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张燕: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将释放五重带动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梁施婷 广州报道
2022-06-29 05:00

高规格顶层设计的赋能,对南沙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而言意味着什么?南沙在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上有何优势?南沙打造重大战略性平台将释放什么效应?《南沙方案》落地关键是什么?这些正成为各界对南沙的最新发问。

6月1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明确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高规格顶层设计的赋能,对南沙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而言意味着什么?南沙在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上有何优势?南沙打造重大战略性平台将释放什么效应?《南沙方案》落地关键是什么?

这些正成为各界对南沙的最新发问。对此,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负责人张燕。

张燕。资料图

南沙定位及任务升级有何关键因素?

南方财经: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准确看待《南沙方案》的出台?这对南沙自身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燕:我们应当从历史维度和战略视角来深入看待国家出台南沙方案。首先,从南沙开发建设的历程看,早在2012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把广州南沙建设成为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广州南沙新片区60平方公里,要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把南沙打造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和打造优势生活圈。以上发展历程中,南沙开发建设的主题和总方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其次,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南沙面向港澳全面合作的战略任务及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南沙在开发建设国家级新区时,定位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这次,《南沙方案》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南沙定位及任务的拓展提升,最关键的因素是大湾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南沙的新定位既尊重南沙发展特点和已有开放建设条件,又结合新形势要求对南沙发展做了新的部署。

此外,《南沙方案》出台也顺应了我国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南沙方案》在部署改革开放举措上,根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导向与实践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推动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一方面是在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框架下,围绕紧密港澳合作,瞄准促进粤港澳发展要素便捷流动,明确了很多深化改革的新政策和新举措。另一方面,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面向全球发展,突出联合港澳,发挥粤港澳三地比较优势,特别是围绕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部署了若干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任务。

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有何优势?

南方财经:一直以来,粤港澳三地合作开发南沙的意愿都非常强烈,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南沙究竟具备哪些优势?

张燕: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具有综合优势。

一是综合承载潜力大,全域面积803平方公里,形成了青山、碧水、田园、湿地、港湾等特色生态相融合发展格局,2021年空气优良率达8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5.9平方米,开发强度是23%,能承载人口和生产要素进一步集聚。

二是区位交通枢纽条件优越,南沙距港澳分别仅38海里和41海里,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重要通道、珠江东西两岸联通枢纽节点。2021年末南沙港区共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47条,国内集装箱班轮航线24条;水上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居全国第二;开展与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等联运业务,海陆空立体多式联运体系逐步构建。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发势头好,2021年南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1.61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达223个,研发投入强度达3.67%,逐步形成了“1+1+3+N”科创平台体系。此外,南沙累计落户金融类企业6649家,比自贸试验区挂牌前增长了54倍。

四是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彰显,南沙在多重战略政策的叠加实施下,改革创新综合平台功能日益增强。例如,南沙拥有全国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全球溯源体系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品牌,发布国内首个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地方规范性文件和突破性改革创新程序规定,累计形成了74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推广。

五是与港澳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实化。例如,成立了广州南沙粤港澳合作咨询委员会,粤港澳深度合作园起步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试点实施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推进。目前,落户南沙的港澳企业2700多家,投资额达1170亿美元。2021年末,缔结港澳姊妹学校近40对,大量港澳青年到南沙创业就业。

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南沙面向港澳全面合作的战略任务及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甘俊 摄

南沙开发建设将释放什么效应?

南方财经:作为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将如何带动区域发展?

张燕:按照方案,南沙拥有五大重点建设任务,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这五大重点任务的落实将进一步提升南沙综合服务功能,对广州发展、广东区域协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乃至全国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一是为提升广州发展综合实力和势能提供新支撑。通过集聚更多创新发展要素,南沙将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强化广州城市副中心功能作用,引领带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二是为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引导。南沙可发挥独特区位交通优势,更好联通珠江东西两岸发展,对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发挥纽带作用,协同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发展,服务带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是南沙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化与港澳在科技创新、高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服务支持。

四是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新载体。这里的“新”主要是为港澳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新机会。通过促进规则机制对接、加强与港澳互联互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和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建设的牵引作用,深化与港澳在城市规划建设、民生发展等领域协同融合,为港澳从业人员特别是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五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通过强化南沙航运、贸易、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协同港澳深度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和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特别是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可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南沙在双循环中的联通作用。

南沙建设发展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南方财经:《南沙方案》内容丰富,如何抓住落实关键?

张燕:这份方案就南沙未来一个时期的建设发展绘制出了宏伟蓝图,也明确要求按照南沙发展新要求,研究修编南沙发展规划。下一步在落实过程中,我想至少要重点关切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推动落实政策改革创新为牵引。《南沙方案》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鼓励和允许的改革创新政策进行明确部署,有些明确了具体政策,如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有些明确了下一步试点和先行先试的方向,如按程序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为此,下一步应尽快研究制定南沙深化改革要点和政策创新清单,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生效一项,切实发挥政策改革创新对重点任务实施的牵引和支持作用。

二是以重大载体建设和平台搭建为支柱。南沙本身就是面向世界深化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整体功能的体现和提升需要落实到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人才和资金聚焦等具体载体或平台上。为此,也要对南沙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梳理、谋划,既要加强已有载体和平台建设,也要适应新形势需要谋划一批新载体和平台的搭建,作为落实重点任务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支柱。

三是以加强内外区域协作联动为关键。南沙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层面的区域协作关系:首先,要准确把握协调港澳这个核心要求,始终着眼于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港澳同胞福祉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其次,要处理好内部先行启动区和其他区域、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协调关系,确保既有政策先行先试也有面上整体推进,既有分工协作更有整体联动;再者,要处理促进与邻近周边区域的协作联动,既为自身发展拓展协作空间,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此外,要深化与前海、横琴及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间的合作,加强改革创新互学互鉴,共同建设开放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协作,引导发展要素交流互动;最后,要立足大湾区、着眼全国、面向世界,促进与全国其他战略平台合作,积极对接全球市场和深化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李振,梁施婷 编辑:杜弘禹)

李振

政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交通、外贸领域,持续关注城市进化及一切与人口人才相关的研究,紧盯粤港澳大湾区一线。欢迎交流!微信:15521370038;邮箱:lizhe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