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巨头的罅隙还有机会?且看认养一头牛的表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前赴后继的网红品牌是消费市场常态。
听音乐、做SPA、享药浴,在多个营销渠道上,如此描述网红品牌认养一头牛的奶牛待遇。
官方渠道则显得稳重一些。“挤奶前,要先进行 ‘前药浴’,挤完奶后,要给牛进行 ‘后药浴’。挤奶过程中,给牛听古典音乐。”认养一头牛官微称。该品牌发布的视频提到的“把奶”和“擦拭”环节,或就是给牛做SPA的出处。
眼下,这家公司已经突出重围。去年,营收达到25.66亿元,净利润1.4亿元。
7月5日,认养一头牛预披露招股书,拟冲刺上交所主板上市。
“渠道红利”
事实上,认养一头牛突出重围并不容易。
白奶市场早就进入双寡头时代。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5年,伊利、蒙牛的合计市场份额还是64.3%,到2020年,已达85.7%。多家区域乳企高管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经放弃白奶市场全国性扩张。
认养一头牛却正是在该市场突围。招股书显示,2021年,认养一头牛纯牛奶销售达到14.28亿元,销售占比56.85%。在2020 年度和 2021年度,其总销售收入增速达到 90.79%和 55.5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背后是打法迭代。
认养一头牛抓住了线上渠道红利,其采用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
招股书显示,认养一头牛已与天猫、 京东等多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并开拓了包括云集、丁香医生、小红书等在内的新兴社交电商渠道,同时积极把握抖音、淘宝直播、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的带货流量红利,与多位头部主播建立合作,开拓腰部主播合作和素人直播投放,建立自有直播工作室。
去年,认养一头牛的淘系营收达到5.64亿元,占比21.98%;抖音小店营收3亿元,占比11.72%;京东营收1.02亿元,占比3.97% 。
另一头,其优势在于定位清晰。
认养一头牛在招股书中提到,其产品及运营团队拥有丰富互联网电商经验,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通过深度销售数据分析,结合快速响应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精准线上营销能力,推出多款热销产品。
近年,其代表性产品“认养一头牛”品牌纯牛奶、酸奶自推出以来销量持续增长。2020 年起,该公司开始尝试拓展新品,包括低脂纯牛奶、“A2β酪蛋白纯牛奶”、“娟姗牛奶”等产品。
背后是高营销成本。
招股书显示,认养一头牛营销成本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将近2亿元,涨到2020年的3亿,再到2021年将近5亿,主要投向线上渠道的营销推广。三年对应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82%、18.35%和22.46%,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暗藏”
当然,高营销对应的是高价格。
以250毫升的全脂纯牛奶为例,认养一头牛相关产品在天猫店铺售价3.5元每瓶,高于伊利、蒙牛的利乐砖纯牛奶,后者单价均低于3元。
支撑起高价的逻辑在于高品质。
诚如上文所提到的,认养一头牛反复宣传其自建牧场高养殖标准,甚至强调奶牛每日伙食费80元。
但实际上,相对伊利、光明等巨头,认养一头牛对其产品控制程度有限。
从关键的生牛乳来看,其生产所需的生牛乳来源于 5 个自有奶牛牧场、2 个联营牧场以及其他合作奶源。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末,认养一头牛自有及联营牧场奶牛总存栏量超过 6万头。剩余需求满足则来自签约合作的规模化牧场。
认养一头牛表示,确定合作关系前,会对生牛乳供应商的生产设施设备、奶牛数量、牛群结构和生产管理水平进行考察,并取得其生产的生牛乳的三方检测报告。 但合作方能否满足奶牛们“听音乐、做SPA、享药浴”的需求,就不一定了。
此外,在加工端,认养一头牛也有外包。
其透露,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山东生产基地已启用 9 条产线,合计产能为 815 吨/天,主要用于生产纯牛奶和酸奶等产品,可基本满足生产需求。
但基于产能限制,认养一头牛也存在外协加工模式,主要用于生产纯牛奶、酸奶、奶粉等产品。 其中,光明乳业占外协加工比 57.75%,君乐宝乳业占比18.47%。
钟薛高风波还未过去,网红品牌本就容易遭受质疑,当认养一头牛所包装的“高级”牛生活与事实存在差距时 ,容易引起舆论风波。外包的存在,客观上放大了此种风险。
另外,消费市场也存在起伏。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547亿元,同比增速为-6.7%,环比增速0.05%。
另据央行的调查问卷显示,二季度,宏观经济明显降温,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信心大幅减弱,储蓄意愿大幅上升。
当期,就业感受指数为 35.6%,比上季下降 6.9 个百分点。其中,10.1%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4.3%的居民认为“一般”,45.6%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就业预期指数为 44.5%,比上季下降 6.0个百分点。
同时,居民“更多消费”占比从 22 年 Q1 的 23.7%增加至 23.8%,有所好转但仍旧明显低于疫情前的 28%左右。 “更多储蓄”占比创新高,从 22 年 Q1 的 54.7%上升至 58.3%,明显高于疫情前的 45%左右。
这都让消费升级潮流簇拥下的认养一头牛,高增长更难了。
(作者:贺泓源 编辑:张伟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