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
2017年10月上市时,财通证券的发行价是11.38元/股,至2022年7月11日收盘,股价已经掉到了7.56元/股。
不过,上市5年后,市场提起财通证券的资管子公司财通资管,也认为其发展结果算是可圈可点,从2017年的行业排名第11位,成长到了2021年的行业排名第6位,且在竞争激烈的公募行业亦挤进了前五十。
但是,反观财通证券本身,尽管多次强调要深耕浙江,并希望借着2017年浙江省开始推行的“凤凰行动”,能够服务浙江省强大的实体经济,从而让自己这家本地金融服务机构也能做大做强。只是,5年的发展,上述两项战略计划的执行情况多少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一方面,财通证券的各个分支机构(营业部、分公司)经历了上市后的快速铺开,但同时期的券商们却纷纷试图抓住互联网的机会,财通证券不得不微微地收缩了其分支机构,虽然后续开始重新增加分支机构,却是面向全国开花,而难以说是“深耕浙江”产生成效;
另一方面,从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经营数据来看,尽管财通证券的投行业务排名提升较快,在2021年已跻身券业前三十。但不论其拿到的IPO项目还是债券项目,细剖下来,与其说是投行展业能力增强,不如说是国资股东“给力”,尤其是债券项目,几乎都是各地城投平台支撑起了这家券商的业绩,而对于浙江省这样一个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财通证券却并没有借到市场化民企的“东风”。
作为浙江省财政厅实控、且这一经济强省的代表券商,财通证券的管理层具有丰富的政府职能部门履历,“深耕浙江”便成了这家券商发展的题中之义——毕竟,同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广东省,均产生了自己的代表券商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且都跻身行业头部,而财通证券和浙商证券显然没有利用好省内经济优势,长期以来也不过是中部券商,其发展规模与浙江省整体的经济实力显得“格格不入”。
上市之后,作为二级市场的标的,券商们也在不遗余力地为财通证券“呐喊”,以深耕浙江作为其重要优势和业务想象空间。
这的确很吸引人,浙江省作为上市公司大省,强大的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衍生出来的需求,确实很有想象空间。
为了达成深耕浙江这一目的,财通证券在上市首年,便在浙江省内部大举扩张自己的营业部和区域分公司,颇有以营业部为触手拓展省内业务的意味。
截至2017年6月末,财通证券在全国有113家营业部、浙江省有95家;全国有5家分公司、浙江有4家。
上市一年后,至2018年末,财通证券在全国有124家营业部、浙江有99家;全国有15家分公司、浙江有12家。
但从2019年开始,财通证券全国的营业部网点数量却在收缩,浙江省内的营业部数量没发生太大变化。分公司方面,对全国其他城市分公司的布局带动了财通证券分公司总量的增长,但其浙江省内的分公司数量几乎未发生改变、甚至有减少。
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末,财通证券在全国有120家营业部、浙江有99家;全国有20家分公司、浙江有12家。
截至2020年末,财通证券在全国有121家营业部、浙江有99家;全国有24家分公司、浙江有13家。
截至2021年末,财通证券在全国有129家营业部、浙江有104家;全国有26家分公司、浙江有11家。
尽管口号是深耕浙江,但近三年来,财通证券营业部及分公司的数据表现,却更像是走向全国。尤其是从营业部的增减结果来说,根植浙江的战略效果似乎并不大。
而与此同时,总部同样位于杭州的互联网证券信息服务商同花顺,早就用其自身的发展情况告诉财通证券和浙商证券,发展互联网业务才是“卷”向全国券商的快车道——头部券商们亦早就重金砸到了互联网业务的投入上。
虽然在发展互联网业务上的起步不算早,但财通证券这几年在相关领域的投入也开始明显提升。根据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7-2021年,财通证券的信息系统投入情况,在券业排名分别是28位、24位、22位、20位、21位。
营业部是一方面,投行是另一方面。
2017年,浙江省推出“凤凰行动”计划,也同样是这一年,省内两家券商浙商证券、财通证券先后上市。
2017年10月9日,浙江省政府发布了浙江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以期通过4年的时间,不仅要让浙江省变成上市公司强省,同时重点提及也要让金融中介机构有较大的发展。
“凤凰行动”的第一期是2017-2020年,并于2021年3月开始了“凤凰行动”计划2.0,时间周期是2021-2025年。
无论是浙江省,还是这两家券商本身,都希望藉由“凤凰行动”在投行业务上实现较大突破。
根据Wind数据,2017年,财通证券仅完成1单IPO,保荐承销了18只债券产品,募资总规模为87.59亿元,排名行业第38位。而这一年,业务排名第一的中信建投,其保荐承销的项目募资总规模为1841.97亿元。
尽管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优质企业众多,上市公司资源丰富,但财通证券的市场化投行业务表现,不得不说确实让人着急。
上市之初,财通证券的投行业务亦定位于立足浙江省、辐射长三角,并服务全国。
经过5年的发展,财通证券的投行业务的确有所提升。根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投行收入排名方面,2017-2021年,财通证券的排名分别是53位、45位、34位、31位、26位。
这样的排名提升,对于券商来说,进步无疑是飞快的。
Wind数据显示,2021年,财通证券完成了5单IPO,保荐承销了87只债券产品,募资总规模为600.85亿元,排名行业第21位。而行业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保荐承销募资总额为6494.98亿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财通证券投行业务过去一年表现可观,但仔细区分上述92个项目,真正属于挖掘并服务了浙江省民企需求的项目,却并不多。
2021年,财通证券完成了5个IPO项目,分别是李子园(605337.SH)、浙版传媒(601921.SH)、华研精机(301138.SZ)、浙江新能(600032.SH)、永安期货(600927.SH)。其中,华研精机是广东企业,浙版传媒和浙江新能是浙江省属国企,永安期货是财通证券子公司,真正属于浙江民企项目的只有李子园一家企业。
债券方面,过去一年财通证券保荐承销了87单项目,其中有73个项目是浙江省各个地区的城投债。
这样的数据,对财通证券来说,是不错的成绩,但很难说是借到了浙江省“凤凰行动”的东风,在服务民企金融需求方面则更是乏善可陈。
财通证券上市之初,除了“深耕浙江”外,其最大的亮点还有资管和期货业务。主要对应的分别是财通资管和永安期货。
在财通证券自己冲刺上市之前的2015年,为了给作为期货行业龙头公司的永安期货留一道上市的口子,2015年12月2日,财通证券与浙江产业基金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浙江产业基金对财通证券的各项议案、表决权等,以财通证券为准,作为双方的一致意见。
同时,2015年12月31日开始,财通证券不再把永安期货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16年1月,永安期货完成增资,财通证券对其持股比例下降到33.54%。
上述一整套行为,均是为了不让财通证券“实控”永安期货、但又对其有足额的表决权以形成实质性的控股股东,从而给永安期货A股上市扫清障碍。
不过,2020年10月23日,财通证券与浙江产业基金的《一致行动人协议》到期后,双方未进行续签,财通证券终于对永安期货“放手”。于是2021年12月23日,永安期货也完成了自己的A股上市之路。
而尽管早在财通证券上市之前,其对永安期货的持股比例就已经稀释、且不纳入合并报表,但2017年上市之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永安期货仍然被券商分析师们当成财通证券的一个“卖点”来推销。
此外,随着2019-2020年A股市场行情走好,财富管理、自营业务成为过去几年券商们向市场推出的亮点业务。
而由于财通资管在券商资管的公募化发展过程中,属于比较早、又做的比较好的一家公司,随着近两年市场对券商关注重点的调整,财通证券受到的关注亦在提升。
2017-2021年,财通资管收入在券业中的排名分别是11位、13位、8位、9位、6位。截至2022年7月8日,财通资管剔除ETF联接基金的在管规模为1284.59亿元,在整个公募基金行业中排名第41位,在券商资管行业中,排名仅次于东方证券资管。
不过,自营投资方面,财通证券亦未逃出跟随市场行情大幅波动的老路。
2017-2021年,财通证券的证券投资收入在券业中的排名分别是17位、27位、23位、19位、31位。
(作者:王媛媛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