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巨头再砸百亿 氢能源谋划远方

21能闻彭强 2022-06-25 15:07

投石问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实习生薛元元 北京报道

尽管商业化前景尚不明确,但趁早开始投资开发,在竞争中先占一个位置总没错。

今年6月以来,雪佛龙、道达尔、英国石油公司(bp)三家企业相继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和澳大利亚布局氢能项目,引起各界关注。

跨国能源巨头氢能大项目不断

6月8日,美国油气巨头雪佛龙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KMG)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合作在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以及氢气、能源效率提升、甲烷管理和碳财务披露方法等低碳项目的开发潜力。

雪佛龙新能源总裁Jeff Gustavson表示,低碳的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雪佛龙将与KMG合作探索低碳商业机会,并帮助推进哈萨克斯坦能源转型。

尽管此前被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脚步缓慢,但雪佛龙近期多次表态称,将加大投资推动能源转型。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雪佛龙首席执行官Mike Wirth就表示,公司已经看到了可再生天然气和氢能为股东带来巨大回报的潜力,未来的低碳领域的投资也将集中在这些部分。包括碳捕捉等领域在内,雪佛龙相关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

6月14日,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Total Energies)宣布,将收购印度企业Adani New Industries Limited(ANIL)25%的股权,用来打造绿氢生态系统。道达尔能源计划,到2030年可以实现每年生产100万吨绿色氢气的目标,以及约3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

据当地媒体报道,ANIL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500亿美元,创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能生态系统。

6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公司同意收购澳大利亚绿氢开发项目“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AREH)”40.5%的股权,并成为该项目的运营商。该收购的总金额并未公布,但有媒体预计总价值将超过300亿美元。

据英国石油公司介绍,该项目将分阶段开发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发电量将高达26吉瓦,预计每年生产160万吨绿氢或900万吨绿氨。

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之一,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巨头沙特阿美也计划在氢能产业布局,除了使用天然气生产蓝氢之外,也将探索利用国内丰富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在未来的“氢能”时代继续承担能源供应者的角色。

相较于传统油气产业的高利润,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利润及资本回报都要逊色不少,但不少大型油气企业为了未来转型的潜在需要,同时也为了向越来越坚持绿色转型的投资者交代,开始了广泛的风光储氢等产业的布局。

中国石油此前表示,公司已经在风光热电氢领域部署了一批新能源项目,计划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与原油、天然气三分天下,到2050年实现新能源占能源总量的一半。

依靠强大的炼油化工产业,中国石化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按照中国石化此前披露的计划,该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打造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这几乎是国内目前在运加氢站总量的十倍。

中石油经研院能源战略所高级工程师高慧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业务转型,不少石油公司都在氢能产业进行了相应的布局,但在力度上有所区别。从目前来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仍是主力能源,但不是永续能源,目前全球能源转型的节奏和方向都还尚不确定,氢能也是其中的一个方向之一。

高慧表示,石油公司基础设施更完备,制氢储氢、危化品管理等方面都拥有相对的优势,这是他们发展氢能产业的有利条件。

氢能产业化前景如何?

尽管氢能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越来越高,投资项目也遍地开花,但绿氢项目的投资耗费巨大,其商业化前景也尚不明确。尤其是2月东欧地缘政治冲突爆发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飙涨,能源供应紧张的时代,引发了人们对于部分经济体能源转型是否过于激进的讨论。

有石油央企内部人士透露,石油公司未来的业务方向会向清洁化转型,但石油和天然气业务可能不会完全消失;对于一些公司前期是否设定了过于激进的氢能发展计划,其内部其实也有一些反思。

从各地的产业政策规划来看,基本还是聚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与现有的相对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氢燃料电池车在短途交通运输车辆领域并没有太多优势,长途运输车辆、重卡等反而是突破的方向之一。

除了能源属性本身以外,氢能在航运、储能、钢铁、环保和建材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蒂森克虏伯全球CEO玛蒂娜·默茨女士就表示,蒂森克虏伯已经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可以提供吉瓦级别氢能生产技术的供应商之一,公司也在利用绿氢推动钢铁产业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技术公司之一,西门子能源也在氢能领域有着诸多投资项目,涉及电解水制氢设施供应、天然气机组掺氢燃烧等。

目前,氢能产业尚不成熟,需要大量的研发与资金投入,在氢能制备的效率、储存运输、关键设备的成本和国产化等领域,都还有待进一步研发突破。

近日,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中国氢能联盟联合主办的“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彭苏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气候问题为中国相对复杂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氢能可以使得高碳能源低碳化,与中国的能源体系互相融合,并有助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发展。

彭苏萍表示,未来应加强氢能产业的部署以及应用场景的开发拓展,加强核心装备设施的研发,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交流与平台的整合。

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则认为要着重关注氢能的安全利用,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研力量并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氢能还是一个很新的行业,研发投入资金消耗量很大,算经济账肯定是不划算的,这就需要整个产业链各个主体都参与进来,也需要政府的培育和扶持。

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角度来看,氢能产业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好统筹与规划,各个产业链和相关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不能单打独斗。

(作者:彭强 编辑:张伟贤)

彭强

记者

关注与大能源、工业相关的一切,欢迎沟通交流。记者个人邮箱:pengqiang@21jingji.com。个人微信:ipunk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