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加强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创新,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强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大量民生需求,更能激活更大的市场商业空间,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南财音频
6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中国下一步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将会重点聚焦三个领域。
这三个领域分别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以及加强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可以看出,未来投资主要聚焦于新型基础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的提升等方面,服务于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时将继续重视制造业投资,尤其是围绕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进程等方面。此外,还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设施建设,着力加强社会领域建设。
事实上,自从去年下半年经济出现下行压力后,今年中央各项政策开始靠前发力,提前发行专项债并要求及时落地,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今年1至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7%,其中一季度增长8.5%,投资受疫情影响远小于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托底的作用。
从资金准备看,财政部6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已经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超2.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较2021年同期增加1.68万亿元,预计6月底新增专项债券能够基本完成发行。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去年新增信贷规模为16500亿元,今年如果增加8000亿元,即相当于去年新增信贷规模的50%。可以看出,今年为支持投资早日落地稳增长,已经提供了相应需求的资金。考虑到投资起作用的滞后性,以及疫情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在逐步减弱,不必急于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
的确,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比较紧张,不仅受经济放缓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的影响,楼市承压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土地财政的空间。一些基层政府正在努力激活楼市。此外,地方债务依旧执行严格的监管政策,这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能力。但是,这些都不是放松信贷或者债务的理由,为了实现精准有效的投资目标,不能放松融资监管,而且要避免地方一窝蜂式的投资再现。
今年4月26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已经就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做出一些要求,包括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等。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不能一哄而上。
地方政府更应该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些城市过高的房价与居民的中位数收入水平是不相符的,过高房价影响了生产、消费以及人的流动。为了提高城市化率,吸收更多劳动力入城定居,扩大内需,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应该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安居住房。
中国城市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投资新区、新城实现的,而一些老城区配套的基础设施面临老旧和短缺的问题,比如,有些大城市停车、体育运动等空间不足,城市内涝也经常出现,这些不仅涉及民生,更与生命安全有关。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创新,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强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大量民生需求,更能激活更大的市场商业空间,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