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个志愿表格乱花迷人眼,高考报志愿如何命中心仪专业?

创新教育王峰 2022-06-27 18:03

高校应该针对填报志愿做一些衔接性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峰 北京报道  

北京考生吴彦宇(化名)今年的高考成绩是545分,这是一个他比较满意的分数,超过了往年的一本线,意味着他可以在北京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但高考结束后,吴彦宇还需要面对报志愿这一关键环节。北京是新高考改革试点,采取院校专业组的平行志愿方式,每名考生可以填报30个志愿,每个志愿由1所高校和1个专业组构成,每个专业组还可以填报6个志愿。

这另吴彦宇和他的家人犯难——他们可以叫出30所大学的名字,但具体到哪所大学有哪些特色优势专业,则超出了他们的经验。

北京的高考志愿还不是最复杂的,在其他新高考试点,湖南、广东等省份可以报45个志愿,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可以报96个志愿。

吴彦宇决定向高考志愿咨询机构求助,当他在百度中搜索一个同学转告的口碑还不错的机构时,他惊呆了,搜索结果首页出现了4个名字相同、网址不同的机构。

当前,全国各省份采取3种报志愿方式:非新高考改革试点的平行志愿模式;新高考试点中,分为以上海为代表的“院校专业组”模式,以及以浙江为代表的“专业(类)+院校”模式。

新高考志愿模式大大增加了考生的专业选择空间,并降低了考生“滑档”的概率,但每种模式也让人纠结的部分:“院校专业组”模式里,考生会担心被调剂到不中意的专业;“专业(类)+院校”模式里,考生则纠结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三种志愿模式

从2010年开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采用平行志愿模式。

平行志愿模式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考生可填报多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投档时按考生的投档分位次高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院校志愿。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不同省份的考生可以填报数量不等的高校,每个高校一般可以填报6个专业。

有高考志愿咨询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平行志愿模式让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数量大幅增加,而且这些高校是并列关系,退档可能性比以前的梯度志愿明显降低。

不过,是否服从调剂成为考生纠结的问题。在平行志愿下,考生如果不服从调剂,会被高校退档,从而错失心仪的高校;如果服从调剂,可能会被调剂到填报的6个专业之外,尤其是冷门薄弱专业。

曾有学者对某省2020年全样本录取数据进行统计, 发现普通本科批平行志愿模式下,被调剂录取的考生达1.6万人,占该批次投档总数的10%左右。

其实,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只要能考入985高校,专业调剂尚可以接受,且这些名校提供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入学后还有机会入读心仪专业。但对于中低考分考生来说,学校选择面有限,能否考入热门优势专业,直接关系今后的考研、就业。

在新高考改革中,围绕更好满足考生多样化需求,对平行志愿模式进行了一定改造。

“院校专业组”模式中,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类型相近的专业。以广东为例,普通类本专科院校设45个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包含6个专业志愿。

这种模式下,专业组内的专业相近,考生的专业选择偏好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考生如果服从调剂,只能在专业组内的专业之间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专业。

当然,虽然专业组里的专业相近,但有的还是有本质不同。比如有的医学专业组里,既有临床医学专业,也有护理专业,如果被调剂到护理专业,就业方向就从医生变成了护士。

在“专业(类)+学校”模式中,以一个专业(类)加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可以选择“任意一个专业+任意一所院校”进行志愿组合填报,既可以填报“同一个专业+不同院校”,也可以填报“不同专业+同一院校”, 还可以填报“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组合。

这样一来,考生的选择空间很大。比如浙江省考生可以填报80个本科批志愿,山东省考生可以填报96个本科批志愿。由于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所以也就不存在专业调剂。

有研究显示,“专业(类)+学校”模式提高了考生专业志愿的满意度,考生可以自主挑选所喜爱的院校与专业,不存在专业调剂问题,考生入学报到率提高。但同时,热门专业更能录取到高分考生,同一高校内热门与冷门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距被拉大。

海量志愿要拉开层次

虽然新高考改革试点大大增加了考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数量,但同时越来越多的省份合并了录取批次,对于考生来说,仍需要在志愿之间拉开层次,避免退档。

目前新高考改革试点普遍合并了本科批次,将以前的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批,使得考生需要在同一批次里就确定好“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目标志愿。

以“院校专业组”模式为例,考生可以选择若干个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专业组作为第一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录取概率较低,因此考生需要接受调剂。此外,考生要重点选择一定数量与本人成绩位次相匹配、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中间层次志愿。最后,选择若干个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保底志愿,尽可能避免“滑档”。

“本科录取批次合并与国家开展的‘一流学科建设’是相符的,考生报志愿更看重专业而不是大学,会倒逼学校去建设好每一个专业。”第三方教育评价公司慕华尚测CEO刘颖告诉记者。

“合并录取总体上有利于以往的普通高校,现在一些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高校办得很好,合并录取后,将更有利于这些高校招到高分考生。但对于那些地处不发达地区,或办学没有特色的普通高校,合并录取后,招生压力将更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考生需要辨识本科批次合并带来的海量信息。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人士曾介绍,2017年新高考首年,很多考生或在80个志愿中不加分析、随意填报,或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而造成“投档后退档”,一些高分考生甚至被原三本院校录取。

志愿咨询服务良莠不齐

由于填报志愿多,专业差别大,报志愿成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很多考生求助于志愿咨询机构。

目前,高考志愿咨询分为AI大数据卡和一对一咨询两种。AI大数据卡有的免费,有的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一对一咨询更是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然而,志愿咨询市场鱼龙混杂,教育部近年来每年发布预警,提醒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阱。教育部今年6月23日指出,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并不存在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声称的“内部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志愿咨询市场还是越来越热闹。今年,一些互联网大厂以及“双减”后转型的教育公司都进入了这个市场。

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看上的是高考报志愿带来的巨大流量,比如百度APP每年都会搭建高考入口,阿里旗下的夸克虽然是一款浏览器,但是很强调教育场景。”

“互联网大厂看重高考报志愿市场,也有展示自身大数据和算法实力的考虑。”上述人士说。

但储朝晖认为,AI高考志愿填报软件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太过相信,更不能让其成为人生导航仪。“不管这些软件号称有多少数据分析维度,它的考虑因素依然是极其有限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潜能等特质,远比分数要复杂和重要。”

与往年不同的是,高途、网易有道、学而思等教育巨头也推出了报志愿服务,但与专业机构不同,教育公司的服务有一定差异化,由于师资有限,他们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占比不高,而是普遍开设高校专业规划讲座、短期直播大班课等。

“高考志愿填报如此复杂,与考试招生制度相关,由于高校的招生主体身份不明确,他们的招生诉求就不充分,导致招生简章等政策相对简单。实际上,高校应该针对填报志愿做一些衔接性工作。”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作者:王峰 编辑:包芳鸣)

王峰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