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重整收官 已完成股权交割

21Tech倪雨晴 2022-07-11 20:22

债务重整落地。

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被传带走调查?相关上市公司表示“不了解情况” 21说案丨北京一中院裁定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重整案完成 紫光集团债务开始清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已于当天完成了公司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紫光集团股权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新发展阶段。

根据《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公告》,股权变更后公司将无实际控制人,截至7月11日,智广芯及其上层部分出资主体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变更后的股东情况及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

 

紫光集团一直以来欲打造半导体航母,在产业上野心十足,多年来斥巨资投资收购了诸多企业,也被贴上并购狂人、激进投资者的标签。一方面,紫光集团已经布局了多个核心的半导体领域,包括紫光国微、长江存储、紫光展锐、新华三等,涉及FPGA、存储芯片、手机处理器芯片等诸多关键集成电路环节。另一方面,芯片企业的经营也面临挑战,目前旗下的产业仍需要“输血”和资金支持,但是集团却爆发了债务问题。

作为紫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对紫光开展债务风险化解工作。2021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

2021年12月10日,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智路建广联合体”成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曾经主导过多起百亿级半导体领域重大投资,就在2021年底,智路资本斥资约93亿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厂商日月光旗下四家中国大陆封装工厂,此前智路资本主导收购安世半导体,后由闻泰科技接手。

随后在12月13日,管理人与智路建广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公布了方案。根据方案,战略投资人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得以完整保留;同意支付600亿元现金全部用于清偿债务,还拿出紫光集团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债权人按需求选择三种清偿方案,获得了95%-100%的超高清偿率,实现利益最大化。2021年12月29日,紫光集团重整计划获表决通过;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根据本次重整计划,重整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即从2022年1月14日至7月14日。

与此同时,紫光集团也在推进债权清偿工作,1月28日,在前期已确定595家120万元以下一次性全额受偿的小额债权人之外,对其余460余家普通债权人偿债方案的选择给予确认;3月31日,战略投资人拟投入重整用于清偿债务的600亿元现金到位;4月8日,向留债债权人发送《留债清偿方案确认书》;4月15日,根据重整计划规定,按时向前述留债债权人足额支付了第一期留债利息;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债股票向债权人的分配工作。

据悉,11日下午,紫光集团管理人已经与智路建广联合体举行了交接会,将紫光集团的章证照及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全面移交。战投前期已将资金足额打入管理人清偿账户,紫光集团也向全体债权人发出邮件通知,告知债权人7月12日将一次性足额支付剩余的现金清偿款项,相应资金会于7月13日前陆续到达债权人账户。

按照司法重整执行的相关规定,后续,管理人还将尽快完成未受领偿债资源的提存,对暂缓确认债权、未申报债权的后续审查、清偿工作作出妥善安排,消除后顾之忧,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重整程序的申请报告。

此外,在紫光集团的核心产业层面,今年一季度业绩高升。其中,紫光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42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35.26%;紫光国微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40.83%,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63.91%。紫光展锐披露的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8%,今年2月,紫光展锐的董事长和CEO已经更换了管理层,董事长由董事吴胜武接任,任奇伟担任代理CEO。随着司法重整落地,新紫光集团将如何再出发,仍备受关注。

(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

倪雨晴

IT版记者

关注通信、半导体、智造等硬科技,也关注人工智能。欢迎找我分享故事,邮箱niyq@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