平区可开发利用的产业用地超过1万亩,供应产业用地2500亩以上。重点推动生命科学园街区控规、城市设计和产业规划融合落地,以京藏、京新高速为主轴,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创新走廊。推动沙河高教园四期等地块入市,补充一批师生创新创业和高校成果转化空间,促进校城融合发展。
第三,我们也在不断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服务生态。包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5.0版措施,1801项事项全部实现“一窗受理”,搭建自贸昌平组团集群注册平台,1-5月份新注册企业11617户。
今年,我们主动自我加压、全面拉高标杆,打造“昌快干”主动治理品牌和“昌通办”营商环境品牌,围绕服务好群众和企业,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先进、创一流。不断健全重大项目服务调度机制,设立企业服务管家,精准定制企业“服务包”形成“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机制。目前正不断形成一批具有昌平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其中,小米二期项目探索出提前预审、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创新做法,仅用84天就完成了项目供地,形成了拿地即开工的“小米模式”;国际研究型医院项目创造了从项目签约、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到开工建设仅用时124天的“昌平纪录”;中海盈润荟智里项目实现33个工作日从拿地到获准预售全部审批流程,创下了昌平区开发建设并联审批和住建系统审批的“新速度”,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标杆。
在金融服务方面,我们推动创建科创金融示范区,建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已先后引入红杉资本、中关村创投等一批知名机构,共有各类基金产品270余支,促进金融、科技、产业紧密结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另外,我们也在积极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筹办“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生命科学国际高峰论坛”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谋划好每月招商引资活动主题,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作者:申俊涵 编辑: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