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施诗报道 香港回归25年来,作为港口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内地和香港共同参与的市场机会凸显出来。围绕两地市场融合发展,近日,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接受了《南财对话》的专访。
香港是国际化、专业化的城市,香港市场也是内地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助力内地企业在海外投资展业;同时,内地经济高速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给香港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金融已从数量、体量的快速发展,过渡到目前纵深、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宋跃升表示,今后要在金融、实体经济与科技方面做好连接,抓住客户需求与市场热点,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深度融合、促进大湾区发展。
香港、内地市场加速融合
《南财对话》: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25年来恒生中国的发展战略发生了哪些变化,与1985年刚进入内地相比又有哪些不同?
宋跃升:恒生银行在内地发展已接近40年。1985年我们在深圳有了第一家代表处;1995年在广州建立了第一家分行;1997年,我们将上海的代表处升级为分行,所以上海分行(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25年时间。25年来,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随客户、产品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在中国的战略和策略。
25年前上海分行刚成立的时候,客户大多是香港长期、忠实的客户,已经在香港和恒生银行有很多年的关系,当他们到中国内地生活、学习、展业时,自然就成为我们的目标客户。这些年,由于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内地企业有境外融资和海外上市的需要,我们也逐渐拥有越来越多内地客户,并将他们引荐给香港总行,为他们提供跨境联动的服务。目前我们的客户占比中,内地客户已超过(总数的)50%。
《南财对话》:作为一家母行在香港,发展在内地的港资银行,恒生中国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对恒生银行整体发展的战略意义又是什么?
宋跃升:跨境联动一直是恒生银行的优势。目前对公客户中,约75%是两地共有的客户,即同时在香港和内地与恒生银行合作。我们对客户整体的运营情况、风险情况有更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从母行的长远规划来看,恒生银行对内地市场充满信心,而且有长期的承诺。从2007年外资银行本地法人化以来,恒生中国已经发展了超40家分支机构,在内地20多个城市展业,员工数超过1600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不断把业务做大,同时给在香港母行进行业务引荐。
《南财对话》:作为香港回归25周年两地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您怎么看待香港在中国快速崛起中的重要作用呢?
宋跃升:香港回归25年来,内地和香港的融合快速发展。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CEPA、跨境理财通等业务的开展,越来越多内地和香港共同服务、共同参与的市场机会凸显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是国际化、专业化的城市,可以使内地客户更好地了解全球市场,去境外做融资;反过来,内地市场在过去25年也有飞速发展,市场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已走在全球前列。这种情况下,秉承内地市场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香港市场的发展。在过去25年,香港和内地市场是相互支持、共同成就的。
《南财对话》:内地的快速发展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带来了哪些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恒生又抓住了哪些机会?
宋跃升:香港一直是内地市场以及企业客户最大的融资渠道,所以当中国企业越做越大时,很多情况下其境外融资需求和展业要求是通过香港市场完成的。过去这段时间,我们深入拓展了内地市场,当一些民营企业、国营企业要去海外做投资、展业,包括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时,大多选择香港作为最主要的起点。这种情况下,香港可以抓住境内市场的发展机遇,不断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
《南财对话》:在您看来,在25年的发展过程中,香港和内地的银行有哪些地方可以互相借鉴?
宋跃升: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专业化和国际化观点与操作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境外企业走进来。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是一个大港口,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
在过去这些年,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主要市场就是香港,离岸人民币(名称)“CNH”中的“H”即代表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香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财对话》: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加快,一个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业对恒生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宋跃升:首先恒生银行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完善,这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和中国面向世界更加开放、融合的发展方向一致。在开放过程中,对外资的壁垒和要求会被慢慢去除,这体现在外资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控股率可以达到100%。
其实在银行业,较早之前外资就可以100%控股,这为外资在国内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提供了良好契机。恒生银行对内地市场有着坚实承诺,在内地市场任何业务、牌照,只要允许外资银行参与的,恒生银行都将不遗余力参与,抓住市场机会,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机遇。
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发展
《南财对话》:您怎么看待当前的中国金融业?
宋跃升:中国金融业从以前数量、体量的快速发展,过渡到目前纵深、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金融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些年来,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融合度不断提高,金融也从以前脱离实体经济的产品,例如P2P等,慢慢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这个过程中,要了解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以及(客户)真实的融资需求,在保证系统性安全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业不断与国际接轨,并且越来越专业化。
《南财对话》:展望未来,您认为内地和香港的金融业应该如何统筹发展,优势互补?
宋跃升:香港市场一直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主要融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同时也需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近些年的政策,包括CEPA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推进,使香港和内地市场的深度融合都不断提高、互相促进。
以大湾区的一些规划为例:香港是国际化金融中心,广州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非常好的地区,深圳是高科技、互联网产业全球领先的地区,这几个地区深度融合后,一定可以在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和科技方面做好更多连接,同时促进香港和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发展。
《南财对话》:您提到大湾区的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针对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和国家大局,您有什么建议?
宋跃升:现在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向深度融合方向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疫情给两地通关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从大方向来看,从较早的深港通、沪港通、债券通、跨境直贷,到去年开始的跨境理财通,都很好地抓住了两地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热点,为两地客户互融互通创造了条件。
接下来可能(需要)在这些产品以及细则落地方面推进,在具体制度方面也可以做拓展和创新,例如把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的产品和服务,如跨境理财通,是否可以拓展到内地其他城市等,都是很好的探索方向。
(本报记者郭晓洁对此文亦有贡献)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见习记者:郝佳琪
编辑:李艳霞 和佳
责任编辑:赵越 李依农
制作:李群 李依农 郝佳琪
设计:林军明 白宇航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施诗 编辑:和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